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04A02-05)

作品数:21 被引量:86H指数:6
相关作者:郭猛姚谦峰袁泉李鹏飞钱坤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主题

  • 15篇密肋
  • 14篇密肋复合墙
  • 14篇复合墙
  • 8篇抗震
  • 7篇抗震性
  • 7篇抗震性能
  • 5篇载力
  • 5篇墙结构
  • 5篇承载力
  • 4篇墙体
  • 4篇密肋复合墙结...
  • 4篇密肋复合墙体
  • 4篇剪承载力
  • 4篇复合墙体
  • 4篇刚度
  • 3篇砌块
  • 3篇抗剪
  • 3篇抗剪承载力
  • 3篇混凝土
  • 3篇剪力

机构

  • 21篇北京交通大学
  • 6篇中国建筑科学...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吉林建筑工程...
  • 1篇中国城市建设...
  • 1篇滨海金地矿业...

作者

  • 21篇郭猛
  • 14篇姚谦峰
  • 13篇袁泉
  • 7篇李鹏飞
  • 3篇钱坤
  • 2篇黄炜
  • 2篇李挺
  • 1篇贾英杰
  • 1篇张子荣
  • 1篇刘佩
  • 1篇常鹏
  • 1篇陈国新
  • 1篇牟在根
  • 1篇张旭锋

传媒

  • 2篇世界地震工程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应用力学学报
  • 2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低温建筑技术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力学学报
  • 1篇工业建筑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连接构造形式密肋复合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密肋复合墙结构采用预制装配式或现砌现浇方法建造时,其内部密肋复合墙与外部隐形框架之间可以采用三种连接构造形式。为研究不同连接构造形式对密肋复合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对3片不同连接方式的1/2比例墙体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总结了密肋复合墙体试件的破坏过程和破坏特点,分析3片墙体在承载力、滞回曲线、刚度、延性等方面的差异,并对其主要影响原因进行讨论。试验研究表明:当钢筋、混凝土及砌块用量基本相同时,三种不同连接构造形式墙体在破坏形态和延性方面差别不大,但其各自抗震性能并不相同,采用现砌现浇式制作的密肋复合墙抗剪承载力和刚度明显优于预制装配式。
钱坤郭猛袁泉
关键词:密肋复合墙预制装配式抗震性能
框架-密肋复合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9
2011年
框架-密肋复合墙结构是由框架与框架-密肋复合墙体组成的一种新型双重抗侧力结构。利用试验方法对该结构体系主要受力构件——框架-密肋复合墙体的抗震性能开展研究。在已有相关研究工作基础上,对1/2比例RC框架-井字形复合墙体、SRC框架-井字形复合墙体和空框格框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框架-复合墙体的破坏过程和滞回曲线特点,研究墙体的承载力、刚度、延性及耗能能力等,并与已有框架-十字形复合墙体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框架-密肋复合墙体具有较好的协同工作性能与双重受力特点,其受剪承载力、刚度、耗能性能均明显优于普通框架及填充墙框架,内部密肋复合墙板始终有效分担外荷载,墙体在后期大位移循环阶段的延性和承载力较好,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郭猛姚谦峰袁泉李鹏飞
关键词:密肋复合墙拟静力试验抗震性能
砌块弹性模量对密肋复合墙板抗侧刚度的影响分析
2011年
密肋复合墙结构是集承重、围护、节能、抗震于一体的新型建筑结构。它由隐形框架、密肋复合墙板、楼板装配整浇而成,具有多道抗震防线并可分阶段释放地震能量。鉴于结构地震反应的强弱与墙体抗侧刚度的大小密切相关,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密肋复合墙体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填充不同弹性模量砌块墙体在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抗侧刚度进行了分析,并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填充材料的弹性模量对墙体抗侧刚度影响较大,基本呈现线性相关关系。建立的复合墙体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可为密肋复合墙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刘丹姚谦峰郭猛贾英杰
关键词:密肋复合墙结构弹性模量侧向刚度
RC-加气混凝土砌块组合墙的抗震性能被引量:7
2012年
为了解RC-加气混凝土砌块组合墙的抗震性能,进行3片不同构造形式的RC-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的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介绍组合墙试件的破坏过程和破坏特点,重点研究3片试件的承载力、滞回曲线、刚度和延性性能,并与已有普通加气混凝土砌块墙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构造柱和系梁限制砌块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改善砌块的脆性性质,提高砌块的力学性能;通过合理构造措施将钢筋混凝土与加气混凝土砌块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组合承重墙,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在多层房屋结构中的应用提供基础。
刘佩袁泉郭猛李鹏飞
关键词:加气混凝土砌块钢筋混凝土抗震性能
密肋复合墙-剪力墙混合结构水平位移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密肋复合墙-剪力墙混合结构是把密肋复合墙与剪力墙组合起来,形成的一种新型联合抗侧力结构,有效解决了密肋结构在7度及以上地震烈度区建造高度、应用范围受限的问题。对水平荷载作用下复合墙-剪力墙结构的位移计算方法进行研究:依据Timoshenko梁基本理论,将密肋复合墙视为弯剪型悬臂墙,同时考虑其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采用变形连续化方法建立了结构体系的位移微分方程,以常见倒三角形荷载为例推导了密肋复合墙弯曲变形、剪切变形和结构总水平位移的解析表达式。算例分析表明:复合墙-剪力墙结构与框剪结构的刚度特征值、位移公式完全相容,后者可视为前者在复合墙抗弯刚度取无穷大时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结构侧移曲线呈现弯曲变形为主的弯剪型特征,但复合墙的剪切变形在总变形中占有一定比重,不应忽略。研究工作为复合墙-剪力墙结构的内力计算和抗震设计提供了基础。
郭猛袁泉黄炜张旭锋李鹏飞
关键词:密肋复合墙剪力墙
倒三角形荷载下双重弯剪型结构的位移计算方法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研究双重弯剪型结构承受倒三角形荷载的位移计算方法,在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首次推导出倒三角形荷载下双重弯剪型结构中两个子结构的弯曲变形、剪切变形、总水平位移的通用表达式,进一步完善了广义双重结构的位移计算理论。针对框架-密肋复合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变形特点,由双重弯剪型结构的位移计算公式出发,推导出前两种结构承受倒三角形荷载时的特解与位移解析解,证明了:框架-密肋复合墙结构是双重弯剪型结构的一个子结构抗弯刚度趋于无穷大的具体表现形式;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双重弯剪型结构的一个子结构抗弯刚度趋于无穷大且另一个子结构抗剪刚度趋于无穷大的具体表现形式。本文对具有不同变形特征的双重结构位移计算方法的分析有助于从更高层面理解水平荷载下任意双重结构的变形规律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袁泉郭猛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
弯剪型-弯曲型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水平位移的解析解
2011年
对中高层弯剪型-弯曲型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的水平位移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将弯曲型子结构视为仅发生弯曲变形的悬臂墙,将弯剪型子结构视为同时发生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的Timoshenko悬臂墙,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弯剪型-弯曲型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的位移微分方程,结合边界条件,推导了均布荷载等三种荷载下结构的弯曲变形、剪切变形和总水平位移的解析解.探讨了弯剪型-弯曲型双重结构与剪切形-弯曲形双重结构位移计算方法的关系.结果表明,剪切形-弯曲形双重结构可视为弯剪型-弯曲型双重结构在弯剪型子结构抗弯刚度取无穷大时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郭猛牟在根袁泉
关键词:剪力墙微分方程解析解
广义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的统一位移计算理论被引量:3
2010年
在广义概念上将建筑结构视为由同时考虑弯曲变形、剪切变形的两种子结构组成的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提出弹性阶段广义双重结构水平位移的统一的计算方法.子结构单独承受水平外载荷时其内力与变形的关系服从Timoshenko剪切梁基本理论,在子结构协同工作的基础上,采用水平变形连续化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广义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的统一位移微分方程,以结构承受均布载荷作用为例推导出两个子结构的弯曲变形、剪切变形及结构总水平位移的通用解析表达式.对框架-剪力墙结构与广义双重结构的位移微分方程式、微分方程特解、水平位移解析解进行了全面对比分析,证明了框架-剪力墙结构是隶属于广义双重结构体系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算例分析表明,对于一般中高层双重抗侧力结构,采用解析法计算所得的位移结果能够满足一般工程设计的精度要求.
郭猛姚谦峰
关键词:密肋复合墙剪切变形
框架-密肋复合墙结构剪力分担率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密肋复合墙体具有独特的结构构造形式,其刚度可按不同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调整,并可满足复杂建筑形式的要求。该文以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依据,对框架-密肋复合墙结构协同工作机制及剪力分担率计算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基于Timoshenko梁基本理论,将框架-密肋复合墙结构视为由剪切型悬臂框架、弯剪型悬臂梁组成的双重抗侧力体系,采用连续化方法建立框架-密肋复合墙结构的位移微分方程,推导出了计入复合墙剪切变形的水平位移解析表达式和内力计算公式。根据前期试验获得的墙体模型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数据,拟合得出密肋复合墙体指数式刚度退化模型,量化了墙体在各变形阶段的刚度退化系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变形阶段框架-密肋复合墙结构剪力分担率的实用计算方法,并通过算例验证了复合墙刚度退化对结构内力分配的影响程度。
郭猛姚谦峰袁泉
关键词:剪切变形刚度退化
密肋复合墙体刚度退化全过程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密肋复合墙是密肋壁板结构体系的主要抗侧力构件,复合墙在荷载作用下的刚度退化规律是研究密肋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基础性问题之一.由1/2比例密肋复合墙体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得出了复合墙各个特征点刚度和从加荷到破坏全过程的三阶段刚度退化规律,分析了轴压比等因素对复合墙刚度退化的影响,即轴压比越大,剪跨比、外框架截面及配筋、肋柱(梁)数量及配筋越小,刚度退化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同时给出了复合墙刚度退化曲线指数表达式和各变形阶段的退化系数表.讨论了改善施工工艺、采用纤维填充材料等延缓复合墙刚度退化速度的方法,为密肋壁板结构体系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郭猛姚谦峰
关键词:密肋复合墙体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刚度退化影响因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