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8101002) 作品数:17 被引量:123 H指数:8 相关作者: 宫辉力 朱锋 陈蓓蓓 郭小萌 郭琳 更多>> 相关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北京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REST架构与工作流技术在WebGIS中的应用——以渭河水环境管理办公平台为例 被引量:2 2015年 目前基于富网络应用的WebGIS平台已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这些平台的地理事物多用户协同处理时效性不足,在地理业务流程中数据的共享与交互存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将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架构与工作流技术应用到渭河水环境管理办公平台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利用ArcGIS Server中REST架构将空间操作返回的地图要素以字符串的形式表达以及工作流任务管理平台可传递字符串这一特点,对工作流任务管理应用进行二次开发,使其与ArcGIS Server REST架构结合,并应用于整个办公系统,以提高水环境管理中多用户协同工作的时效性,解决数据共享与数据交互的限制问题。从试验结果看,本文提出的方案与传统的水环境管理办公系统相比,该方案实现了多用户协同处理环境管理相关功能,降低数据互操作和数据共享等操作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有效增强WebGIS平台的办公能力,提高使用者工作效率。 焦帅 余洁 王晓燕关键词:REST JBPM WEBGIS PS-InSAR技术与多光谱遥感建筑指数的载荷密度对地面沉降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2013年 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载荷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着局部的地面沉降。选取覆盖北京平原区的TM多光谱遥感影像,反演基于指数的建筑用地指数,表征建筑用地(载荷)时空密度差异信息;进而基于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监测技术和遥感建筑指数,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从像元角度,分析典型区域载荷变化与地面沉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载荷的密度与沉降的不均匀性存在正相关关系,尤其在高沉降速率地区体现的较为明显;(2)由于地质结构、土体结构的复杂性、滞后性等特点,使得在相对较短周期研究内,载荷的增加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并不十分凸显;(3)高密度建筑群使得局部地面荷载增加,各单体建筑的附加沉降互相叠加,对区域性地面沉降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陈蓓蓓 宫辉力 李小娟 雷坤超 朱琳 王彦兵关键词:地面沉降 多光谱遥感 雷达干涉测量 基于小波分析的地下水水位与降水的周期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19 2014年 选取北京西山地区2000-2010年6个第四系承压水长观孔逐月观测水位及气象站降水数据,运用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对降水量和地下水水位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交叉小波变换探讨了二者关系.结果表明:1)北京西山地区降水具有9~16个月的主振荡周期,持续时间较长,不同季节的多周期特征明显;2)承压水水位存在12个月左右的振荡周期,但持续时间较短,且各观测孔水位周期性特征差异较大;3)交叉小波变换结果表明该地区降水量和承压水水位具有显著的共振关系,地下水水位峰值出现时间一般滞后降水峰值约5~7个月. 郭琳 宫辉力 朱锋 郭小萌 周超凡 邱琳关键词:降水 承压水 周期 交叉小波 利用PSInSAR技术监测北京地面沉降 被引量:11 2016年 地面沉降已成为大城市面临的重大灾害之一,对其进行有效监测十分必要。采用基于相位稳定性特征的PSInSAR对覆盖北京的31景TerraSAR-X数据进行干涉处理,获取了该研究区的地面沉降范围、沉降速率,并对重点沉降区域时序形变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显示,2010~2013年,研究区内的平均形变速率范围为-51.49~8.15mm/yr,与精密水准测量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表明PSInSAR监测结果精度可靠,能实现对北京地区的地面沉降情况的有效监测。 刘晓 余洁 刘利敏关键词:地面沉降 PSINSAR 基于矩阵的GM(1,1)模型预测地面沉降——以北京市平原区为例 被引量:6 2013年 传统GM(1,1)模型在地面沉降预测中都是基于监测点的单点预测,无法获取研究区地面沉降的变化趋势。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矩阵的GM(1,1)模型,运用矩阵替代单点进行预测分析,选取北京市平原区作为研究区,用2003~2009年的InSAR监测结果建立模型,并利用实测的水准测量点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精度达到"合格"以上的元素占总数的99%以上;最大沉降量相对误差不超过12%;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InSAR处理结果和模拟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415);利用水准测量数据和预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二者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因此,基于矩阵的GM(1,1)模型可以有效地进行区域地面沉降预测,并能充分与遥感技术进行结合,该方法可以为地面沉降的区域性预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郭小萌 宫辉力 朱锋 郭琳 沈媛媛关键词:GM(1,1) 矩阵 地面沉降预测 Normalized Cut与分水岭变换在高光谱影像混合像元端元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2年 现有的遥感影像端元提取方法主要是从光谱特征角度提出,而结合空间信息的端元提取方法是近些年遥感影像混合像元分解的研究热点,为此使用图论的图像分割Normalized Cut与分水岭变换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空间预处理模型用于高光谱遥感影像混合像元的端元提取。该方法在混合像元端元提取过程中不仅利用遥感影像的光谱信息而且引入了像元的空间位置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端元提取方法与现有的方法相比提高了遥感影像的混合像元分解精度。 许菡 李小娟关键词:遥感影像分割 端元提取 高光谱数据 基于InSAR和小波变换的不均匀沉降段识别——以京津高铁北京段为例 被引量:10 2014年 地面沉降尤其是不均匀地面沉降对高速铁路运营安全具有重要影响,该文利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及小波变换提取京津高铁北京段沿线的不均匀沉降信息,得到以下结论:1)北京平原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昌平、顺义、朝阳及通州,最大地面沉降速度-30.64mm/a,其中朝阳区和通州区的不均匀沉降最为严重;2)京津高铁北京段存在3个主要的不均匀沉降段,其长度分别为18.84km、11.06km、3.6km,不均匀沉降段占该线路总长度的62.97%。研究表明,PS-InSAR方法可以获取区域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趋势,小波变换可以有效去除数据噪声,从而利于铁路沿线不均匀沉降信息的提取。 朱锋 宫辉力 李小娟 周超凡 陈蓓蓓关键词:不均匀沉降 PS-INSAR 小波变换 不同组分比例的高光谱混合象元反射光谱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5 2013年 实验条件下,利用地物多角度二向反射平台及ASD地物波谱仪获取了由清水与荷叶组成的高光谱混合象元反射光谱,通过选择反射光谱形态指标,分析了24组不同组分比例下高光谱混合象元反射光谱形态指标变化规律,并得到以下结论:选择的光谱形态指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按照0.05及以上置信水平和可决系数R2>0.5的条件对光谱形态指标进行剔除,确定了最能体现反射光谱特征的形态指标;不同波段范围内,各光谱形态指标随混合象元成分比例的变化规律有所差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纯象元(清水)过渡到混合象元存在临界值,当混合象元组分比例小于此临界值时,主要体现纯象元反射光谱特征,大于临界值时才表现混合象元的反射光谱特征。 朱锋 宫辉力 孙天琳 侯婕 郭小萌 郭琳关键词:反射光谱 聚类 高光谱空间中混合象元非线性反射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在入射天顶角为50°,探测方位角为45°的实验条件下,利用地物多角度二向反射平台和FieldSpec3Hi-Res便携式地物波谱仪获取了24组荷叶与水体组成的混合象元反射波谱,并根据其波谱特性建立了高光谱空间。通过计算不同荷叶面积比例的混合象元反射光谱与参照光谱的波谱角及相似度,分析了相似度与荷叶面积比例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线性模型、对数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进行拟合,拟合优度分别为63.6%,76.2%和82.9%,根据混合像元光谱矢量与参照反射光谱矢量之间的实际关系,确定最佳拟合模型具有非线性的分段特征。在分析拟合曲线的基础上,提出水生植物与水体组成的混合像元可能具有植被特征临界值的设想,研究结果有利于加深对混合象元的理解,同时也为混合象元的光谱分解提供了新的思路。 朱锋 宫辉力 孙天琳 赵云升关键词:混合像元 一种以CCD拼接结构的航空相机智能调焦方法 2012年 航空相机在执行对地观测任务时,需要精确地调焦控制系统实时调整镜头焦距以获得清晰的图像。本文以航空成像运行模式下的CCD拼接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智能的航空相机小波调焦方法。将图像处理的清晰度评价方法引入航空相机调焦系统,并考虑人类视觉系统(HVS)的特点设置权值,使评价效果更符合人类的主观感受。本文分析了小波基函数的性质,通过比较得出了采用symlet2小波进行三层分解构造的清晰度评价函数,对不同细节丰富程度的图像具有适应性,得到了灵敏度鲁棒性好的评价函数。并选取细节丰富的区域作为评价函数,详细地介绍了结合航空成像设备CCD拼接结构的特点,进行智能调焦的实现原理及方法。理论分析及仿真试验证实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相比传统评价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小波调焦方法的效率能够满足航空相机实时调焦的需求。 李珊珊 宫辉力 刘杨 胡卓玮关键词:小波分析 评价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