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1654)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宗华鲁国东周洁王琴秋林成增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稻瘟
  • 4篇稻瘟病
  • 4篇稻瘟病菌
  • 4篇瘟病
  • 4篇病菌
  • 2篇几丁质
  • 2篇几丁质酶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生物信息学分...
  • 1篇水稻
  • 1篇凝集素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功能
  • 1篇家族
  • 1篇PCR
  • 1篇REAL
  • 1篇TIME
  • 1篇CALI
  • 1篇EST

机构

  • 4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福建生物工程...

作者

  • 3篇鲁国东
  • 3篇王宗华
  • 2篇周洁
  • 2篇韩艺娟
  • 1篇卞文印
  • 1篇吴丽民
  • 1篇林成增
  • 1篇连永乐
  • 1篇王琴秋
  • 1篇胡芳辉
  • 1篇林雄杰

传媒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稻瘟病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为了弄清稻瘟病菌数据库中可能的几丁质结合蛋白的分布及其结构特点,从而为进一步进行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打下良好基础。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对稻瘟病菌基因组中假定的几丁质结合蛋白的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及EST等进行分析,同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并预测了这些蛋白在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结果共得到了23个可能的几丁质结合蛋白,它们在7条染色体上的分布并不均匀;绝大多数的几丁质结合蛋白都定位在胞外。稻瘟病菌几丁质结合蛋白在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也各不相同;不同真菌间的几丁质结合蛋白相互交错,它们之间的进化关系十分复杂。
林雄杰周洁王宗华鲁国东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稻瘟病菌EST
稻瘟病菌MGG14093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
2015年
根据之前的基因芯片分析,发现在稻瘟病菌侵染水稻的过程中,许多基因被诱导表达。MGG14093为其中一个推测为编码分泌蛋白的未知功能基因,在病菌侵染过程中该基因表达量上调2.906。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对该基因编码蛋白的特性进行初步分析,并通过RT-PCR扩增进一步分析该基因在稻瘟病菌侵染水稻过程中的表达动态,利用基因敲除和过量表达技术对该基因的功能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蛋白为定位于胞外的分泌蛋白,没有已知的蛋白结构域,但可能存在几处氨基酸活性位点。MGG14093基因敲除和过量表达后,对稻瘟病菌的营养生长、产孢及附着胞分化没有显著的影响,但该基因过量表达后导致病菌的致病力下降,表明该基因可能参与病菌的致病过程。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MGG14093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吴丽民卞文印胡芳辉连永乐聂雅婷王宗华鲁国东
关键词:稻瘟病菌
稻瘟病菌几丁质酶MoChi1及其靶标蛋白水稻凝集素OsMBL1功能研究
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 syn.Magnaporthe oryzae)为重要农业病原微生物,其引起的稻瘟病为世界性水稻重要病害,每年都造成大量损失。该菌侵染范围广,除了造成水稻严重减产外,还危害多...
韩艺娟
关键词:稻瘟病菌水稻
文献传递
稻瘟病菌假定几丁质酶家族基因的表达特点被引量:4
2013年
在稻瘟病菌基因组数据库中检索到15个假定几丁质酶相关基因,借助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这些几丁质酶均具有糖苷水解酶18家族结构域,有的还具有几丁质结合功能域;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8个编码蛋白定位在细胞外,其余分别定位在细胞质和线粒体。通过与酵母几丁质酶CTS1与CTS2的聚类分析,发现这些假定几丁质酶可以分为2大类,其中11个假定几丁质酶与CTS2聚为一类,即CTS2同源蛋白;其余4个与CTS1聚为一类,即CTS1同源蛋白。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通过Real-time PCR技术分析这些假定几丁质酶编码基因在稻瘟病菌菌丝生长、孢子形成、芽管萌发和附着孢形成阶段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除了MGG_01876.6,其他14个基因在稻瘟病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均有表达,说明几丁质酶家族蛋白可能参与稻瘟病菌的生长发育、形态建成和致病过程。
韩艺娟林成增王琴秋鲁国东王宗华周洁
关键词:稻瘟病菌几丁质酶PC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