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974013)

作品数:12 被引量:97H指数:6
相关作者:李东风李敏冼远芳刘秋君高磊更多>>
相关机构: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9篇荧光
  • 7篇吡唑
  • 7篇噻唑
  • 7篇苯并噻唑
  • 6篇荧光化合物
  • 6篇吡唑啉
  • 6篇唑啉
  • 6篇化合物
  • 6篇光谱
  • 3篇荧光性
  • 3篇光谱研究
  • 3篇红外
  • 3篇红外光
  • 3篇红外光谱
  • 2篇荧光光谱
  • 2篇荧光增白
  • 2篇荧光增白剂
  • 2篇增白
  • 2篇增白剂
  • 2篇呋喃

机构

  • 8篇长春工业大学
  • 4篇吉林大学
  • 1篇长春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9篇李东风
  • 4篇冼远芳
  • 4篇李敏
  • 2篇高磊
  • 2篇刘秋君
  • 1篇石富强
  • 1篇李海东
  • 1篇马晓梅
  • 1篇唐小真
  • 1篇王雷
  • 1篇陈欣方
  • 1篇薛冬桦
  • 1篇李长海
  • 1篇王国杰
  • 1篇赵喜安
  • 1篇柳翱
  • 1篇王宇明
  • 1篇王芳
  • 1篇鲁子恺
  • 1篇王进敏

传媒

  • 5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化学通报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应用科技
  • 1篇Chines...
  • 1篇长春工业大学...
  • 1篇染料与染色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苯并噻唑基-3,5-二苯基吡唑啉衍生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被引量:4
2003年
设计和合成了7个新型苯并噻唑基-吡唑啉类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检测,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荧光检测结果表明它们的荧光强度为36.1~69.2,荧光强度的大小与衍生物中的取代基有关,溴和甲氧基取代衍生物具有较高的荧光性。
冼远芳李东风李长海石富强
关键词:荧光增白剂吡唑啉苯并噻唑
Effects of high pressure on the Raman and fluorescence emission spectra of two novel 1,3,4-oxadiazole derivatives被引量:1
2005年
The effects of pressure on the fluorescence emission and Raman spectra of 1,4-bis[(4-methyloxyphenyl)-1,3,4-oxadiazolyl]- 2,5-bisheptyloxyphenylene (OXD-2) and on the fluorescence emission spectra of 1,4-bis[(4-methylphenyl)- 1,3,4-oxadiazolyl]phenylene (OXD-1) are investigated using a diamond anvil cell. With the increase of pressure, the intensity of the fluorescence emission increases and reaches maxima at 13GPa for OXD-1 and at 9.6GPa for OXD-2. The effect of pressure on the peak position of the emission shows a similar trend, red shift with the increase of pressure. But at higher pressures, the intensity of emission drops down dramatically. The Raman spectra of OXD-2 indicate that there appears a structural change at ca 3GPa.
骆继锋唐本臣高春晓李敏韩永昊邹广田
关键词:OXADIAZOLEFLUORESCENCERAMAN
新型吡唑啉类荧光化合物的合成及光谱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吡唑啉衍生物作为荧光增白剂具有优良的性质,已被广泛应用于染料工业。根据Schellhammer化学结构与荧光性的经验,在吡唑啉环的1-位引入苯并噻唑基,3-位引入吲哚基,5-位引入苯基衍生物,设计并合成了六种新的吡唑啉衍生物,并且通过红外光谱、1HNMR谱、质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确证。化合物的荧光性能测定结果显示此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均可吸收353nm左右紫外光,最大发射波长在430~443nm之间,是一类很有发展前途的蓝紫色荧光化合物。荧光最大发射波长和荧光强度与取代基有关,在苯并噻唑上引入6-Br基团,化合物的荧光发射波长发生蓝移,且强度增大;而引入CH3基团,化合物的荧光发射波长发生红移,且强度降低。取代基和溶剂极性对荧光量子产率的影响较小。荧光相对强度与荧光量子产率没有直接关系。
刘秋君高磊王雷谢志元李东风
关键词:苯并噻唑吲哚吡唑啉荧光化合物
5-呋喃基-1-苯并噻唑基吡唑啉类荧光化合物的合成及光谱分析被引量:16
2008年
吡唑啉衍生物具有高的蓝色荧光,并且具有高量子效率,很易于用作发光材料中电子传输层。依据Schellhammer经验中化学结构与荧光性关系,在吡唑啉的1-位引入了苯并噻唑基,3-位引入苯基衍生物,使其具有荧光性,5-位引入呋喃基作为助色团,可使荧光波长红移,增加荧光性。文章设计并合成了六种5-位引入呋喃基苯并噻唑吡唑啉类荧光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荧光光谱、1HNMR、元素分析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表明这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其最大发射波长在440~460nm之间,经过分析得知其荧光强度的大小与衍生物中不同的取代基有关。
王进敏李东风王芳柳翱李敏
关键词:苯并噻唑吡唑啉呋喃荧光化合物
1-(2-苯并噻唑基)-3,5-二芳基吡唑啉的合成与荧光性能被引量:6
2002年
设计并合成了6种1 (2 苯并噻唑基) 3,5 二芳基吡唑啉化合物。用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元素分析等确证了化合物结构。测定了化合物荧光性能,化合物发出450nm左右的荧光。探讨了化合物结构对荧光性能的影响。制备了电致发光器件,该化合物发出448nm蓝光。
李东风冼远芳薛冬桦李敏
关键词:荧光性能荧光强度电致发光性能
智能型水凝胶被引量:45
2004年
智能型水凝胶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但由于传统水凝胶存在一些缺点因而限制了其应用 ,因此近年来围绕提高传统水凝胶的性能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从四个主要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智能型水凝胶改性的研究进展。
马晓梅赵喜安唐小真
含吡啶环的双醛腙类试剂的合成及其光谱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有机电致发光技术在彩色大屏幕平板显示技术方面己经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当今国际平板显示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开发性能优良的电子传输材料是提高有机及聚合物LED性能的关键。双席夫碱类金属配合物同时满足了电荷平衡和配位数饱和两个条件,可以得到非常纯的荧光,能够成为良好的电致发光材料。文章设计并合成了四种新的含吡啶环的双醛腙类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荧光光谱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化合物结构。对所合成化合物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该类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吸收峰;荧光光谱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其最大发射波长在420-440nm之间,其荧光强度的大小与衍生物中不同的取代基有关,-OH、呋喃环、胡椒醛等起供电子作用的基团,使荧光波长发生红移。
李东风鲁子恺李敏
关键词:吡啶红外光谱荧光光谱
1-苯并噻唑基-吡唑啉类荧光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光谱被引量:3
2004年
合成了几种苯并噻唑基 -吡唑啉类化合物 ,经红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测定 ,此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荧光性 ,其荧光强度的大小与衍生物中不同的取代基有关。
冼远芳李东风敖玉辉于宝慧
关键词:荧光化合物
新型蓝光吡唑啉荧光化合物的合成与红外光谱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用已合成的苯并噻唑吡唑啉类化合物作为参考[1,2],依据Schellhammer经验中化学结构与荧光性关系,在吡唑啉的1-位引入了苯并噻唑基或苯并咪唑基,3-位引入苯基衍生物,使其具有荧光性,5-位引入苯基作为助色团,可使荧光谱红移。考虑3-位苯环上若带有—NH2的吡唑啉化合物有利荧光性的提高,设计合成了两种目前国内外均未见报道的带有—NH2的苯并噻唑及苯并咪唑吡唑啉化合物,经荧光检测证明其荧光性能受—NH2的影响有所增强,荧光发射波长处在蓝绿光的范围内,是两种新型蓝光荧光化合物。经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带有—NH2的苯并噻唑基或苯并咪唑基取代的吡唑啉类化合物具有的典型特征吸收峰,确证了化合物的结构。为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此类新型化合物的结构提供了便捷的方法。
冼远芳李东风王宇明
关键词:苯并噻唑吡唑啉荧光化合物红外光谱
吡唑林荧光化合物的合成与红外光谱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由苯并噻唑基及苯并咪唑基取代的吡唑林类化合物是一类新型荧光化合物。此类荧光化合物可用于多种领域 ,但一直发展较缓慢。依据Schellhammer经验中化学结构与荧光性关系 ,在吡唑林的 1 位引入了苯并噻唑基或苯并咪唑基 ,3 位引入苯基衍生物 ,使其具有荧光性 ,5 位引入苯基作为助色团 ,可使荧光谱红移 ,增加荧光性。作者设计出新型荧光化合物的结构式 ,新合成了两种苯并咪唑及苯并噻唑吡唑林荧光化合物 ,用元素分析确定其结构。两种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荧光性 ,荧光发射波长处在蓝绿光的范围内。经红外光谱分析 ,找出由苯并噻唑基或苯并咪唑基取代的吡唑林类化合物具有的典型特征吸收峰 ,可由此作为基准 ,推断化合物的结构。两种化合物的合成与光谱分析研究可为吡唑林类荧光化合物的研究开拓新途径。
冼远芳李东风李海东于宝慧
关键词:荧光化合物吡唑苯并咪唑苯并噻唑基荧光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