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06276102D-17)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牛春雨赵自刚李宝亮侯亚利张玉平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北方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肾衰
  • 5篇肾衰竭
  • 5篇衰竭
  • 5篇急性肾衰
  • 5篇急性肾衰竭
  • 2篇髓过氧化物酶
  • 2篇脾组织
  • 2篇过氧化
  • 1篇代谢产物
  • 1篇多器官功能
  • 1篇多器官功能障...
  • 1篇多器官功能障...
  • 1篇多器官功能障...
  • 1篇多形核
  • 1篇多形核中性粒...
  • 1篇心肌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性
  • 1篇血液流变性变...

机构

  • 5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5篇赵自刚
  • 5篇牛春雨
  • 3篇张玉平
  • 3篇李宝亮
  • 3篇侯亚利
  • 2篇杜舒婷
  • 2篇韩瑞
  • 2篇张静
  • 2篇王小荣
  • 1篇刘军超
  • 1篇王伟平
  • 1篇姜华
  • 1篇鲁蓓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急性肾衰竭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9年
王伟平李宝亮张静牛春雨赵自刚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肾衰竭体内代谢产物酸碱平衡紊乱致病因素泌尿功能
急性肾衰竭家兔脾组织形态以及髓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膜泵活性的变化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家兔脾组织形态以及髓过氧化物酶(MPO)和细胞膜泵(ATPase)活性的变化,探讨脾在ARF免疫功能紊乱发病学中的作用。方法:42只家兔均分为对照组、HgCl2组、甘油组。其中HgCl2组以皮下注射1%HgCl2(1.3mL/kg)、甘油组以肌肉注射50%甘油(10mL/kg)分别复制ARF模型,均分为12h、24h、48h3个亚组。在不同时点,所有动物颈总动脉插管放血备检,测定血清反映肾功能的生化指标;制备脾组织切片,观察脾组织形态;并制备10%脾组织匀浆,检测MPO和ATPase活性。结果:模型组各时点的脾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淤血、脾小梁增多。HgCl2组与甘油组各时点的脾组织匀浆MPO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24h的MPO活性高于组内12h及48h;HgCl2组与甘油组在多个时点的Na+-K+-ATPase、Ca2+-ATPase、Mg2+-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随时间延长,各ATPase有逐渐降低的趋势,除甘油组的Mg2+-ATPase外,各组48h的ATPase均低于12h。结论:家兔ARF发展过程中,脾脏有组织学损伤,且存在中性粒细胞扣押、细胞膜泵活性降低,这可能是脾作为免疫器官导致ARF免疫功能紊乱的原因之一。
赵自刚刘军超张玉平侯亚利杜舒婷王小荣张静牛春雨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髓过氧化物酶
兔急性肾衰竭致心肌、胰腺损伤与中性粒细胞扣押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家兔肾、心肌、胰腺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变化,探讨中性粒细胞(PMN)扣押在兔ARF致心肌、胰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42只家兔均分为对照组、HgCl2组、甘油组。其中HgCl2组以皮下注射1%HgCl2(1.3ml/kg.bw)、甘油组以肌肉注射50%甘油(10ml/kg.bw)分别复制ARF模型,均分为12、24、48h三个亚组。在不同时间点,所有动物颈总动脉插管放血,测定反映肾功能的生化指标;并制备肾、心肌、胰腺组织匀浆,检测MPO的活性。结果两个ARF模型组的血清BUN、Cr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个ARF模型组的肾、心肌、胰腺组织匀浆的MPO活性在多个时间点显著高于对照组。HgCl2组BUN、Cre分别与肾、心肌、胰腺组织匀浆的MPO活性正相关;甘油组BUN、Cre分别与肾、胰腺组织匀浆的MPO活性正相关。结论PMN扣押在ARF发病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且是ARF致心肌、胰腺损伤的机制之一。
张玉平杜舒婷李宝亮韩瑞牛春雨赵自刚
关键词:急性肾衰竭心肌胰腺髓过氧化物酶多形核中性粒细胞
急性肾衰竭家兔脾组织自由基与一氧化氮的变化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家兔脾组织自由基以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探讨ARF家兔脾损伤的机制。方法 42只家兔均分为对照组、HgC l2组、甘油组。其中HgC l2组以皮下注射1%HgC l2(1.3 m l/kg)、甘油组以肌肉注射50%甘油(10 m l/kg)分别制造ARF模型,均分为12、24、48 h三个亚组。留取血样,测定血清反映肾功能的生化指标;制备10%脾组织匀浆,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O及其合酶(NOS)。结果 HgC l2组与甘油组的各指标在12 h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意义;HgC l2组24 h与48 h脾组织匀浆的MDA含量、24 h的NO含量、48 h的NOS活性以及甘油组24、48 h的MDA与NO含量、24 h的NOS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gC l2组24 h与48 h、甘油组48 h的SOD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这些指标在24 h或48 h与组内12 h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家兔ARF进程中脾损伤的机制与自由基损伤、NO释放过多有关。
韩瑞鲁蓓王小荣张玉平姜华侯亚利牛春雨赵自刚
关键词:急性肾衰竭脾脏自由基一氧化氮
急性肾衰竭发展进程中血液流变性变化被引量:2
2015年
急性肾衰竭(ARF)是患病机体发展为多器官衰竭(MOF)的重要原因之一〔1〕。为了深入研究ARF的发生机制、探讨治疗措施,学者们根据ARF的病因学复制了多种动物模型,有以氯化汞为代表的重金属中毒、以甘油为代表的挤压综合征、以庆大霉素为代表的药物中毒、以脂多糖(LPS)为代表的生物毒素中毒等肾毒性ARF模型;还有以失血性休克、
李宝亮侯亚利牛春雨赵自刚
关键词:急性肾衰竭血液流变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