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112032)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蒲俊文佘颖郑雪宋舒苹陈鹤予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改性
  • 3篇速生
  • 3篇速生杨
  • 3篇木材
  • 2篇杨木
  • 2篇速生杨木
  • 2篇抗菌性
  • 2篇化学改性
  • 1篇阳离子聚合
  • 1篇阳离子聚合物
  • 1篇应力
  • 1篇渗透性
  • 1篇生物降解性
  • 1篇生物相容
  • 1篇生物相容性
  • 1篇水性
  • 1篇水性聚氨酯
  • 1篇速生材
  • 1篇葡萄糖
  • 1篇竹浆

机构

  • 8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制浆造纸...

作者

  • 8篇蒲俊文
  • 5篇佘颖
  • 4篇陈鹤予
  • 4篇宋舒苹
  • 4篇郑雪
  • 3篇郎倩
  • 3篇武国峰
  • 2篇姜彤彤
  • 2篇张浩
  • 1篇苗新伟
  • 1篇毕增
  • 1篇吕卫军
  • 1篇张静

传媒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华纸业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造纸学报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年份

  • 4篇2013
  • 4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N,O-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被引量:1
2013年
壳聚糖和氯乙酸反应,在低碱浓的条件下合成了水溶性较好的总取代度高、N位取代度低的N,O-羧甲基壳聚糖,并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了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90℃,壳聚糖与氯乙酸质量比为1:4时,制备的N,O-羧甲基壳聚糖的取代度为1.567。用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对N,O-羧甲基壳聚糖进行了结构表征,发现N,O-羧甲基壳聚糖的N位和O位均引入了羧甲基,但改性后N,O-羧甲基壳聚糖的热稳定性比壳聚糖差,热分解温度比壳聚糖低。
郑雪姜彤彤宋舒苹蒲俊文吕卫军
关键词:脱乙酰甲壳质阳离子聚合物D-葡萄糖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
改性纳米结晶纤维素对水性聚氨酯浸润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结晶纤维素(NCC)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对水性聚氨酯的浸润性,并以改性NCC关于水性聚氨酯的接触角为主要依据,研究了NCC表面改性对浸润性影响规律。实验以硅烷偶联剂SCA-1、SCA-2、SCA-3为改性剂,以水性聚氨酯为有机相。结果表明:1)SCA-1、SCA-2、SCA-3中不同的疏水性基团,能使改性NCC关于水性聚氨酯的浸润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提高;2)SCA-3结构中的环氧基团空间位阻效应明显,SCA-3用量8%时可使改性后的NCC对水性聚氨酯浸润性提高37.7%。
佘颖张浩宋舒苹陈鹤予蒲俊文
关键词:改性浸润性聚氨酯接触角
壳聚糖接枝共聚制备抗菌性竹浆粕被引量:7
2012年
为了赋予竹纤维抗菌性,以天然生物高分子壳聚糖为抗菌整理剂,利用K2S2O8与Na2S2O3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引发竹纤维素与壳聚糖进行接枝共聚,制备了具有抗菌性的纤维素材料。以接枝率和接枝效率作为衡量标准,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并对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样品进行了红外、扫描电镜和抗菌性检测。研究结果表明,竹纤维素与壳聚糖接枝共聚后,纤维表面形态明显改变,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97.00%和99.91%,具有良好的抗菌性。
姜彤彤郑雪宋舒苹张静蒲俊文
关键词:竹浆粕壳聚糖抗菌性接枝共聚
N,O-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及在抗菌竹纤维膜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在弱碱性条件下,将氯乙酸与壳聚糖以一定比例混合,80℃下反应,制备高取代度的N,O-羧甲基壳聚糖。用红外光谱对N,O-羧甲基壳聚糖进行结构表征;用电位滴定法测定N,O-羧甲基壳聚糖的取代度;通过新型纤维素溶剂NaOH、尿素、硫脲、水溶解体系,将竹纤维与N,O-羧甲基壳聚糖以不同比例混合溶解制成竹纤维膜,用纺织品抗菌性测定方法测定不同N,O-羧甲基壳聚糖添加量的竹纤维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结果表明:添加N,O-羧甲基壳聚糖的竹纤维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随着添加量的增加,竹纤维膜的抗菌性增强。
宋舒苹郑雪佘颖张浩蒲俊文吕卫军
关键词:抗菌性
原位聚合反应及其在木材化学改性中的应用
2012年
木材化学改性是利用化学方法对木材进行处理,克服天然木材尤其是速生材的原有缺陷,提高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防腐性、抗老化性、阻燃性及尺寸稳定性,改善木材的颜色纹理,提高木材的使用档次和商业价值。利用木材多孔性的特性,将木材改性剂浸渍到木材内部,并在热、辐射或催化剂的作用下,改性剂在木材内部发生原位聚合反应,从而得到性能提高的改性木。简要介绍了木材的多孔状微观结构,从原位聚合反应发生的在木材化学改性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常用的木材化学改性剂及其在木材改性过程中发生的原位聚合反应机理。最后分析了目前木材化学改性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武国峰陈鹤予佘颖蒲俊文
关键词:木材化学改性改性机理
功能型木材改性剂对速生杨木物理力学性能的改性效果被引量:6
2012年
以速生杨木为研究对象,通过木材改性剂对速生材浸渍强化处理,使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仪对改性前后的木材进行表征,并分析改性前后木材的物理性能。结果表明:经木材改性后,速生材物理性能显著提高。X射线衍射仪数据表明,木材改性剂使木材结晶度从39.65%降到36.89%,能谱分析仪结果显示:氮(N)氧(O)碳(C)元素在木材内部分布均匀,扫描电子显微镜谱图分析了木材改性剂在木材管孔中的分布,最后红外光谱图表明改性剂与木材内部集团发生交联反应,并且羟基数目大量减少。
郎倩陈鹤予佘颖武国峰蒲俊文
关键词:化学改性
速生材木质部构造对浸渍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探讨速生材浸渍过程,为设计浸渍改性工艺提供依据,作者采用脉冲式加压浸渍方式,将改性剂浸注于欧美杨原木木质部;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杨木素材和改性材。观察发现杨木导管众多,导管间具有互列纹孔、穿孔板等构造,导管通过木射线联通成大毛细管体系,可在脉冲式压力作为推动力下迅速成为主浸渍渠道;导管、木射线与木纤维细胞间存在纹孔结构,可形成辅流通渠道;EXDA分析显示,浸渍剂可以一定程度上均匀渗透木材微孔。结果表明,速生杨木木质部细胞构造决定了浸渍发生时,杨木可在脉冲压力下迅速浸渍,但在一定时间内,浸渍才能趋于均匀。
陈鹤予郎倩佘颖武国峰蒲俊文
关键词:速生杨木浸渍木质部渗透性SEM
交联型改性剂提高速生杨木材的应用品质及机理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为提高速生材的应用品质,以速生杨木为研究对象,利用交联型木材改性剂对其进行化学改性,对改性前后速生杨木的应力松弛及断面密度进行了测定,采用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with energy dispersive X-Ray analysis(SEM-EDXA))对改性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化学改性,木材应力松弛随着改性剂用量的增加而降低,木材的相对应力松弛值从95%下降到90%和88%,并且配方F的相对应力松弛值达到了最小值(74%),木材塑性提高,同时平均密度由429.18kg/m3提高到669.93kg/m3。XRD谱图显示改性后纤维素晶体结构并未遭到破坏,木材特征峰在衍射角2θ为17°、23°和37.5°的峰位置并没有改变,但是木材的结晶度显著提高。FTIR谱图显示改性剂中的功能性基团与木材结构发生了化学交联反应。XPS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木材氧与碳的原子浓度比增加,说明改性剂与木材发生化学交联反应从而含氧官能团增加。SEM-EDAX显示改性材横切面上的导管及木纤维的微孔结构被木材改性剂填充,并且碳元素和氮元素均匀地分布在木材细胞壁及细胞间隙,甚至细胞腔内。
郎倩毕增郑雪苗新伟蒲俊文
关键词:光谱分析木材应力木材改性速生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