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2465)

作品数:11 被引量:36H指数:4
相关作者:石刚刚高分飞张艳美周燕琼黄展勤更多>>
相关机构:汕头大学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哌啶
  • 7篇氟哌啶
  • 7篇氟哌啶醇
  • 6篇碘化N-正丁...
  • 6篇细胞
  • 4篇再灌注
  • 4篇早期生长反应...
  • 4篇早期生长反应...
  • 4篇缺血
  • 4篇缺血再灌注
  • 4篇基因
  • 4篇肌细胞
  • 4篇灌注
  • 3篇心肌
  • 3篇心脏
  • 3篇血管
  • 3篇核苷酸
  • 3篇反义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机构

  • 12篇汕头大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作者

  • 11篇石刚刚
  • 7篇高分飞
  • 5篇张艳美
  • 5篇陈一村
  • 5篇周燕琼
  • 4篇黄展勤
  • 3篇郑燕珊
  • 3篇贾强用
  • 3篇刘幸平
  • 3篇刘清
  • 3篇郭福晓
  • 3篇李海青
  • 1篇李乐娜
  • 1篇高萍
  • 1篇林朝仙
  • 1篇吕艳秋

传媒

  • 7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广西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1
  • 6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肌细胞分离方法的改进及其钾电流的观察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索建立简单可靠的心肌细胞的酶解分离方法,提高细胞存活率和膜片钳实验成功率。方法:采用Langendorff装置,无钙液和胶原酶P二步灌流法分离心肌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构,并应用膜片钳全细胞技术记录大鼠心室肌细胞膜瞬时外向钾电流。结果:心肌细胞存活率高,形态结构良好,可成功记录出瞬时外向钾电流。结论:通过改进的分离方法获得的心肌细胞存活率高,具有正常的电生理特性。
高分飞黄展勤周燕琼石刚刚
关键词:心肌细胞分离膜片钳瞬时外向钾电流
钙拮抗剂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和硝苯地平)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二甲基亚砜组、维拉帕米组、地尔硫组、硝苯地平组。Western blot法测定Egr-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RT-PCR法测定Egr-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I/R组Egr-1蛋白及Egr-1 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与I/R组比,维拉帕米组、地尔硫组和硝苯地平组Egr-1蛋白及Egr-1 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维拉帕米、地尔硫和硝苯地平均可抑制缺血再灌注心肌Egr-1蛋白及Egr-1 mRNA的过度表达。
李海青石刚刚高分飞贾强用
关键词:钙拮抗剂缺血再灌注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用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测定血清中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的活性观察心脏损伤的情况;通过测定心肌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的变化,观察中性粒细胞浸润、氧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的情况。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缺血组织中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反义核苷酸组及反义核苷酸+F2组Egr-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程度明显减弱(P<0.05);反义核苷酸+F2组与反义核苷酸组比,Egr-1蛋白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程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F2可通过抑制Egr-1蛋白表达,起到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除抑制Egr-1蛋白的高表达外,F2还可通过其他机制起到抗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作用。
贾强用石刚刚吕艳秋陈一村张艳美高分飞
关键词: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缺血再灌注损伤反义核苷酸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及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1—3d的SD大鼠进行心肌细胞原代培养。取生长5-6d的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组、聚乙二醇+脂质体组、反义寡核苷酸组、反义寡核苷酸+F2组。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均做缺氧复氧模型。通过测定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钙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观察心肌细胞损伤及炎症反应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培养心肌细胞中Egr-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反义寡核苷酸组及反义寡核苷酸+F2组Egr-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细胞损伤及炎症反应程度明显减弱(P〈0.01);反义寡核苷酸组与反义寡核苷酸+F2组比,Egr-1蛋白表达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细胞损伤及炎症反应改善情况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2可通过抑制Egr-1蛋白表达来减轻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损伤,它还可通过其他机制起到保护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
郭福晓石刚刚张艳美高萍陈一村
关键词: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缺氧复氧损伤反义寡核苷酸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对缺氧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对缺氧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是否与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有关。方法:取第3-4代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SMCs制作缺氧模型,应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蛋白印迹杂交方法检测Egr-1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缺氧组比,反义寡核苷酸组及F2组比色吸光度A值、细胞周期S+G2/M期比例均下降(P〈0.01),Egr-1及PDGF-A蛋白表达均减少。结论:F2可通过抑制Egr-1蛋白表达来抑制缺氧SMCs的过度增殖。
刘清石刚刚陈一村周燕琼郭福晓郑燕珊
关键词: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血管平滑肌细胞缺氧反义寡核苷酸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对大鼠心脏缺血和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拮抗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对心肌缺血和再灌注引发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拮抗作用。方法:采用大鼠Langendorff灌流心脏模型,通过结扎左冠脉前降支缺血20min,解除结扎再灌注,引出室性心律失常。缺血前5min用含不同浓度F2的台氏液灌流,观察其对缺血和再灌注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同时观察F2对心电图上PR、QT、RR间期的影响。用心房起搏(5Hz)防止心率变慢,观察1μmol/LF2对缺血和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PR间期的影响。结果:F2可浓度依赖地降低缺血和再灌注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并减慢心率,延长PR间期。在心房起搏控制心律下,仍具有拮抗缺血和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延长PR间期的作用。结论:F2对大鼠心脏缺血和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具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高分飞石刚刚李海青黄展勤张艳美周燕琼
关键词: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心律失常缺血再灌注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钾通道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瞬时外向钾通道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急性消化法分离得到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F2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结果F2可剂量依赖地抑制Ito,IC50为0.28mmol·L-1。F2可使Ito的稳态失活曲线左移,半量膜电位Vmid变负,斜率因子S变大;但对激活曲线几乎无影响;对Ito灭活后再复活时程无影响。结论F2对心室肌膜Ito具有抑制作用。
高分飞石刚刚郑锦鸿黄展勤周燕琼刘幸平
关键词:瞬时外向钾电流全细胞膜片钳心室肌细胞
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F_2)对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拮抗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F2)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引发的心律失常的拮抗作用。方法:采用大鼠Langendorff灌流心脏模型,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20 min,解除结扎再灌注,可引出长时间(至少5 min)室性心动过速,在灌流液中加入不同浓度F2,观察其对室性心动过速的拮抗作用。结果:F2可浓度依赖地翻转缺血再灌注引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半最大效应浓度为0.46μmol/L。结论:F2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具有拮抗作用。
高分飞李海青石刚刚黄展勤周燕琼张艳美刘幸平
关键词: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心律失常缺血再灌注
新生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应用酶消化法分离大鼠CMECs,再用差速贴壁进行纯化。结果:用光学显微境、免疫细胞化学法进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染色来鉴定CMECs,其纯度约98%。结论:该法简单且经济。
周燕琼郭福晓贾强用张艳美郑燕珊李乐娜石刚刚
关键词:新生大鼠
海滩牵牛有效部位抗炎活性及其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 海滩牵牛(Ipomorea stolonifera,IS)属于旋花科牵牛属植物,其主要分布在亚热带,热带的沿海沙滩.在潮汕地区,人们常用它治疗风湿病,特别对类风湿关节炎有显著疗效.目前,尚未有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
江泽斌陈一村石刚刚
关键词:抗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