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2011)

作品数:51 被引量:601H指数:17
相关作者:邱海波杨毅刘大为王小亭张青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重症
  • 9篇通气
  • 8篇休克
  • 8篇重症患者
  • 8篇综合征
  • 8篇呼吸窘迫
  • 7篇预后
  • 7篇窘迫综合征
  • 7篇呼吸窘迫综合...
  • 7篇急性呼吸
  • 7篇感染性
  • 7篇超声
  • 6篇急性呼吸窘迫
  • 6篇感染性休克
  • 5篇急性肺损伤
  • 5篇肺损伤
  • 4篇衰竭
  • 4篇脓毒
  • 4篇重症医学
  • 4篇急性呼吸窘迫...

机构

  • 25篇东南大学
  • 12篇北京协和医学...
  • 5篇吉林大学第一...
  • 5篇清华大学第一...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卫生部医院管...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浙江医院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吉林市中心医...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平谷区...
  • 1篇皖南医学院第...

作者

  • 20篇邱海波
  • 18篇杨毅
  • 15篇刘大为
  • 10篇王小亭
  • 8篇张青
  • 7篇何怀武
  • 7篇张宏民
  • 7篇谢剑锋
  • 7篇隆云
  • 6篇丁欣
  • 6篇赵华
  • 6篇周翔
  • 5篇刘玲
  • 5篇郭凤梅
  • 5篇陈焕
  • 5篇柴文昭
  • 4篇段奥凇
  • 4篇张东
  • 4篇刘晔
  • 4篇黄英姿

传媒

  • 19篇中华内科杂志
  • 5篇中华急诊医学...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华危重病急...
  • 3篇中华结核和呼...
  • 3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中国医刊
  • 2篇实用医院临床...
  • 2篇中华重症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6
  • 14篇2015
  • 14篇2014
  • 13篇2013
  • 8篇2012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跨肺压滴定呼气末正压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常见的呼吸衰竭,病死率高达30%。40%[1]。机械通气是ARDS重要的支持治疗手段之一。呼气末正压(PEEP)可以复张塌陷肺泡,增加肺容积,改善氧合,更是机械通气策略的重中之重。
李洋邱海波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气末正压正压治疗肺泡机械通气策略
重症超声是整合重症医学的有力武器被引量:31
2013年
由于超声具有动态、实时、可重复操作的特点,可用于重症患者瞬息万变的危重病情评估,并可进行动态监测,获得许多其他监测手段不能得到的重要监测和评估数据,为重症患者的管理与治疗调整提供及时、准确的指导,因而被称为重症超声。重症超声以独特的整合可视的结构评估与功能监测评估为一体,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无创与动态评估相呼应,已渗透到重症的各个角落。重症超声虽已无处不在,但不是对其他监测评估手段的全方位替代,而是紧密的整合与发展,如重症超声与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的结合使血流动力学从监测到治疗更加精准,重症超声不可能替代PiCCO,PiCCO也离不开重症超声提供的信息,只有整合才是合理使用与发展的关键。
王小亭刘大为
关键词:重症医学超声病情评估PICCO连续心排血量重症患者
高频振荡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影响的荟萃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 评估高频振荡通气(HFOV)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联机检索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和CNKI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1970年1月至2013年5月HFOV治疗成人ARDS的英文和中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采用RevMan 5.0软件对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纳入6篇RCT文献,入选1 634例ARDS患者,HFOV治疗组827例,常规机械通气治疗(CMV)对照组807例.将HFOV对成人ARDS患者住院或30 d病死率进行荟萃分析:与CMV相比,HFOV不能降低成人ARDS患者住院或30 d病死率,OR值=0.95 [95%可信区间(CI)0.62~1.46,P=0.83].结论 与CMV相比,HFOV不能改善成人ARDS患者的预后.
高志伟刘玲刘松桥谢剑锋潘红邱海波杨毅
关键词:高频通气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对感染性休克组织灌注和氧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5
2013年
目的探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组织灌注、微循环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观察性研究,选取2009年9月至2011年5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ICU收治的早期感染性休克(〈24h)患者,并且EGDT未达标(四项指标中至少一项未达标),排除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合并其他类型休克、重度心衰、急性心梗、未成年人、妊娠、疾病终末期、心搏呼吸骤停、大面积烧伤、口腔毁损或出血、张口极度困难、感染性休克发病时间大于24h等患者,按照EGDT流程对患者进行治疗,监测血流动力学、经皮氧分压(PtcO2)和二氧化碳分压(PtcCO2),用旁流暗视野成像仪(SDF)监测舌下微循环,观察同一患者EGDT达标前后血流动力学、组织氧和舌下微循环变化。符合正态性分布者自身比较用配对t检验,不符合者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变量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20例患者进入本研究,1例患者EGDT未达标,未纳入分析,最终共有19例患者EGDT达标并监测了组织氧,其中4例患者同时监测了患者舌下微循环。(1)与治疗前相比,EGDT达标后PtcO:[(8.0±30.9)mmHgVS.(62.7±24.0)mmHg,P〈0.05,1mmHg=0.133kPa],组织氧合指数(Ptc02/Fi02)[(141.6±78.2)mmHgVS.(110.7±60.d)mmHg,P〈0.05]显著增加,PtcC02和经皮一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O:gap)(P〈0.05)显著降低。(2)EGDT达标后灌注血管比例(PPV)(P=0.051)、微循环血流量指数(MFI)(P=0.074)均较治疗前有增加趋势。(3)PtcO2、组织氧合指数、PtcCO2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乳酸、氧输送、氧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DT能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局部组织灌注和微循环,感染性休克EGDT达标前后全身组织灌注的指标可能不能反映局部组织灌注。
卢院华刘玲邱晓华于晴杨毅邱海波
关键词:经皮氧分压感染性休克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组织灌注氧代谢
急性肺损伤小鼠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数量及功能状态的变化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小鼠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数量及功能状态的变化。方法雄性SPF级C57BL/6小鼠36只,6~8周龄,体重18~22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2组(n=18):对照组(c组)和ALI组。Au组气管内注射脂多糖2mg/kg,以制备ALI模型,C组注入等容量的PBS。于注入LPS或PBS后6、12和24h(T1-T3)时随机取6只小鼠,麻醉后开胸取右心室血样,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DC数量及DC表达CD80、MHCII的水平;随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计算湿重/体重(WW/BW)比,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行肺损伤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肺组织IL-6含量。结果ALI组可见肺泡间隔增宽、充血、出血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与C组比较,ALI组各时点肺组织WW/BW比、IL-6含量、肺损伤评分升高,T1时外周血DC数量减少,L时增多,T2、T3时DC表达MHCⅡ水平上调(P〈0.05)。与T1时比较,Au组T2时肺组织IL-6含量升高,T2、T3时外周血DC数量增多,DC表达MHCⅡ水平上调(P〈0.05);与T2时比较,ALI组L时外周血DC数量增多(P〈0.05);2组各时点外周血DC表达CD8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I小鼠外周血DC数量早期减少,随后逐渐增多,功能呈渐成熟状态。
刘军张朋书董亮黄东亚刘玲郭凤梅杨毅邱海波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树突细胞
经外周动脉心排血量监测在重症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探讨依据外周动脉心排血量监测(APCO)容量反应指标对重症患者实施液体管理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收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重症患者.当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15分,心率>100次/min,无法准确判断前负荷况和心功能状态时,应用APCO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应用每搏量变异度(SVV)和被动抬腿试验(PLR)对患者进行液体管理.记录实施液体管理策略前后患者的心率、SVV、血乳酸、中心静脉压(CVP),以及治疗效果.当心率下降和(或)每搏量(SV)增加≥10%,同时伴有血乳酸和SVV下降判定为有效,不符合上述标准者则判定为无效.结果 共纳入68例患者.①液体管理策略实施前:CVP> 12 cmH2O(1 cmH2O=0.098 kPa)40例,5~ 12 cmH2O 16例,<5 cmH2O 12例;SVV> 13% 35例,<13%9例,PLR阳性18例,PLR阴性6例,提示前负荷不足者(SVV>13%和PLR阳性)占77.9%(53/68).②实施液体管理策略4h后有效49例,无效19例,有效率为72.06%(49/68);液体管理策略实施12h后,有效56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82.35%(56/68).③有效组液体管理策略实施后心率、SVV、血乳酸均较实施前显著下降[实施4h的心率(次/min):112.45±13.35比129.55±15.49,SVV:(15.47±6.32)%比(21.20±7.40)%,血乳酸(mmol/L):4.16±3.12比6.21 ±4.11;实施12h的心率(次/min):110.02±13.92比129.61±14.93,SVV:(14.61±5.52)%比(20.66±7.40)%,血乳酸(mmol/L):3.35±2.26比6.11 ±4.02,P<0.05或P<0.01];无效组液体管理策略实施后上述指标无显著变化[实施4h的心率(次/min):119.53±11.68比125.79±11.58,SVV:(16.95±6.48)%比(18.47±4.96)%,血乳酸(mmol/L):5.55±3.80比6.54±3.72;实施12h的心率(次/min):115.92±11.71比123.40±11.59,SVV:(17.17�
张东宋雁飞杨艺敏段奥凇张志博王育珊
关键词:每搏量变异度血流动力学监测容量反应性被动抬腿试验液体管理
超声观测不同部位下腔静脉内径及其变异度的研究被引量:34
2014年
目的 于剑突下和右侧腹腋中线超声观察纵切面不同呼吸状态下的下腔静脉内径及变异度,探讨两个部位、不同呼吸状态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2013年11-12月连续入住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患者127例,分别于剑突下和右侧腹腋中线部位超声观测纵切面不同呼吸状态下的下腔静脉内径值,计算其变异度.结果 (1)127例患者中采用右侧腹腋中线观察下腔静脉者124例(占97.6%),采用剑突下观察下腔静脉者83例(占65.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42,P<0.01);两个部位同时检查者81例,其中自主呼吸者44例,机械通气者37例.(2)机械通气者、自主呼吸者右侧腹腋中线与剑突下的下腔静脉内径值在呼气末、吸气末及变异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选机械通气者剑突下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2 cm者,右侧腹腋中线下腔静脉内径值为(2.25 ±0.32) cm,剑突下为(2.10 ±0.12) 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83).选自主呼吸者剑突下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2 cm者,2个部位呼气末、吸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变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选机械通气者剑突下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1.5 cm者,右侧腹腋中线下腔静脉内径值为(1.58 ±0.43) cm,剑突下为(1.09±0.3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6).选自主呼吸者剑突下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1.5 cm者,2个部位呼气末、吸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变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相关性分析:①机械通气者:右侧腹腋中线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与剑突下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相关(r =0.565,P=0.000).②自主呼吸者:右侧腹腋中线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与剑突下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相关(r =0.526,P=0.000),右侧腹腋中线吸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与剑突�
张青刘大为王小亭张宏民何怀武晁彦公王春鲜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CCUSG)
关键词:内径
内皮细胞间黏附连接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血管内皮在维持血管正常的结构和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当机体因各种因素产生炎症反应时,血管内皮均会有相应的损伤改变,导致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血管通透性的改变与患者的病死率密切相关。
黄焰霞刘艾然杨毅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细胞间血管通透性炎症反应病死率
超声观测不同部位下腔静脉内径形变指数的研究初探被引量:30
2015年
目的 采用超声观测不同部位的下腔静脉内径形变指数(SCI),为后期探讨下腔静脉内径SCI与重症患者容量状态、容量反应性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 收集2014年12月-2015年1月入住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患者,超声观测剑突下及右侧腹腋中线部位不同呼吸周期的下腔静脉内径形态,计算下腔静脉内径SCI,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共入选107例患者,60例患者因不能同时获得剑突下和右侧腹腋中线2个部位观察、或图像质量欠佳未入选本研究,47例患者均同时获得剑突下和右侧腹腋中线下腔静脉横切面的观察,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龄(59.1±18.7)岁;完全机械通气者5例,自主呼吸者42例.不同部位、不同呼吸状态下腔静脉纵切面下腔静脉内径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气末下腔静脉横切面下腔静脉内径SCI剑突下为1.87±0.72,右侧腹腋中线为1.85±0.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气末下腔静脉横切面下腔静脉内径SCI剑突下为1.69±0.47,右侧腹腋中线为1.74±0.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横切面吸气末下腔静脉长径值、短径值、下腔静脉内径SCI,剑突下与右侧腹腋中线有相关性(r =0.866,P=0.000;r =0.887,P=0.000;r=0.424,P=0.003);横切面呼气末下腔静脉长径值、短径值、下腔静脉内径SCI,剑突下与右侧腹腋中线有相关性(r=0.802,P=0.000;r=0.887,P=0.000;r =0.883,P=0.000).结论 剑突下和右侧腹腋中线横切面、不同呼吸周期下腔静脉的长径、短径及下腔静脉内径SCI有良好的一致性与相关性,两个部位的测量可以相互替代.
张青刘大为王小亭张宏民何怀武柴文昭晁彦公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CCUSG)
关键词:超声检查
四磨汤联合谷氨酰胺对老年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辅助作用
2014年
目的:探讨四磨汤联合谷氨酰胺在老年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协同作用。方法将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入我院 ICU 的124例老年危重症患者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2例,两组均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实施营养支持,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肠内营养( EN)+肠外营养(PN),治疗组实施四磨汤+ EN 联合谷氨酰胺+ PN,观察两组营养支持前后前白蛋白(PA)、血清总蛋白(TP)、转铁蛋白(TF)、血清白蛋白(ALB)的变化,并对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抗生素使用时间及入住 ICU 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营养指标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均>0.05),治疗后治疗组前白蛋白[(145.24±6.72)g/ L]、转铁蛋白[(1.93±0.98)g/ L]、血清总蛋白[(79.86±10.38)g/ L]、血清白蛋白[(54.91±2.91)g/ L]均好于对照组[(139.24±34.16)、(1.68±0.33)、(74.73±7.31)、(49.87±2.61)g/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3.610、2.929、4.360、6.767,P 均<0.05);而且应激性溃疡、二重感染的发生率[42%(26/62)、37%(23/62)]明显低于对照组[59%(37/62),53%(33/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186、5.271,P 均<0.05);治疗组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为(8.82±0.71)d,ICU 平均入住时间为(16.14±3.01)d,达到完全肠内营养时间为(6.90±1.01)d,较对照组[(10.21±1.30)、(20.67±2.29)、(13.91±1.51)d]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8.892、7.786、3.609,P 均<0.05);治疗组肠鸣音平均恢复时间为(26.8±3.6)h,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平均(25.4±3.2)h,较对照组[(38.4±4.8)、(37.6±4.9)h]明显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3.551、2.516,P 均<0.05)。结论老年危重症患者在营养支持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应用四磨汤�
赵淑杰王奭骥李洪祥段奥凇王育珊
关键词:危重症营养支持四磨汤谷氨酰胺老年人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