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2-0751)

作品数:21 被引量:227H指数:10
相关作者:王东升孙治国石岩李宏男司炳君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海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防灾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建筑科学
  • 1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桥梁
  • 10篇地震
  • 7篇抗震
  • 6篇隔震
  • 5篇隔震桥梁
  • 4篇地震动
  • 4篇断层
  • 4篇断层地震
  • 4篇支座
  • 4篇桥墩
  • 4篇桥梁工程
  • 4篇混凝土桥
  • 4篇混凝土桥墩
  • 4篇钢筋
  • 4篇钢筋混凝
  • 4篇钢筋混凝土
  • 4篇钢筋混凝土桥
  • 4篇钢筋混凝土桥...
  • 3篇地震反应
  • 3篇拟静力

机构

  • 20篇大连海事大学
  • 6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工...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北京富力城房...

作者

  • 20篇王东升
  • 16篇孙治国
  • 10篇石岩
  • 5篇李宏男
  • 3篇陈宝魁
  • 3篇李晓莉
  • 3篇司炳君
  • 1篇李超
  • 1篇郭迅
  • 1篇张明生
  • 1篇赵颖华
  • 1篇郑同亮
  • 1篇马颖
  • 1篇范颖芳
  • 1篇陈灿
  • 1篇张田
  • 1篇王涛
  • 1篇杨刚
  • 1篇岳茂光
  • 1篇赵继承

传媒

  • 5篇地震工程与工...
  • 3篇振动与冲击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2篇桥梁建设
  • 2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建筑结构
  • 1篇航海教育研究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C桥墩弯剪破坏判别准则与抗震分析的改进模型被引量:8
2015年
为进一步发展考虑非线性剪切效应的钢筋混凝土(RC)桥墩弯剪数值分析模型,分别基于修正的压力场理论(MCFT)和纤维梁柱单元模型计算了76个RC桥墩至极限荷载阶段时的剪切和弯曲变形,并根据两者之间的比值关系提出了桥墩弯曲-弯剪-剪切破坏模式的判别准则。根据桥墩破坏模式的不同,建立了桥墩弯剪数值分析的改进模型,以合理考虑桥墩弯曲与剪切变形间的耦合关系,并将模拟得到的桥墩滞回曲线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桥墩剪切与弯曲变形的比值0.2和1.5可分别作为弯曲-弯剪-剪切破坏模式的判别标准,改进模型模拟得到的剪切及弯剪破坏RC桥墩滞回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孙治国李宏男王东升司炳君
关键词:桥梁工程
基于变形能力的钢筋混凝土桥墩约束箍筋用量评价被引量:6
2014年
针对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变形能力要求,研究桥墩潜在塑性铰区约束箍筋的用量问题。借助美国PEER柱抗震性能试验数据库,整理了35根弯剪破坏墩柱的拟静力试验数据,通过统计分析评价我国桥梁抗震设计原《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和现行《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中最低约束箍筋用量对保证桥墩变形能力的可靠性,并与美国、欧洲主要桥梁抗震设计规范进行对比,之后建立了具有85%保证率的弯剪破坏桥墩极限位移角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以2%桥墩极限位移角为评价目标,现行《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满足桥墩变形能力要求;而以3%桥墩极限位移角为评价目标,该规范配箍要求略偏于不安全,在高地震危险区桥墩抗震设计时应予以注意。
马颖孙治国王东升石岩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桥墩极限位移角设计规范
隔震斜交连续梁桥地震反应及环境温度影响研究被引量:27
2014年
针对斜交桥震害特点及低温环境改变隔震支座力学特性现象,以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斜交连续梁桥为例,采用Hertz-damp模型考虑梁体与桥台的碰撞作用。基于OpenSees地震分析平台建立动力分析模型,分析桥墩位移、墩底反力、碰撞力、梁体旋转度与斜交桥斜度关系及梁端碰撞力分布规律。在对比不同隔震支座温度特性修正方法差异基础上,讨论隔震斜交桥梁地震反应与环境温度及斜度关系。结果表明,梁体双向水平与平面内转动耦合使梁体与桥台在其钝角处先发生碰撞,而碰撞作用会加剧梁体转动;低温引起的支座特性改变将会放大桥墩地震反应,若不计其影响,在0℃、-10℃、-30℃条件下,与常温(23℃)相比墩底剪力及弯矩会被低估10%、20%、40%。
石岩王东升孙治国沈永林
关键词:隔震设计铅芯橡胶支座环境温度地震碰撞
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下桥梁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被引量:5
2017年
结合大连海事大学桥梁工程方向毕业生特点,考虑设计、施工及读研学生的不同需求,以"桥梁电算及结构设计分析"为核心载体,以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在毕业设计阶段,通过指导教师间的协作指导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实现对桥梁结构"施工、设计和科学研究"的全面认知和具体实践,塑造完整的知识结构,也力图在这种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下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李晓莉王东升张田范颖芳杨刚赵颖华
关键词:桥梁工程宽口径
汶川地震动弹性和弹塑性反应谱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利用汶川地震获得的数字强震记录研究了汶川近场无速度脉冲、近场含速度脉冲和远场(盆地效应)地震动的弹性和弹塑性反应谱,后者包括等延性强度折减系数谱Rμ、等延性位移比谱Cu和等强度折减系数位移比谱CR。与相同场地条件PEER近场无速度脉冲、集集近场含速度脉冲地震动的谱进行了比较。汶川近场含速度脉冲地震动的弹性反应谱在0.2~0.8s周期内明显偏小,而它的弹塑性反应谱在短周期段(0.1~0.4 s)与汶川近场无速度脉冲地震动谱差别不大,但等延性强度折减系数谱Rμ要大于集集地震含速度脉冲地震动的谱,而等延性位移比谱Cu和等强度折减系数位移比谱CR则小于集集地震动情况,此后随周期增长(至0.6~1.0 s后)它们都逐渐过渡至与集集地震动的谱相当。汶川远场(盆地效应)地震动的弹性反应谱具有较宽并随周期缓慢增长的平台值和较长的特征周期,可达1.7s及以上。提出了远场(盆地效应)与近场地震动的弹性反应比谱和弹塑性位移比谱的概念。
王东升李晓莉孙治国陈宝魁石岩
关键词:弹塑性反应谱近场速度脉冲
基于位移的中等跨径减隔震桥梁抗震设计方法被引量:21
2016年
为了给新建减隔震桥梁设计和既有桥梁减隔震加固设计提供参考,以中等跨径的公路桥梁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的抗震设计规范和减隔震支座技术标准,提出一种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给出了选择减隔震支座和估计设计目标位移的方法,从串联体系受力特点的角度提出了桥墩-支座体系的位移分配方法,设计中允许桥墩屈服,但通过控制损伤程度确保震后不需要修复,也要求进行支座的安全性检验。构造了具有不同外形特征和不同跨径的36座连续梁桥进行减隔震设计,并通过动力时程分析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设计方法能够较好地预测主梁的位移需求,易于把握支座和桥墩的性能状态;该设计方法也适用于非规则桥梁,可通过横向位移变异系数判断主梁的横向位移变形模式。
石岩王东升孙治国
关键词:桥梁工程减隔震桥梁橡胶支座抗震加固
近断层地震动下的高速铁路桥梁减震设计被引量:20
2014年
在"功能分离"设计理念基础上,提出减震榫与拉索限位器组合的高速铁路桥梁减震方案,通过减震榫的屈服耗能作用减小桥梁的地震响应,通过拉索限位器控制减震榫的过大变形和防落梁,给出减震榫和拉索限位器在多遇地震、设计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设计准则和设计方法。以1座高速铁路连续梁桥为例,研究在具有向前方向性效应、滑冲效应和无速度脉冲效应的近断层地震动下,采用组合减震方案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仅采用减震榫的桥梁在速度脉冲型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可能因减震榫变形过大而不安全;加设拉索限位器后,能有效地控制减震榫的变形及墩梁的相对位移,起到了较好减震效果,其减震率在60%以上。
石岩王东升孙治国
关键词:桥梁近断层地震动减震设计高速铁路
主余震下近海钢筋混凝土桥墩全寿命抗震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我国近海桥梁具有服役期长、工作环境恶劣并且面临较高的地震作用风险等特点。本文分析了全寿命周期内高性能混凝土中氯离子腐蚀作用,采用10组相同台站记录的实际主余震记录构造出新的主余震地震序列,利用增量动力分析(IDA)和地震易损性方法分析了主余震地震序列和氯离子腐蚀对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轻微破坏状态下,服役时间和地震序列对桥墩地震易损性影响不大;在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完全破坏状态下,服役时间和地震序列作用均对桥墩地震易损性有很大影响,桥墩更容易进入危险状态。
陈炫维李宏男王东升李超
关键词:氯离子腐蚀地震易损性分析
山区桥梁排架抗震能力评价方法被引量:5
2015年
排架在山区桥梁工程中应用广泛,其横桥向地震破坏机理复杂且缺乏工程实用的抗震分析手段。通过拟静力和动力时程分析给出了山区桥梁排架抗震能力评估的一般性方法,借助纤维梁柱单元并结合截面抗剪强度模型,首先基于静力分析手段确定了排架桥墩可能的破坏模式及排架变形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动力时程分析,揭示不同地震动强度下排架的破坏模式和变形能力。以某山区桥梁2个排架墩为例,将建立的评价方法对排架横桥向抗震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横桥向在地震作用下,排架桥墩承受显著的变轴力作用,桥墩屈服前,随侧向位移增大,桥墩轴压变化范围逐渐增大,桥墩屈服后轴压变化范围基本稳定;且变轴力易引起排架桥墩发生剪切破坏。该方法可为桥梁排架结构抗震设计和评估提供参考手段。
孙治国司炳君陈灿王东升
关键词:桥梁抗震抗震性能弯剪破坏
高层RC框架-剪力墙结构抗倒塌能力初步研究
2013年
分别按设防烈度为6度、7度、7度(0.15g)、8度和8度(0.30g)时规范最低要求设计了5个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作为分析实例,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IDA)初步研究了其在大震作用下的抗倒塌能力。得到以下结论:构件形成塑性铰或破坏的顺序符合概念设计思想,满足多道抗震设防的理念;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明显的屈服点;符合规范要求的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基本满足"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
岳茂光万怡秀王东升柏长玉赵继承郑同亮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抗倒塌能力设防烈度增量动力分析塑性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