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青年创新基金(QC2011002)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张祖芸张学文宋文菲王艳辉余玉生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红河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青年创新基金云南省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国家现代蜂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形态学
  • 1篇东方蜜蜂
  • 1篇意蜂
  • 1篇云贵高原
  • 1篇杂交子代
  • 1篇杂种
  • 1篇杂种优势
  • 1篇杂种优势分析
  • 1篇中蜂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适应性
  • 1篇子代
  • 1篇蜜蜂
  • 1篇繁殖
  • 1篇繁殖能力
  • 1篇蜂脾
  • 1篇蜂王
  • 1篇北回归线

机构

  • 4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红河学院

作者

  • 4篇张祖芸
  • 3篇宋文菲
  • 3篇张学文
  • 2篇梁铖
  • 2篇余玉生
  • 2篇罗卫庭
  • 2篇王艳辉
  • 1篇杨若鹏
  • 1篇卢焕仙
  • 1篇杨娟
  • 1篇宗德琴

传媒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蜂业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云南云贵高原中蜂与滇南中蜂形态学初探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研究云贵高原中蜂与滇南中蜂在形态学上的差异,对云南省各地的中蜂样本进行了形态测定分析。38个形态特征的测定结果表明滇南中蜂比云贵高原中蜂颜色较浅,体型相对较小;聚类分析得出:北回归线以南地区主要是滇南中蜂的分布区,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主要是云贵高原中蜂的分布区。由此可知,北回归线对滇南中蜂和云贵高原中蜂划分具有重要的地理分隔意义,为深入系统的研究两个地方品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张祖芸罗卫庭宋文菲梁铖张学文
关键词:形态学北回归线
云南威信、镇雄与蒙自东方蜜蜂形态对比分析
2014年
威信、镇雄年均日照时间较少,降水量较多,采集威信东方蜜蜂3群蜂群蜜蜂样本和镇雄东方蜜蜂1群蜂群样本,与蒙自东方蜜蜂6群蜂群样本进行对比分析,每群测定分析15只,每只工蜂共有38个测定的形态指标。结果表明,镇雄东方蜜蜂形态特征上与威信和蒙自东方蜜蜂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对进一步揭示威信、镇雄东方蜜蜂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价值,为建立保种区域奠定基础。
宗德琴杨若鹏张学文罗卫庭宋文菲张祖芸
关键词:东方蜜蜂生物学特性形态学
两个意蜂品种及其杂交子代的形态特征和杂种优势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分析两个意蜂品种及其杂交子代间的形态特征差异和杂种优势情况,为进一步探究两个意蜂品系杂交子代的生产性能和杂种优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意大利蜜蜂王浆高产蜂种、美意蜂种及其正交、反交子代4个类型共12群蜜蜂样本,每群测定分析15只,共测定40个形态指标,计算杂种优势率,同时进行相关的因素分析、区辨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在20个与意蜂体型大小相关的形态特征指标中,王浆高产蜂种有15个指标高于美意蜂种,反交子代中有17个指标高于正交子代;在8个与意蜂体色相关的形态特征指标中,王浆高产蜂种的色度平均值比美意蜂种的高,而反交子代的色度平均值比正交子代的低;在9个与生产力相关的形态特征指标方面,反交子代较正交子代更具杂种优势。4个类型意蜂品种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3个主因素的总变异系数为53.291%,主要是与体型大小有关的特征指标;区辨分析结果表明,正交子代、反交子代与王浆高产蜂种基本聚在一起,美意蜂种则相对分开;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反交子代与王浆高产蜂种、美意蜂种聚为一个分支,而正交子代单独为一个分支。【结论】蜜蜂亲本相同,但杂交组配方法不同,其后代的形态特征指标也存在明显差异。
张祖芸余玉生张学文杨娟宋文菲王艳辉
关键词:意蜂杂种优势
抗螨蜂种第一代蜂王适应性和繁殖能力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饲养观察抗螨蜂种第一代蜂王在云南的适应性和蜂群繁殖能力,为成功培育抗螨性能和生产性能双优的蜜蜂品种寻找突破点,为抗螨蜂种育种工作奠定基础。【方法】2010年8月上旬~2011年6月上旬,对抗螨蜂种第一代蜂王蜂群饲养适应性进行观察,秋季和春季蜂群繁殖时与浙大蜜浆高产蜂种第一代蜂王群的群势增殖能力进行测定比较。【结果】抗螨蜂种第一代蜂王适应性强,采集积极性高,蜂群最大群势可维持16.4脾(成蜂、幼虫、蛹的总和)。两个蜂种第一代蜂王繁殖后总数(成蜂、卵、幼虫、蛹)的增长分别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和显著水平(P〈0.05)。抗螨蜂种第一代蜂王繁殖前后总数净增长高于浙大蜜浆高产蜂种第一代蜂王,但差异不显著(P〉0.05),只有成蜂量的净增长差异显著(P〈0.05);抗螨蜂种第一代蜂王繁殖期间平均增长率整体上高于浙大蜜浆高产蜂种第一代蜂王(P〉0.05)。【结论】抗螨蜂种第一代蜂王的适应性强,秋繁和春繁繁殖能力强,比浙大蜜浆高产蜂种第一代蜂王繁殖稍好,可为全国进行抗螨蜂种的育种工作提供借鉴。
张祖芸卢焕仙王艳辉梁铖余玉生
关键词:适应性繁殖能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