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12-hnhgx)

作品数:26 被引量:65H指数:5
相关作者:黄贵修时涛李超萍蔡吉苗陈奕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3篇木薯
  • 6篇细菌性枯萎病
  • 6篇枯萎
  • 6篇枯萎病
  • 5篇基因
  • 4篇病原
  • 3篇药剂
  • 3篇药剂筛选
  • 3篇根腐
  • 3篇根腐病
  • 3篇斑病
  • 3篇病菌
  • 3篇病原鉴定
  • 2篇疫霉
  • 2篇杀菌剂
  • 2篇转化子
  • 2篇抗病
  • 2篇抗病基因
  • 2篇抗性
  • 2篇抗性评价

机构

  • 26篇中国热带农业...
  • 10篇海南大学
  • 2篇云南省农业科...

作者

  • 25篇黄贵修
  • 24篇时涛
  • 22篇李超萍
  • 9篇蔡吉苗
  • 4篇李博勋
  • 4篇陈奕鹏
  • 3篇郭涵
  • 3篇卢昕
  • 3篇范志伟
  • 3篇刘先宝
  • 3篇祝天成
  • 3篇裴月令
  • 3篇樊春俊
  • 2篇段春芳
  • 2篇程汉亭
  • 2篇陈江莎
  • 1篇刘倩
  • 1篇沈奕德
  • 1篇王丽
  • 1篇黄乔乔

传媒

  • 9篇热带作物学报
  • 9篇热带农业科学
  • 3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热带生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1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内木薯主产区细菌性枯萎病病原鉴定被引量:7
2013年
细菌性枯萎病是当前我国木薯生产中的第一大病害。开展了不同主产区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工作,以期为相关防控技术的研发提供基础。田间采集典型病叶后采用组织块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所获菌株经致病性评价后,进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DNA和pthB基因序列分析。从广西、海南、广东获得3株病原菌,接种木薯叶片后均形成和田间症状类似的病斑,培养性状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表明3个菌株均为地毯草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其和柑橘溃疡病菌(AE008923,DQ991194)、辣椒斑点病菌(AM039952)等的同源性在99%以上。各菌株均获得和已报道木薯细菌性枯萎病菌pthB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的扩增片段。致病性评价、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DNA和pthB基因序列分析等结果表明所获菌株均为地毯草黄单胞杆菌木薯萎蔫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manihotis)。
卢昕李超萍时涛蔡吉苗黄贵修
关键词: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病原鉴定
木薯疫霉根腐病在我国的发生调查及59份种质的抗性评价被引量:4
2015年
在对我国木薯主栽区的调查中发现,疫霉根腐病在云南、海南、广西、广东等地普遍发生,已经成为木薯产业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问题。采用室内离体接种法进行了59份木薯种质的抗性评价,结果发现仅有6份种质为高抗,占10.20%,11份种质为高感,占18.64%,大部分种质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感病性。田间活体接种进一步证明SC11为高抗,而GR4为高感。
李超萍时涛段春芳蔡吉苗黄贵修
关键词:木薯疫霉根腐病抗性评价
3种常用杀菌剂对不同来源木薯细菌性萎蔫病菌的毒力测定被引量:2
2017年
细菌性萎蔫病是世界范围内木薯种植中的重要病害,但防控技术研究较少。采用含毒介质法评价了3种常用杀菌剂对不同来源的29个病菌菌株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对净刹(80%乙蒜素EC)和农用硫酸链霉素(72%硫酸链霉素SP)敏感性较高,而对可杀得贰仟(53.8%氢氧化铜WG)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建议生产中使用乙蒜素和硫酸链霉素对该病进行防治。
徐春华时涛朱飞凤李超萍黄贵修
关键词:乙蒜素硫酸链霉素氢氧化铜
国内603份木薯种质对细菌性枯萎病抗性评价被引量:9
2013年
细菌性枯萎病是当前我国木薯生产中的第一大病害。比较剪叶、针刺和喷雾等接种方法 ,发现剪叶法适用于大批量的种质抗性评价。采用剪叶法完成了603份木薯种质的抗性评价,结果表明高抗种质仅有6份,绝大多数种质均表现出一定的感病性。在广东省开平市进行29份木薯种质的田间发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华南系列、桂热系列等主栽种质均不抗病。
卢昕李超萍时涛陈江莎黄贵修
关键词:木薯细菌性枯萎病抗性评价
由棕榈疫霉引起的木薯根腐病防控药剂的筛选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由棕榈疫霉(Phytophthora palmivora)引起的木薯(Manihot esculenta)根腐病进行了15种药剂的筛选。结果表明,杀毒矾(56%代森锰锌.8%恶霜灵WP)、氟吗.乙铝(5%氟吗啉.45%三乙膦酸铝WP)和甲霜.霜霉威(15%甲霜灵.10%霜霉威盐酸盐)的EC50最小,抑菌效果最好;霜霉威盐酸盐(72.2%霜霉威盐酸盐EC)的EC50最大,抑菌效果最差。建议生产上使用杀毒矾、氟吗.乙铝和甲霜.霜霉威来防治木薯根腐病。
郭涵祝天成李超萍时涛黄贵修
关键词:根腐病药剂筛选
一个预测的木薯衰老相关基因的获得及其功能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根据水稻LRR类抗病基因Xa21的保守结构域设计1对简并引物,提取木薯抗/感细菌性萎蔫病种质E1340和GR911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均获得大小约0.5 kb的扩增片段。两个片段克隆、测序后获得完全一致的474 nt序列,比对发现木薯种质AM560带有与该序列高度同源的核苷酸片段。提取包括同源片段上下游各约2.2 kb的大片段序列进行基因预测,发现该片段位于1个预测基因内,命名为SLR1。该预测基因ORF全长1 641 nt,编码546 aa,与已报道的衰老相关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可能在木薯衰老相关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时涛李超萍蔡吉苗李博勋黄贵修
关键词:木薯衰老相关基因功能分析
木薯褐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褐斑病是中国木薯生产中最为严重的叶部真菌性病害。采用多种分离方法,经致病性评价后获得该病的病原菌,形态观察和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为亨宁氏钉孢(Passalora henningsii)。比较光照、菌丝打断、紫外线和菌丝打断-紫外等方法的诱导产孢效果,结果表明:只有菌丝打断-紫外诱导法能够产生大量分生孢子,CME(麦芽木薯叶)培养基、28℃、pH6.0~7.0、紫外线连续诱导、25 mL/皿、14~21 d为产孢最适条件。对菌株CPHHN02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CA培养基、26~28℃、pH6.0、连续黑暗、碳氮源分别为D-葡萄糖、D-甘露醇、D-乳糖和胰蛋白胨为菌株最适培养条件。大型分生孢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26℃,致死温度为60℃10 min。
裴月令时涛李超萍蔡吉苗黄贵修
关键词:木薯褐斑病菌生物学特性
怒江干热河谷区潞江坝木薯地杂草种类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对怒江干热河谷区潞江坝木薯地杂草种类组成、生长型和生态习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木薯地主要杂草有19科48种,其中,外来入侵杂草有9科17种。对木薯地杂草的田间均度、田间密度、田间频率和相对多度分析结果得出,木薯地主要杂草为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龙葵(Solanum nigrum L.)、赛葵[Malvastrum coromandelianum(L.)Gurcke]、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 L.)和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相对多度分别为30.84%、25.22%、22.41%、19.25%和18.19%,研究结果为重要经济作物木薯田间杂草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段春芳陈虎范志伟刘倩黄贵修
关键词:木薯杂草
木薯细菌性枯萎病菌hrpG基因突变体的获得被引量:3
2013年
为研究hrpG基因在木薯萎蔫病菌致病机理方面的功能,开展了该基因的插入突变及其与致病性之间关系的初步研究。利用pK18mob质粒载体构建了敲除载体,采用电击法将该载体转化野生型菌株。获得了该基因的突变体并进行了分子鉴定,同时对菌龄、电压、培养基等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该基因控制着病原菌的致病性。
时涛李超萍刘先宝黄贵修
关键词:木薯细菌性枯萎病插入突变
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病原菌的RAPD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研究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病原菌种群间遗传、变异分化,选取来自各个地区的黄单胞病菌代表菌株45个,利用多态性较好的8条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并构建指纹图谱。利用统计分析软件NTSYS对样品的PCR结果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间遗传变异较大,菌株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态性。经综合聚类分析,在75%的相似水平上,可将供试菌株划分为7个类群。
祝天成时涛李超萍刘先宝黄贵修
关键词:RAPD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