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266011)

作品数:13 被引量:102H指数:7
相关作者:廖亚龙周娟李冰洁彭志强胡亮更多>>
相关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冶金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浸出
  • 4篇
  • 3篇离子
  • 2篇动力学
  • 2篇烟尘
  • 2篇响应曲面
  • 2篇响应曲面法
  • 2篇响应曲面法优...
  • 2篇离子交换
  • 2篇金属
  • 2篇浸出工艺
  • 2篇浸取
  • 2篇高砷
  • 2篇高砷烟尘
  • 2篇
  • 2篇
  • 1篇低浓度
  • 1篇多金属
  • 1篇选择性
  • 1篇氧压浸出

机构

  • 12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12篇廖亚龙
  • 10篇周娟
  • 7篇李冰洁
  • 4篇彭志强
  • 2篇胡亮
  • 1篇杨成武
  • 1篇王青

传媒

  • 3篇化工进展
  • 2篇材料导报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Intern...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金属复杂硫化铜矿中有价金属的分离研究现状与进展被引量:14
2015年
综述了复杂铜铅硫化矿中铜锌及铅等有价金属的分离回收技术。通过阐述最近的几种处理复杂硫化铜矿的方法,分析和比较了各处理方法的特点,展望了研究趋势。指出:氧化焙烧预处理-浸出法和硫酸化焙烧-水浸法尽管工艺流程短且简单,但焙烧过程产生的SO2气体对环境污染严重;硫化焙烧-酸浸法能有效降低SO2气体的排放量,但其焙烧条件苛刻,难以实现工业化;高价铁盐浸出法存在高价铁盐损耗大、再生难的问题;使用氯盐体系直接浸出时还存在Cl-对设备腐蚀严重等问题;而氧压浸出和微生物浸出虽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但在处理复杂硫化铜矿过程中无有害废气产生,环境友好并且硫以单质硫的形式回收,能有效解决硫酸储存难问题,相信其在今后处理复杂多金属硫化矿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周娟廖亚龙李冰洁黄斐荣
关键词:焙烧浸取
溶液中钴与镍的深度分离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5年
通过回顾国内外溶液中钴与镍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现状,分析和比较了主要的分离技术的特点和优缺点,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分析表明:溶剂萃取是钴镍分离的主要工艺方法,但存在有机溶剂耗量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螯合树脂分离溶液中钴镍的方法效率高、发展较快,但存在树脂机械强度差的缺陷,研发高强度的耐磨损螯合树脂及类似的螯合吸附材料是离子交换技术分离钴镍的研究方向。萃淋树脂交换、非有机溶剂萃取技术等集成方法,是克服缺点、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优点组成的新工艺,可实现钴镍高效分离、环境友好,是今后的研究趋势。
李冰洁廖亚龙胡亮周娟黄斐荣
关键词:溶剂萃取离子交换
Leaching behavior of zinc and copper from zinc refinery residue and filtration performance of pulp under the hydrothermal process被引量:1
2019年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leaching behavior and filtration performance of zinc refinery residue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silicon in the leaching residue and the pulp filtration performance were explored by determining the pulp filtration speed, analyzing quantitatively the silicon content in the leachate, and characterizing the leaching residue struc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hydrothermal leaching induces the coagulation–hydrolysis of the silicon in solution, consequently altering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leaching residue, and that silicon oxygen tetrahedra([SiO_4]^(4-)) form the main skeleton structure of the residue. The results obtained also show that the leaching rates of zinc and copper are 98.1% and 98.7%, respectively, and that the filtration speed is 526.32 L/(m^2·h)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sulfuric acid concentration of 140 g/L, leaching temperature of 160°C, leaching time of 3.0 h,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of 0.75 MPa, stirring speed of 600 r/min, and a liquid-to-solid ratio of 10 mL/g.
Lei CaoYa-long LiaoGong-chu ShiYu ZhangMu-yuan Guo
关键词:ZINCREFINERYRESIDUELEACHINGMESOPOROUS
高纯砷制备研究进展及趋势被引量:7
2013年
阐述了高纯砷的制备技术、生产现状、研究进展及趋势。通过回顾液相氯化-氢还原、气相氯化-氢还原、升华蒸馏及热分解等主要制备高纯砷的研究进展,分析各种制备方法的特点和优劣,对高纯砷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结果表明,目前制备高纯砷的主要方法为升华蒸馏法和氯化还原,升华蒸馏法尽管流程短,但存在铅、锑等杂质易污染产品的缺陷,氯化还原法存在氯化氢对设备腐蚀及环境污染的问题;硫化砷氢还原法和As(OR)3热分解法制备过程中无废液、废气和废弃物产生,环境友好,是今后制备高纯的可取方法。
彭志强廖亚龙周娟
关键词:半导体材料蒸馏热解
镍火法冶炼废渣中钴、镍回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5年
综述了镍火法冶炼废渣中钴、镍等有价金属资源综合回收技术。通过回顾镍火法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典型废渣的物相研究以及渣中钴、镍等有价金属回收的研究现状,分析和讨论了主要处理镍冶炼废渣工艺的优势及存在的缺陷,展望了研究方向和趋势。指出选矿法尽管能够经济地实现钴、镍富集的目的,但存在原料适用范围狭窄的局限性;火法处理工艺存在能耗高,会产生气态污染物的缺陷;微生物浸出工艺存在反应速率低的问题,但具有工艺简单、投资少等优点,是极具发展前景的研究方向。氧压酸浸能够高选择性浸出钴、镍,钴、镍的回收率高,过程无有害废弃物产生,环境友好,是今后提取废渣中钴、镍的可取方法。炉渣缓冷、焙烧或还原预处理后再进行氧压酸浸,浸出过程中加入含镍的磁黄铁矿等尾矿替代硫酸作为浸出剂,是氧压浸出工艺的发展趋势。
黄斐荣廖亚龙周娟李冰洁
关键词:浸出废物处理回收冶炼废渣
响应曲面法优化复杂硫化铜矿选择性浸出工艺被引量:15
2016年
研究复杂硫化铜矿中铜铅分离及选择性浸出铜的方法。在高铅铁硫化铜矿中加入氧化钙焙烧,解离铜、铁和铅,对焙砂进行选择性硫酸浸出铜;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及能谱分析仪(EDS)表征原料、焙砂和浸出渣的结构和形貌,揭示高铅铁硫化铜矿的焙烧和选择性浸出行为。用响应曲面法及中心复合设计原理,建立浸出温度、液固比、酸度及三者间交互作用对铜、铁浸出率影响的多元二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钙化焙烧能固硫和解离复杂硫化铜矿,以铜浸出率大于96.0%、铁浸出率最低为目标条件时,最佳选择性浸出条件如下:浸出温度70℃、液固比7.99:1、酸度102.44 g/L,最佳条件下铜的浸出率为96.05%,铁的浸出率为15.14%,与验证实验中铜和铁的平均浸出率分别为96.17%和15.20%相比,二者偏差较小,表明模型准确,优化方案可信。
廖亚龙周娟黄斐荣王祎洋
关键词:钙化焙烧浸出响应曲面法
响应曲面法优化炼铅高砷烟尘的浸出工艺被引量:3
2014年
考察炼铅高砷烟尘中砷在水中的浸出行为。采用响应曲面法常用的中心复合设计对液固比、温度和时间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砷浸出率的影响最大,时间次之,液固比最小。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到的最佳浸出工艺为:液固比=14∶1,温度85℃,时间120 min。该条件下3次验证实验的砷浸出率平均值为89.64%,与预测值89.88%无显著差异,表明所建模型切实可行。烟尘经过二次水浸后砷的总浸出率达到98.1%。
彭志强廖亚龙周娟李冰洁黄斐荣
关键词:炼铅烟尘响应曲面法
低冰镍转炉渣中钴的氧压酸浸行为及其动力学被引量:7
2015年
研究了转炉渣中钴氧压硫酸体系选择性浸出过程的行为及其动力学。通过改变搅拌速度、反应温度、硫酸浓度、氧分压、物料粒度以及反应时间等浸出条件,考察钴浸出率的变化及影响,获得转炉渣中钴的浸出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钴的浸出率随着温度、酸度、氧分压的增加而增加;硫酸质量浓度大于0.4 mol·L–1会导致铁大量溶出;浸出过程符合未反应芯收缩核模型,前期受化学反应控制,然后转变为混合控制,后期受固体产物层扩散控制。化学反应控制和固体产物层扩散控制过程的活化能分别为43.19 k J·mol–1和10.49 k J·mol–1。化学反应控制过程对硫酸浓度、氧分压及粒度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79、0.85和–0.95。
廖亚龙黄斐荣周娟李冰洁
关键词:浸取转炉渣氧压浸出动力学
铜冶炼渣制备建筑材料及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20年
铜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精炼铜生产国,我国每年产出近2000万t铜冶炼渣(以下简称铜渣)。虽然铜渣中含有大量有价金属,但因其综合利用率极低,绝大部分的铜渣露天堆积,占用大量土地。此外,铜渣中含有不可生物降解性的砷、铅等剧毒物质,在堆积过程中会浸入土壤、流入江河,在生物体内积累,导致许多疾病与健康隐患。如何利用铜渣缓解矿产资源压力,实现经济与环境共赢,已成为当下迫切需要处理的难题。铜渣富含铁和硅元素,主要由铁硅酸盐和磁铁矿相组成,提取和分离其中的铜、铁等有价元素的工艺不仅能耗高,也达不到无害化和减量化处理的目的。而铜渣能够直接、完全应用于建筑材料的制备,可获得相应高性能的材料,工艺过程环保,是铜渣清洁利用的首选方案。用铜渣取代天然矿物制备的铜渣微晶玻璃与矿渣棉不仅具有与传统微晶玻璃、矿棉相似甚至更优的性能,而且能够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工业成本,实现废渣高附加值再利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此外,虽然铜渣在建筑、功能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研究。例如,利用铜渣制备混凝土时,需要对铜渣的活性进行激发,但物理激发因经济因素导致效果有限,而化学激发不能应用于大规模工程;铜渣制备出的微晶玻璃产品质量不稳定、成品率低、色调单一,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铜渣成分复杂且差异较大,严重影响水泥混凝土、微晶玻璃的性能可控性。本文综述了不同炼铜工艺所产生的铜渣的物相特征及物理性质,分析了利用选矿及物理化学方法提取铜渣中铜、铁有价金属过程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铜渣直接用于水泥、混凝土、沥青路面等建筑材料以及微晶玻璃、矿渣棉、磨料等功能材料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剖析了铜渣在
史公初廖亚龙张宇苏博文王伟
关键词:铜冶炼渣建筑材料功能材料
高砷烟尘中砷的浸出动力学被引量:12
2015年
采用水为浸出剂,浸出铅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高砷烟尘。通过p H、液固比、浸出时间和浸出温度等浸出条件变化对砷浸出率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及能谱分析仪(EDS)表征原料及浸出渣的结构和形貌,揭示烟尘中砷的浸出规律和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液固比和浸出温度对砷的浸出率影响最大,浸出过程符合JohnsonMehl-Avrami(JMA)模型,浸出过程受扩散控制,其动力学方程为-ln(1-α)=9.4×106exp[-503 80/(RT)]t0.310 6,浸出过程的频率因子A=9.4×106,表观活化能Ea=50.38 k J/mol。
廖亚龙彭志强周娟黄斐荣
关键词:高砷烟尘浸出动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