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09CQ032)
-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 相关作者:吴春燕陈万宋惠霄吴智春高丽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省体育科学研究中心山东体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中枢疲劳恢复期大鼠海马GDNF、GFRα-1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特征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大鼠海马组织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GDNF家族受体α-1信使RNA(GDNF?family receptorα-1mRNA,GFRα-1mRNA)及其蛋白表达在中枢疲劳后恢复期不同时相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雄性2月龄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8)、实验组(E组,n=24);E组进行7周疲劳模型运动后,又随机分为运动后即刻组(E0组,n=8)、恢复期12 h组(E1组,n=8)、恢复期24 h组(E2组,n=8)。C组正常笼养,E组进行7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经7周疲劳模型运动后即刻,C组和E0组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糖浆(0.3m L/100g)麻醉后取海马组织,用于测定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多巴胺(dopamine,DA)、GDNF、GFRα-1mRNA及其蛋白表达;E1组和E2组分别在恢复期12 h、24 h做上述同样取材和测试。结果:1)大鼠经7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后即刻,海马组织5-HT升高(P<0.01),DA下降(P<0.01),DA/5-HT下降(P<0.05)。2)运动后即刻海马组织GDNF、GFRα-1mRNA相对表达率和GDNF、GFRα-1平均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恢复期12 h高于C组和E0组(P<0.01);恢复期24 h降低并低于E1组(P<0.01)。结论:1)经7周疲劳模型运动后大鼠已经出现中枢疲劳。2)运动性中枢疲劳后大鼠海马组织GDNF、GFRα-1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上升,提示GDNF和GFRα-1可能参与了中枢疲劳恢复的神经生物学调控过程。
- 陈万田诗彬吴春燕
- 关键词:运动性疲劳海马组织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运动疲劳对小鼠海马GDNF及其受体GFRα-1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观察运动疲劳对小鼠海马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其受体GFRα-1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运动疲劳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2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进行连续4周的无负重递增强度游泳,每周游泳时间依次为30、60、90和120分钟,每天训练1次,每周6天,休息1天。对照组动物于相同条件下常规饲养,不参加游泳训练。最后一次运动后即刻取材。观察两组小鼠体重,血清肌酸激酶、尿素氮、睾酮指标,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两组小鼠海马GDNF、GFRα-1 mRNA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体重、血清睾酮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血清肌酸激酶、尿素氮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海马GDNF、GFRα-1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运动疲劳引起小鼠海马GDNF和GFRα-1 mRNA表达水平上调,提示GDNF和GFRα-1参与了运动疲劳产生的神经生物学调控过程。
- 吴春燕吴智春宋惠霄
- 关键词:海马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实时荧光定量PCR
- 运动疲劳对小鼠海马GDNF及其受体GFRα-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运动疲劳对小鼠海马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其GFRα-1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运动疲劳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选取24只昆明种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运动后即刻取材,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化法观察并分析海马GDNF、GFRα-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海马GDNF、GFRα-1mRNA表达水平和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GDNF、GFRα-1的平均灰度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运动疲劳引起小鼠海马GDNF和GFRα-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调,提示GDNF和GFRα-1参与了运动疲劳产生的神经生物学调控过程。
- 吴春燕吴智春宋惠霄
- 关键词:海马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中医学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及用药规律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总结中医学对运动性疲劳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临床研究现状,认为脾胃气弱、肾气不足为主要病因病机。并对《中医方剂大辞典》收录治疗疲劳方剂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处方用药及配伍规律。共筛选方剂95首,涉及中药166味,方中益气温阳类中药出现频数最高;治疗方剂常用组合为益气温阳药配伍,演化得到核心组合6个,新处方3首。
- 于华荣于华芸
- 关键词:运动性疲劳中医认识用药规律
- 运动疲劳恢复期不同时相大鼠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相关指标动态变化特征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大鼠骨骼肌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运动疲劳恢复期不同时相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选取雄性健康2月龄SD大鼠32只,分为对照组S组(n=8)、实验组E组(n=24),取材时实验组又分为运动后即刻组(E0组n=8)、12h组(E1组n=8)、24h组(E2组n=8)。对照组正常生长,实验组采用7周递增负荷训练,并最后一次运动至力竭。最后一次运动至力竭后即刻,取S组和E0组血液及股四头肌,以测血清CK、BUN、睾酮和骨骼肌SOD及MDA;E1组和E2组分别于运动后12h、24h进行上述取样。结果:①大鼠骨骼肌MDA含量:E0组和E1组显著性高于S组(P<0.01),E1组和E2组显著性低于E0组(P<0.05),E2组显著性低于E1(P<0.05)。②大鼠骨骼肌SOD活性:E1组显著性低于S组(P<0.05),E2组显著性高于E1组(P<0.05)。③大鼠骨骼肌SOD/MDA值:E0和E1组显著性低于S组(P<0.01),E2组显著性高于E0(P<0.01)和E1组(P<0.05)。结论:7周递增负荷运动并末次力竭运动后,大鼠骨骼肌MDA含量显著升高,且24h后基本降低至正常水平;骨骼肌SOD活性降低,随时间的延长,SOD活性逐渐降低且下降到一定水平后开始上升,于24h后恢复至正常水平。
- 陈万田诗彬吴春燕高丽任雷杰
- 关键词: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