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2003C32201)

作品数:3 被引量:49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倩媚刘春常任海简曙光夏汉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人工湿地
  • 2篇水处理
  • 2篇污水
  • 2篇污水处理
  • 1篇多环芳烃
  • 1篇有机污染
  • 1篇有机污染物
  • 1篇植物
  • 1篇植物配置
  • 1篇湿地处理
  • 1篇盆栽
  • 1篇盆栽实验
  • 1篇人工湿地处理
  • 1篇微核
  • 1篇微核实验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 1篇污水处理效果
  • 1篇污水研究
  • 1篇邻苯二甲酸酯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华...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任海
  • 3篇刘春常
  • 3篇张倩媚
  • 2篇夏汉平
  • 2篇简曙光
  • 2篇张太平
  • 1篇王新明
  • 1篇安树青
  • 1篇易志刚
  • 1篇陆少鸣

传媒

  • 3篇生态环境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几种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4
2007年
不同的植物及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对人工湿地系统污水处理效果都有影响。对几种华南地区常见的湿地植物在其不同生长阶段处理污水的效果进行了研究,采用了不种植物的沙滤系统作对照。结果表明:(1)植物生长过程中,植物高度能反映污水处理效果总体上的变化;(2)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各人工湿地系统污水处理能力总体上持续增强,各水质指标pH、DO、TN、NH3-N、NO3-N、TP和CODCr等均呈下降趋势,其中TP和CODCr呈逐步下降,pH、DO、TN、NH3-N、NO3-N则呈现锯齿形波动,但总体上仍是下降过程;(3)植物系统氮处理能力好于无植物沙滤系统,而对磷TP和CODCr的去除则恰好相反;(4)不同植物对人工湿地污水的处理效果影响不明显。研究结果对探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规律和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并为指导人工湿地工程的运行提供了参考。
刘春常安树青夏汉平任海简曙光张倩媚
关键词:盆栽实验
复合人工湿地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初步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研究了由不同植物配置(驯化和未驯化)的两组下行和上行植物床组成的复合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CODCr和BOD5的去除率达67.3%,68.1%,总氮(TN)的去除率为26.9%,总磷(TP)的去除主要发生在上行床,去除率为81.6%。环芳烃(PAHs)中苊(Ace)、荧蒽(Flu)、芘(Py)、苯并[a]蒽(BaA)、屈(Chr)、苯并[b]荧蒽(BbF)、苯并[a]芘(BaP)、茚并[1,2,3-cd]芘(InP)和苯并[g,h,i](BPR)经下行床后,去除率超过80%,上行床去除较少。驯化床和未驯化床对PAHs的去除效果差异不显著。邻苯二甲酸酯(PAEs)中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经驯化床后,质量浓度显著升高,经未驯化床后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含量显著降低。蚕豆根尖微核实验表明,不同植物配置对微核率影响差异并不显著,毒害物质经下行床后大部分被去除。
易志刚刘春常张倩媚张太平任海王新明
关键词:复合人工湿地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邻苯二甲酸酯微核实验
多层次多物种配置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将多层次、多物种配置的植物床的生活污水处理效果与传统植物配置方式的污水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多层次、多植物种配置在人工湿地系统中污水处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研究中,对CODCr、BOD5、TP、TN和NH3-N的去除率,传统植物配置的植物床分别达到了69.0%、71.6%、78.5%、33.6%和36.7%,多层次配置的植物床分别达到了65.7%、64.6%、84.5%、20.2%和18.3%。结果表明,多层次、多植物配置的植物床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另外,在人工湿地中进行多层次、多物种配置时,有必要结合植物筛选工作,以确保配置更有效。
刘春常夏汉平简曙光任海张倩媚张太平陆少鸣
关键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植物配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