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779001)

作品数:13 被引量:153H指数:7
相关作者:陈国明许亮斌徐长航李守巨刘迎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家电力公司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石油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水利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海洋平台
  • 3篇神经网
  • 3篇神经网络
  • 3篇参数识别
  • 2篇网络
  • 2篇无损检测
  • 2篇混凝土大坝
  • 2篇海上油气
  • 2篇海上油气田
  • 2篇海洋结构
  • 2篇大坝
  • 1篇动力响应
  • 1篇断裂韧性
  • 1篇应用软件
  • 1篇应用软件系统
  • 1篇云峰大坝
  • 1篇韧性
  • 1篇软件系统
  • 1篇神经网络方法
  • 1篇声成像

机构

  • 11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国家电力公司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江苏油田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船级社
  • 1篇云峰发电厂

作者

  • 11篇陈国明
  • 3篇许亮斌
  • 2篇徐长航
  • 2篇刘迎曦
  • 2篇黄东升
  • 2篇李守巨
  • 1篇亓和平
  • 1篇谢静
  • 1篇杨晓刚
  • 1篇王登刚
  • 1篇吴枝国
  • 1篇黄蔚
  • 1篇许发彦
  • 1篇韩大伟
  • 1篇郑贤斌
  • 1篇张正平
  • 1篇罗丽芬

传媒

  • 4篇石油大学学报...
  • 2篇石油机械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石油矿场机械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 1篇中国海洋平台
  • 1篇无损检测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风暴状态下自升式平台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被引量:23
2003年
以风暴状态下的自升式平台为研究对象 ,建立了用于分析平台结构的非线性动力模型。该模型采用改进的NewWave模型描述随机波浪 ,借助非线性弹簧模拟平台结构的桩—土之间的相互作用 ,综合考虑了影响平台结构动力响应的动力敏感性、非线性以及波浪载荷的随机性因素 ;同时以波面极值出现前后的若干载荷循环作用下的结构响应结果作为对平台结构响应的估计 ,大大节省了计算时间。建立了简化的三维有限元结构模型。通过具体实例分析 ,给出了使用该模型进行风暴状态下自升式平台动力响应的计算步骤 ,并对分别采用非线性弹簧模型和传统的铰接模型时的平台结构动力响应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 ,风暴状态下自升式平台甲板位移响应极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使用该模型进行自升式平台动力响应分析时 ,能够兼顾模型复杂程度和计算效率 ,这为今后进行自升式平台结构动力可靠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徐长航陈国明谢静吴枝国
关键词:自升式平台石油平台非线性动力响应波浪载荷桩土相互作用
近海水下结构无损检测新技术被引量:19
2003年
结合海洋平台安全检测的实际需要 ,简要介绍国内外水下无损检测技术的研发现状 ,重点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水下无损检测新技术 ,主要包括交流电场测量法 (ACFM )、电场特征检测法 (FSM)、进水构件测试法 (FMD)以及水下成像技术等 ,对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估。最后 ,针对目前我国水下无损检测存在的一些问题 ,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许亮斌陈国明
关键词:无损检测水下结构声成像海洋平台
海洋结构裂纹检测与维修优化被引量:18
2000年
首先讨论了海洋结构含裂纹构件的失效准则及修复构件疲劳性能的评价模型。应用概率断裂力学方法提出了一个描述海洋结构检测与维修过程的可靠性模型 ,该模型同时考虑了疲劳和断裂两种失效形式 ,并可以评价检测、维修过程对平台可靠性的影响。基于该模型 ,开发了一个描述裂纹萌生与扩展过程的可靠性数值仿真器 ,用于对服役平台的检测和维修进行优化。用该数值仿真器对一个实例进行计算的结果表明 ,对裂纹进行检测优化时 ,不计断裂失效是不合理的。
陈国明
关键词:海洋结构可靠性
基于神经网络的混凝土大坝弹性参数识别方法被引量:20
2000年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根据云峰大坝坝顶水平位移观测资料识别大坝混凝土和岩石基础的弹性模量 .采用修正的BP学习算法 ,并通过对迭代步长的优化计算及对观测数据的归一化处理 ,提高了参数识别的速度和精度 .云峰大坝的工程实际应用表明 ,用神经网络方法识别材料参数具有识别精度高和收敛速度快等特性 ,拟合误差小于 0 .15mm .
李守巨刘迎曦张正平黄蔚沈广和
关键词:混凝土坝参数识别人工神经网络
海洋平台疲劳分析与计算应用软件系统被引量:4
2001年
OSFAC for Windows是运行在Windows系统下的海洋平台结构疲劳分析与计算软件系统,可以用于导管架平台构件的常规疲劳分析、疲劳裂纹扩展分析、疲劳可靠性分析、疲劳强度校核、含缺陷平台构件断裂评估及其断裂安全可靠性评估等。介绍该软件系统的各模块组成、计算流程、主要功能、安装与运行,并与SACS和FACTS等国外相关软件作了比较。
陈国明许发彦杨晓刚伊才颖
关键词:海洋平台结构应用软件系统
海洋平台用A633钢焊接接头的概率断裂韧性被引量:2
1999年
测定了海洋平台导管架用A633钢焊接接头在26℃、0℃、-20℃、-40℃和-50℃等5种温度下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临界值δC的统计特征参数。应用统计方法证实不同温度下CTOD临界值可应用Weibull分布或正态分布等来描述,并估计了相应的分布参数,由此可建立A633钢焊接接头P-T-δC曲线。这种曲线既反映CTOD临界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又能描述CTOD值本身所具有的概率分散性。通过试验研究获得的基础数据可应用于海洋平台断裂安全性评估和缺陷容限分析。
陈国明许发彦
关键词:焊接接头海上油气田
基于模糊贝叶斯理论更新概率可靠性模型被引量:14
2003年
贝叶斯理论是基于无损检测结果对海洋工程结构可靠性进行更新研究的有力工具。针对传统贝叶斯理论无法有效地处理海洋结构无损检测中存在的大量模糊不确定性问题 ,根据模糊集合论的基本原理 ,在海洋结构可靠性概率模型更新研究中引入了模糊贝叶斯理论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对模型不确定性和检测结果中的模糊不确定性进行了定量评估。对基于检测结果的更新可靠性模型的参数分布和模型权值进行了探讨 ,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确定了模型权值的先验概率。算例结果表明 ,此方法是可行的 ,检测结果的模糊性对可靠性概率模型更新具有重要影响 ,考虑模糊不确定性可以得到更为合理的结果。对于参数的概率密度函数而言 ,考虑多个模型和只考虑一个模型可得到相同的结果 ,但参数的不确定性对模型权值的更新有一定的影响。在工程实际应用中 ,对于有关海洋工程结构经检测和维修后的可靠性更新问题 。
许亮斌陈国明
关键词:模糊集合论贝叶斯理论模糊综合评判海洋工程海洋结构参数不确定性
基于等风险原则确定在役平台安全分析的评估载荷被引量:7
2002年
确定结构重分析的评估载荷是对在役海洋平台进行安全评估的前提。给出基于等概率原则、等风险的原则,采用重现期方法和极值分布法两种途径来确定结构在剩余服役期中的评估载荷的思路及其相应的计算公式。
陈国明
关键词:海洋平台安全评估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无损检测参数识别被引量:4
2001年
通过考虑无损检测的模糊不确定性 ,建立起无损检测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 ,来确定缺陷真实尺寸与检测尺寸之间的映射关系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对平台构件缺陷进行有效定量分析这一难题 ,为海洋平台检测维修和再评估提供了依据。算例表明 ,与传统的 BP网络相比 ,模糊神经网络系统收敛快、精度高。
许亮斌陈国明徐长航
关键词:无损检测参数识别海洋平台海上油气田
冰区海洋平台静态冰载荷概率特性分析被引量:8
2002年
基于Monte Carlo法 ,对冰区海洋平台静态冰载荷的概率特性进行了分析。在平台设计评估载荷的计算中引入广义冰载荷“当量冰力”的概念 ,并用此概念对冰厚和冰强度的联合作用进行了评估。以渤海辽东湾 4个典型台站为例 ,分析了静态冰载荷主要影响因素的概率特性 ,给出了这几个台站附近海域当量冰力的概率分布参数 ,并定量分析了冰厚和气温对当量冰力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 ,应用Weibull分布描述概率当量冰力是可行的。此外 ,采用多年一遇的极值条件下冰参数组合求得的当量冰力值比Monte Carlo模拟结果保守得多 ,在工程应用中 ,可采用当量冰力作为平台设计载荷的基础。
罗丽芬陈国明黄东升
关键词:MONTE-CARLO方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