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作品数:244 被引量:1,199H指数:14
相关作者:魏加华安雪晖金峰林皋卿龙邦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青海大学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8篇水利工程
  • 87篇建筑科学
  • 33篇天文地球
  • 15篇理学
  • 1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电气工程
  • 8篇经济管理
  • 8篇机械工程
  • 7篇农业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3篇混凝土
  • 14篇数值模拟
  • 14篇值模拟
  • 13篇堆石
  • 10篇地震
  • 9篇堆石混凝土
  • 9篇应力
  • 9篇石坝
  • 7篇有限元
  • 7篇水泥
  • 7篇裂缝
  • 7篇南水北调
  • 7篇钢纤维
  • 6篇渗流
  • 6篇重力坝
  • 6篇防渗
  • 5篇电站
  • 5篇水电
  • 5篇细观
  • 5篇防渗墙

机构

  • 117篇清华大学
  • 20篇青海大学
  • 15篇郑州大学
  • 10篇长江科学院
  • 10篇中国水利水电...
  • 9篇大连理工大学
  • 9篇浙江工业大学
  • 8篇河北工业大学
  • 8篇华北电力大学
  • 7篇合肥工业大学
  • 7篇西南科技大学
  • 6篇甘肃农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华北电力设计...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新疆农业大学
  • 5篇浙江大学
  • 5篇烟台大学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福州大学

作者

  • 11篇安雪晖
  • 11篇魏加华
  • 9篇林皋
  • 9篇金峰
  • 8篇卿龙邦
  • 7篇韩培锋
  • 7篇田述军
  • 7篇樊晓一
  • 6篇贺广零
  • 6篇刘晓丽
  • 6篇王博
  • 6篇李平先
  • 5篇龚壁卫
  • 5篇侍克斌
  • 5篇逯静洲
  • 5篇王忠静
  • 5篇谭磊
  • 5篇李建波
  • 5篇严新军
  • 5篇王恩志

传媒

  • 20篇水力发电学报
  • 15篇清华大学学报...
  • 8篇长江科学院院...
  • 8篇应用基础与工...
  • 7篇水利学报
  • 7篇水电能源科学
  • 7篇混凝土
  • 7篇浙江工业大学...
  • 6篇电力建设
  • 5篇岩石力学与工...
  • 4篇建筑结构学报
  • 4篇公路
  • 4篇工程力学
  • 4篇水利规划与设...
  • 3篇中国农村水利...
  • 3篇世界地震工程
  • 3篇水力发电
  • 3篇干旱区地理
  • 3篇岩土力学
  • 3篇华北水利水电...

年份

  • 10篇2023
  • 35篇2022
  • 20篇2021
  • 11篇2020
  • 18篇2019
  • 24篇2018
  • 18篇2017
  • 13篇2016
  • 13篇2015
  • 12篇2014
  • 12篇2013
  • 23篇2012
  • 10篇2011
  • 15篇2010
  • 5篇2009
  • 10篇2008
2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_(1/2)范数正则化模型修正方法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结构损伤时损伤参数所具有的稀疏性,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提出一种结合L1/2范数正则化过程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与以Tikhonov正则化为代表的二次型正则化过程相比,L1/2范数正则化可以有效改善识别结果过度光滑的缺陷;与以L1范数正则化为代表的一次型正则化过程相比较,L1/2范数正则化识别结果更准确。二维框架模型为例的损伤识别数值模拟表明,L1/2范数正则化方法与模型修正方法相结合可以有效抑制实测模态参数中噪声的影响,对于结构局部损伤有更好的识别效果。
田福志洪祖江张纯宋固全
关键词:TIKHONOV正则化损伤识别
基于物理概念的数值模拟在地学中的应用
2008年
运用基于物理概念的数值模型Integrated Hydrology Model(InHM)模拟了两种情况下的坡面泥沙运动:(1)只考虑雨滴溅击,(2)考虑雨滴溅击和水流侵蚀,并介绍了基于物理概念的数值模拟方法在地学中的应用前景.模拟结果表明,该数值模拟方法能有效模拟地表水文响应与泥沙运动的互动,并对坡面水文响应、泥沙运动的详细时空变化具有很强的捕捉能力.尽管受可用数据限制,基于物理概念的数值模拟还不够完善,但是已经能为泥沙运动、地表侵蚀等相关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
冉启华楼章华苏丹阳许月萍
关键词:水文响应泥沙运动
多次各向异性散射模式对S波能量密度包络曲线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在多次各向异性散射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重新推导了方向性散射系数的球函数展开式.引入特征时间的概念,来定义震源处初始地震波脉冲宽度,并在地震波能量密度积分方程中引入任意给定频率的初始脉冲能量谱密度的解析表达.通过离散波数方法求解了修正的地震波能量密度积分方程.基于积分方程的数值解,研究了不同散射模式对S波能量密度包络曲线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震源距的增加,在S波到时之后,多次各向异性散射模式与多次各向同性散射模式合成的能量密度包络差异逐渐增大.其中通过多次前散射模式,我们可以得到不同震源距的尾波能量密度包络的同一衰减趋势,以及S波能量密度包络随着震源距的增加而出现的展宽现象.最后,利用美国内华达州Wells地震余震的台站记录验证了多次前散射模式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景月岭Yuehua Zeng林皋Genda Chen李建波
关键词:尾波
气候因素对白洋淀上游主要河流径流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采用Mann-Kendall(M-K)检验法、小波分析及R/S分析法,对白洋淀上游主要河流1986—2015年3个典型水文站点径流及降雨、气温的年际变化趋势、突变点、周期变化和持续性等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并探讨径流对降雨、气温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流域上游3个水文站点年径流均呈下降趋势,周期变化呈大-小-大趋势,且未来一段时间年径流仍将处于减少趋势。紫荆关站不存在突变点,倒马关站突变点发生在1994和2009年,阜平站突变点发生在2006年。流域上游年降雨量也呈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不明显,其变化率为1.68/(mm·年^(-1));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变化率为0.05℃/年。通过突变检验分析可知年降雨量没有明显的突变点,气温突变点发生在1993年。年降雨量和年均气温第一主周期分别为13年和14年。未来一段时间降雨、气温Hurst指数分别为0.69和0.75,流域会延续降雨量减小、气温升高的趋势,且持续性较强。通过演变规律分析得出气温变化影响径流量的大小,而降雨周期变化对径流周期影响更显著。
徐俏程伍群孙童薄秋宇
关键词:径流降水气温R/S分析法
层状岩石细观构造表征及劈拉受载各向异性行为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层状岩石结构内部矿物之间的定向排列与胶结作用形成不同构造方向的细观结构,使岩石变形破裂及其力学性能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该文以板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空间相关函数,建立可表征不同片理方向的岩石细观颗粒离散元模型。基于细观力学参数反演,针对不同片理角度(θ)的巴西劈裂试验开展数值仿真分析,对板岩的各向异性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岩石受内部片理构造的影响,在劈拉荷载作用下,呈现三种破坏模式,当θ≤30°时主要发生矿物颗粒之间的拉伸破坏,当θ=45°~75°时为剪切与拉伸共同作用产生的破坏,当θ>75°时为沿着片理面的拉伸破坏;岩样破坏所耗能量及劈拉强度随片理角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该文提出的方法能较好地模拟层状岩石的各向异性力学特征及变形破裂规律,与试验结果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
唐欣薇黄文敏周元德张楚汉
关键词:层状岩石各向异性
高致密增韧水工混凝土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为使所制备的材料具有良好的体积稳定性和抗渗透能力,对基胶凝材料进行微观性能分析,选择性能适宜的化学外加剂进行浆体的流变性能设计。考察了外加剂的分散作用、引气作用、调凝作用和养护制度对浆体填充能力和凝结速率的影响,并采用颗粒堆积算法,调节和优化了浆体的颗粒堆积与流动能力之间的关系。通过掺入微细钢纤维,提高了混凝土的韧性,抑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同时,开展系列室内试验对制备的高致密增韧水工混凝土材料进行力学性能、耐久性及体积稳定性研究。试验结果显示:高致密增韧水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分别可达109.66和17.60 MPa。其通电6 h的电通量不超过130 C,28 d碳化深度不超过2 mm,冻融质量损失率不超过0.2%,强度损失率不超过2%,42 d干缩变形量不超过0.17‰。高致密增韧水工混凝土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优异的耐久性及体积稳定性。
唐欣薇何奇滨周元德张楚汉
关键词:水工混凝土增韧
水泵水轮机旋转失速现象综述被引量:8
2015年
旋转失速是水泵水轮机等旋转流体机械内部流动中普遍存在的不稳定现象。本文综述了水泵水轮机在水轮机工况运行过程中的旋转失速现象的主要特征及其传播特性。一方面,本文详细介绍了水泵水轮机旋转失速的基本概念、产生条件、形成机理以及失速团的传播和发展。另一方面,本文综述了识别旋转失速的常用方法,包括压力脉动时域和频域信号分析、气泡与线簇可视化实验等。为了进一步探究旋转失速对机组稳定性的影响,文章最后提出了两个在旋转失速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刘涛张宇宁杜小泽
关键词:水泵水轮机旋转失速压力脉动
土石坝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温控参数折减有限元法被引量:8
2011年
将土石坝渗流的有限元计算和坝坡稳定分析的强度折减有限元法相结合,对土石坝坝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考虑渗流作用时,首先采用有限元法计算坝体渗流场,通过迭代计算出稳定渗流的逸出点和浸润线位置,并根据水力梯度计算坝体所受的渗透力;然后将渗流分析所确定的渗流力与土体自重、浮力、地震力等荷载共同施加在坝体上,采用温控参数折减有限元法计算土石坝坝坡的临界失稳状态及其所对应的安全系数。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进行土石坝坝坡稳定分析是合理的,且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
欧阳君徐千军侍克斌严新军宫经伟
关键词:土石坝边坡稳定性分析渗流
堆石料崩解分形特征及其对堆石坝渗流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堆石料尤其是软岩堆石料遇水易崩解,引起堆石坝渗流场改变,对大坝安全运行造成影响。选取岷江上游某水电站堆石料泥灰岩和粉砂岩进行耐崩解性试验和渗透试验,分析崩解过程中堆石料的分形特征及其对堆石料渗流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堆石料崩解过程中颗粒粒径分维值随时间呈对数增长关系,堆石料的渗透系数随着分维值的增大而快速降低,利用SPSS软件对堆石料崩解过程中的渗透系数k与分维值D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两者存在线性负相关k=a-bD,说明堆石料的分维值越大,则其渗透性越差。研究结果可以为软岩堆石料在大坝运行期间的渗流特性提供参考,为软岩堆石料应用于堆石坝提供依据。
韩培锋樊晓一樊晓一田述军
关键词:堆石料分形渗流特性
西宁~果洛沿线冻土性质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减少冻土区工程地质灾害,提高建筑物耐久性,进行冻土性质的研究。文中对西宁~果洛沿线冻土进行了强度-温度试验与温度-沉降变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0℃以下时,环境温度越高,冻土强度越低;低温冻土到高温冻土,冻土的破坏形式由脆性破坏过渡到塑性破坏;随温度升高,冻土沉降变形速率不同,-1℃以下沉降变形基本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1℃~1℃沉降变形随温度升高骤然增大,1℃以上沉降变形随温度升高成线性增长;初始环境负温越低,最终沉降变形量越大。
刘亚蒋宁山张吾俞李辉李明丽
关键词:冻土温度沉降变形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