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4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070339)
作品数:
2
被引量:19
H指数:2
相关作者:
张伟
商丽红
张琪琛
邓孝智
温燕
更多>>
相关机构:
成都市儿童医院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篇
毒性
1篇
婴儿
1篇
婴幼
1篇
婴幼儿
1篇
婴幼儿病毒性...
1篇
神经胶质
1篇
神经胶质瘤
1篇
流行病
1篇
流行病学
1篇
流行病学研究
1篇
轮状病毒属
1篇
活体
1篇
活体研究
1篇
胶质
1篇
胶质瘤
1篇
分子流
1篇
分子流行病学
1篇
分子流行病学...
1篇
腹泻
1篇
病毒
机构
1篇
深圳市第二人...
1篇
成都市儿童医...
作者
1篇
梁世杰
1篇
刘丽荣
1篇
张猛
1篇
林恒州
1篇
谢晓丽
1篇
温燕
1篇
纪涛
1篇
邓孝智
1篇
张琪琛
1篇
张秋生
1篇
商丽红
1篇
张伟
1篇
李维平
传媒
2篇
中华实验和临...
年份
2篇
2012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成都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通过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成都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点,掌握本地区病原分布特征,为疫苗研制和疫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成都地区2006—2008年度376例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RV)、杯状病毒(HuCV)、星状病毒(AstV)及肠道腺病毒(Adv)检测。结果RV的检出率为37.76%(142/376),其中42例进行G分型,45例进行P分型,G分型以G3型为主21例(50%),其次为G2和G1型,P分型以P[8]型为主21例,其次是P[4]型19例。RV感染主要为6~23月的婴幼儿,发病高峰在10—12月份(75.8%)。RT—PCR法检出HuCV、AstV及Adv的检出率分别为15.85%、1.64%及2.04%。结论RV是成都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其流行的主要血清型为G3型、P[8]、P[4]型。除RV外,HuCV也是重要的病原。
谢晓丽
张伟
廖雪春
邓孝智
刘丽荣
张琪琛
商丽红
温燕
任敏
关键词:
轮状病毒属
黏液瘤病毒对大鼠体内胶质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黏液瘤病毒对大鼠动物模型体内胶质瘤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法向SD大鼠颅内注射c6细胞建立大鼠额叶胶质瘤模型,明确成瘤后,随机分组,以立体定向方法往瘤腔内注射黏液瘤病毒(MV),5-FU,MV+5-FU及灭活黏液瘤病毒(DV),观察不同组别间大鼠体重、肿瘤大小、GFAP表达、Akt表达情况。结果SD大鼠注射C6细胞后,额叶可见胶质瘤生长。成瘤后瘤腔内注射MV、5-FU及MV+5-FU,肿瘤的生长较注射DV减慢,并有缩小趋势,GFAP表达较少。MV组及MV+5-FU组P13k、Akt及roTOR表达较DV组及5-Fu组下降。结论立体定向法注射C6细胞可以建立稳定的胶质瘤模型。MV可以通过调节P13K-Akt-mTOR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加化疗药物对动物模型体内肿瘤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张秋生
张猛
梁世杰
林恒州
纪涛
李维平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活体研究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