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08H17)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3
相关作者:杨新光刘钊于敬妮刘建荣李沛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市第四医院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青光
  • 4篇青光眼
  • 2篇多焦
  • 2篇多焦视觉诱发...
  • 2篇诱发电位
  • 2篇原发性
  • 2篇视觉诱发
  • 2篇视觉诱发电位
  • 2篇视盘
  • 2篇青光眼诊断
  • 1篇眼压
  • 1篇原发性青光眼
  • 1篇正常眼
  • 1篇正常眼压
  • 1篇正常眼压性
  • 1篇正常眼压性青...
  • 1篇视觉
  • 1篇视盘参数
  • 1篇视盘形态
  • 1篇视野缺损

机构

  • 4篇西安市第四医...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解放军第81...

作者

  • 4篇刘钊
  • 4篇杨新光
  • 3篇于敬妮
  • 2篇潘爱珠
  • 2篇刘建荣
  • 2篇李沛
  • 1篇肖燕
  • 1篇郭斌
  • 1篇陈宇
  • 1篇范钦华

传媒

  • 2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眼科研究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多焦视觉诱发电位在原发性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比较青光眼患者和正常人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ult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mVEP)的差异,以探讨mVEP在原发性青光眼诊断中的作用。方法49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和30例正常人分别行双眼mVEP检查,进而各选一眼纳入研究,采用student-t检验,对比分析两组的信噪比(signalto noise ratio,SNR)和潜伏期,并与视野检查结果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人潜伏期为(97.84±8.22)ms,青光眼患者潜伏期为(108.40±15.29)ms,两组相比,青光眼患者的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正常人的信噪比为2.63±0.59,青光眼患者信噪比为2.19±0.74,两组相比,青光眼患者的信噪比明显降低(P<0.01)。经相关性分析,信噪比与视野平均缺损(mean deviation,MD)具有显著正相关(r=0.64,P<0.05);潜伏期与MD具有负相关(r=-0.47,P<0.05)。结论mVEP能较客观地反映青光眼患者不同视野区域的视功能损害情况;在评价mVEP方面,信噪比优于潜伏期。
杨新光刘钊于敬妮刘建荣潘爱珠
关键词:诱发电位
原发性青光眼早期视盘参数与视野缺损的关系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应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T-Ⅱ)检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视盘参数改变及其与Humphrey 750检测视野改变间的关系。方法49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和30例对照个体分别行Humphrey 750视野与HRT-Ⅱ检查,每例患者的双眼间视盘损害与视野缺损间的对应关系彼此独立,双眼均被纳入研究。比较对照个体、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ACG)、开角型青光眼(POAG)和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患者视乳头参数的差异,分析视乳头各项参数分别与各自视野指数(MD)间的相关性。将对照个体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视盘参数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筛选出诊断青光眼的敏感参数。结果HRT-Ⅱ和Humphrey 750检测对照组、CACG组、POAG组和NTG组四组间视野平均缺损(MD)、视杯面积(CA)、视盘面积(DA)、盘沿面积(RA)、视杯容积(CV)、盘沿容积(RV)、杯盘面积比(CDAR)、线性杯盘比(LCDR)、平均视杯深度(MCD)、最大视杯深度(max CD)、视杯形态(CSM)、视杯高度变异轮廓(HVC)、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MRNFLT)、视神经纤维层横截面积(RCSA)等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中LCDR和MD呈直线线性相关,POAG组中DA、CA和MD呈直线线性相关,NTG组中CA、RA、CV、CDAR、HVC和MD呈直线线性相关。经逐步回归筛选的变量中,CV和HVC是其中2个有意义的参数,得出回归方程MD=4.475×CV+5.338×HVC-0.480。诊断敏感的视盘参数为RA、RV、MRNFLT、CSM、HVC,判别函数式为D=2.767+0.312×RA+3.731×RV+4.294×MRNFLT-3.668×CSM-4.024×HVC。结论临床上应用HRT-Ⅱ检测视盘参数与Humphrey 750检测视野结果结合对照分析有助于原发性青光眼的早期诊断。
杨新光刘钊于敬妮刘建荣李沛肖燕
关键词:青光眼视盘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前后视盘形态和视野的变化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对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视力、眼压、视盘形态和视野指数的影响,评估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T-Ⅱ)在NTG随访应用中的价值。方法NTG患者32例(47只眼),其中17只眼进行滤过性手术治疗(S组),另30只眼未进行手术治疗(C组),正常对照30例(60只眼)(N组),N组、S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时、C组在首诊时和6个月后分别进行眼科常规检查、HRT-Ⅱ和Humphrey视野计检查,记录视力、眼压、屈光度以及视盘形态和视野的参数,包括视杯面积(CA)、视盘面积(DA)、盘沿面积(RA)、视杯容积(CV)、盘沿容积(RV)、杯盘面积比(CDAR)、线性杯盘比(LCD)、平均视杯深度(MCD)、最大视杯深度(MaxCD)、视杯形态测量(CSM)、视杯高度变异轮廓(HVC)、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MRNFLT)、视神经纤维层横截面积(RCSA)和平均视野缺损(MD)等参数,对比分析各组不同时间点各参数的差异。结果S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明显降低(P<0.05),C组在首诊和随访6个月后的视力和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术后6个月和C组随访6个月之间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MD变化率比较,S组29.22%(17.07%)和C组27.28%(22.81%)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术前和C组首诊时CA较正常组大(P<0.05),6个月CA变化率比较,S组3.12%(1.10%)小于C组12.38%(4.54%)(P<0.05)。S组术前和C组首诊时RA较N组RA小(P<0.05),S组变化率-1.33%(2.54%)与C组3.18%(3.36%)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术后6个月的CDAR较C组随访6个月小(P<0.05),S组变化率13.19%(7.10%)和C组变化率8.82%(12.1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术前和C组首诊时之间CSM、HVC、MRNFLT、RC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HVC变化率4.19%(2.55%)小于C组变化率7.33%(3.66%)(P<0.05),S组MRNFLT变化率1.79%(4.35%)小于C组变化率16.31%(11.57%)(P<0.05)。结论HRT-Ⅱ可以�
郭斌杨新光范钦华刘钊
关键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手术视盘
多焦视觉诱发电位和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检查在青光眼诊断中的比较
2010年
目的比较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VEP)和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HRT)检查在诊断青光眼功能和结构改变时的灵敏度(Se)和特异度(Sp)以及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对49例青光眼患者和30例正常志愿者分别行Humphrey视野(HVF)、mVEP和HRT-Ⅱ检查,各选一侧眼纳入研究,评价诊断检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及3种检查的一致性。结果对照组视野平均缺损(MD)为(-0.4±1.8)dB,模式标准差(PSD)为(-0.4±1.8)dB。试验组MD为(-7.0±6.0)dB,PSD为(6.5±3.7)dB。mVEP的灵敏度、特异度和Kappa值分别为92%、97%和86.82%。HRT-Ⅱ的灵敏度、特异度和Kappa值分别为61%~82%、93%~97%和51.85%~71.73%。HVF和mVEP之间不同视野区域所显示的缺损呈现出高度一致性;而HVF和mVEP中视野缺损对应区域,与HRT-Ⅱ所显示的视盘结构异常一致性较差。HRT-Ⅱ诊断青光眼时moorfield回归分析分类、FSM判别函数和RB判别函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5%CI:0.76~0.92)、0.78(95%CI:0.68~0.89)、0.86(95%CI:0.73~0.91)。结论 mVEP和HRT-Ⅱ客观检查能探测青光眼损害,但一致性较差。HVF和mVEP检查的一致性优于各自与HRT-Ⅱ结构检查的一致性。但为了确保不漏诊,可考虑采用HVF、HRT-Ⅱ和mVEP三联平行诊断试验来提高青光眼诊断的灵敏度。
杨新光刘钊于敬妮李沛潘爱珠陈宇
关键词:青光眼视觉诱发电位特异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