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70290022)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陈鹏杨永波纪婧刘子华李艳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篇性能评价
  • 1篇抑爆
  • 1篇三相泡沫
  • 1篇水基
  • 1篇图像
  • 1篇起泡
  • 1篇起泡性
  • 1篇起泡性能
  • 1篇细水雾
  • 1篇矿尘
  • 1篇活性剂
  • 1篇火灾
  • 1篇防尘
  • 1篇安全工程
  • 1篇表面活性
  • 1篇表面活性剂

机构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4篇陈鹏
  • 3篇杨永波
  • 2篇纪婧
  • 2篇刘子华
  • 1篇王晓影
  • 1篇张海燕
  • 1篇李艳超
  • 1篇陈鹏副
  • 1篇李峥
  • 1篇李晓霞

传媒

  • 2篇中国安全科学...
  • 1篇中国煤炭
  • 1篇矿业安全与环...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固态颗粒对水基泡沫溶液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研究固相对泡沫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粉煤灰为研究对象,在其浆液中加入一定剂量的起泡剂和稳泡剂,高速搅拌发泡形成三相泡沫。实验对比分析了不同粉煤灰浓度和粒径对泡沫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浆液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较好时的粉煤灰浓度和粒径范围。
陈鹏刘子华李峥杨永波
关键词:三相泡沫
可燃固体表面火蔓延行为研究进展与展望
2012年
固体可燃物表面火蔓延是森林火灾、建筑火灾以及工业火灾中普遍存在的燃烧现象,是火灾研究的基础问题。对固体可燃物表面火蔓延行为进行分类,评述国内外的固体可燃物表面火蔓延行为研究现状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固体可燃物表面火蔓延试验研究的技术手段,对比分析不同因素对建立固体可燃物表面火蔓延行为理论模型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环境流场、化学反应动力学、热解气体组分和炭化过程等。概要介绍固体可燃物表面火蔓延计算模拟的优势。最后指出固体可燃物火蔓延行为研究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未来若干重点研究方向。
陈鹏副王晓影杨永波李晓霞
关键词:火灾
表面活性剂对防尘细水雾雾场特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研究表面活性剂对防尘细水雾雾场特性的影响,对2种喷头在3种工况压力下的含表面活性剂细水雾雾场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选用3种典型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测量了不同浓度溶液的表面张力,得到实验条件下的临界胶束浓度。采用量杯法研究表面活性剂对细水雾雾化锥角和雾流密度的影响规律,分析喷头种类、表面活性剂类型和工作压力对细水雾雾场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细水雾平均粒径为200μm时,表面活性剂能降低锥心处雾流密度,雾流密度峰值远离锥心位置,使细水雾雾场分布均匀,增大细水雾的雾化锥角,提高细水雾防尘效率;细水雾平均粒径为400μm时,表面活性剂对细水雾雾流密度的影响已不显著。
陈鹏郭实龙
关键词:矿尘表面活性剂细水雾
水基溶液起泡性能评价方法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泡沫液的发泡比和半衰期是表征起泡剂特性的基本物理量。选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典型的表面活性剂,测量了不同质量分数溶液的表面张力,得到试验条件下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25%,采用改进的RossMile法、搅拌法和测压力法,在相同的环境下对同一溶液进行发泡试验,其中测压力法可以得到表征重力排液和扩散排液过程等泡沫破灭过程的定量数据。结果表明,发泡比因起泡方法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在相同质量分数下,测压力法的起泡量最大而搅拌法的起泡量最小,3种方法所产生的发泡体积随质量分数的变化趋势一致,当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0.25%(CMC)时,搅拌法、Ross-Mile法和测压力法的发泡体积比为1∶1.25∶1.36。3种方法所产生泡沫的半衰期随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大,达到最大值后缓慢减小,有相似的变化趋势,测压力法、Ross-Mile法和搅拌法的半衰期之比约为1∶3∶6,分析了3种方法所产生泡沫的发泡比和半衰期差异的原因。
陈鹏张海燕纪婧刘子华
关键词:安全工程起泡性性能评价
金属丝网对甲烷/空气预混火焰传播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为揭示金属丝网对甲烷/空气预混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对不同层数和目数金属丝网条件下的火焰传播过程进行试验研究。采用高频动态压力传感器,采集管道内压力变化特性数据,并利用自发光拍摄技术获得不同丝网层数下火焰穿过丝网时的自发光图像。结果表明:金属丝网对管道内网前压力波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使其超压峰值增大,另一方面表现出吸波效应。对网后的压力波一方面将层流燃烧激励成湍流燃烧,使峰值超压增大;另一方面,当丝网达到一定层数时,火焰穿过丝网发生淬熄。
陈鹏杨永波郭实龙李艳超纪婧
关键词:抑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