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气象局气象科技创新基金(2012M-14)

作品数:6 被引量:68H指数:4
相关作者:李红梅王钊权文婷雷向杰高茂盛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陕西省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气象局气象科技创新基金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冬小麦
  • 2篇生育
  • 2篇生育期
  • 2篇热量资源
  • 2篇小麦
  • 2篇积温
  • 1篇冬小麦生育期
  • 1篇冬小麦种植
  • 1篇冬小麦种植面...
  • 1篇信息提取
  • 1篇遥感
  • 1篇遥感提取
  • 1篇应急
  • 1篇灾害
  • 1篇适宜播种期
  • 1篇突变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相对湿度
  • 1篇气温
  • 1篇气象

机构

  • 3篇陕西省农业遥...
  • 2篇陕西省气象局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汉中市气象局

作者

  • 3篇李红梅
  • 2篇权文婷
  • 2篇雷向杰
  • 2篇王钊
  • 1篇高茂盛
  • 1篇何慧娟
  • 1篇景元书
  • 1篇孟茹

传媒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绿色科技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榆林地区近43a玉米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基于榆林地区8个气象站1970—2012年日平均气温、≥10℃初日和≥14℃终日气象资料,计算80%保证率下≥10℃初日、≥14℃终日、全生育天数及≥10℃积温,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t检验和基于Surfer的空间插值等方法对榆林地区近43 a春玉米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3 a榆林≥10℃初日以^(-1).9 d·10a^(-1)倾向率呈显著提前趋势,1992年发生突变性提前,≥14℃终日有推后趋势,1981年发生突变性推迟。春玉米生育期天数和≥10℃积温分别以2.1 d·10a^(-1)和83.12℃·10a^(-1)的倾向率呈显著增加趋势,分别于1986年和1995年发生突变性增加。突变前后各要素变化量区域差异明显,≥10℃初日提前幅度和≥14℃终日推后幅度均呈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分布特征;生育期天数及≥10℃积温增幅呈现西多东少的特点。80%保证率下≥10℃初日呈逐渐提前的年代际变化特征,2001—2012年80%保证率下≥10℃初日较20世纪70年代提前3~9 d,玉米适宜播种期为4月23日至26日。80%保证率下的≥14℃终日20世纪80年代出现最晚,较其它年代推后3~14 d。近43a间80%保证率下春玉米全生育期天数榆林西北部增加6~16 d,东南部增加3~4 d。近12 a来80%保证率下春玉米生育期≥10℃积温较70年代普遍增加200℃~483℃,使玉米熟制和布局发生变化,种植界限西移,范围扩大。
李红梅雷向杰权文婷
关键词:积温保证率突变
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提取方法研究被引量:37
2013年
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是开展冬小麦长势监测和估产工作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其提取精度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针对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图像,采取不同的遥感解译模型,得到更高的信息提取精度,是利用遥感方法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的关键。在对国内、外调研的基础上,将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提取研究方法归纳为目视解译与计算机自动分类、面向像元分类、基于地块分类、遥感解译模型分类和基于纹理特征分类等5类。综述评价了主要的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提取研究方法,讨论了目前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提取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关注地形复杂、耕地破碎度较高及种植结构复杂地区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遥感数据、GIS和气象数据等相结合、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相结合、地面光谱测量数据与高光谱图像数据相结合,以及验证数据的改变等,是提高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提取精度的研究方向。
权文婷王钊
关键词:遥感冬小麦种植面积信息提取
CI指数的改进及其在陕西省的适用性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利用陕西4个站点2002—2012年逐日降水、气温资料和气象干旱指数,结合测墒站建站至2012年墒情数据,通过增加变量和调整权重系数对CI进行改进,统计分析改进前后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在陕西干旱过程描述、频率及强度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和改进效果,并比较了与同期土壤相对湿度的相关性差异。结果表明: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new)监测的干旱日数较CI偏少,春夏季尤为明显。各等级干旱发生频率CInew较CI偏低0.1%~8%,年干旱强度较CI平均偏低64.2,但改进前后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在年干旱日数、频率、强度的总体变化特征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均能反映出陕西干旱频率及强度的变化特征。CInew在具体干旱过程监测中的不合理跳跃次数明显减少,克服了CI对弱降水的骤然反应,保留了对强降水的敏感性,CInew与土壤相对湿度的相关性达0.9,较CI明显偏好,监测过程更符合实际干旱的演变规律,程度更贴近实际。因此,CInew可以作为陕西干旱监测与评估指标之一在业务中推广应用。
李红梅王钊高茂盛
关键词:降水强度土壤相对湿度
汉中市气象灾害防御及应急服务措施被引量:2
2014年
以2012年7月份的暴雨洪涝灾害给汉中市造成的危害为例,总结了汉中市气象灾害的防御和应急气象服务措施,并根据汉中气象灾害特点,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减少气象灾害损失,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
袁再勤孟茹
关键词:气象灾害防御应急
关中近40a冬小麦生育期热量资源变化及影响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利用关中10个代表站点1971-2010年气象资料和1986-2010年冬小麦生育期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冬小麦生育期热量资源变化及其影响。结果表明:近40a关中热量资源总体呈增加趋势,但年际波动较大,90年代增温较为明显。≥0℃初日呈明显提前趋势,终日略有推后,冬小麦越冬期推后。80年代开始14℃终日推后,18℃终日提前,冬小麦适宜播种期延长。≥0℃积温及日数呈明显增加趋势,越冬期负积温及日数均呈减少趋势。1986-2010年小麦生育期≥0℃积温平均增加180(℃·d)·10a-1,生育期天数减少6d·10a-1。冬前积温≥500℃·d且≤700℃·d保证率达80%的适宜播期为9月28日-10月11日。随着热量资源的增加,冬小麦适宜播期应比传统播期延迟3-5d,利于防止小麦旺长受冻。但实际播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应依据实际气候特点播种,提高热量资源利用率。
李红梅景元书高茂盛
关键词:热量资源冬小麦生育期适宜播种期
陕西省不同农业种植区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0
2015年
利用陕西96个气象站1971-2013年气象观测资料,将陕西省分为4个农业种植区,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累积距平、t-检验和GIS技术等方法对各区及全省范围近43a来热量指标包括平均气温、极端气温、≥0℃和≥10℃界限温度有关指标的变化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3a,陕西全省范围内年、季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春季增温最快(0.4℃?10a^(-1)),且各热量资源要素与气温极显著正相关(P<0.01)。关中平原春季平均气温增幅最大,且各区突变时间一致;榆林北部风沙区夏、秋、冬和年平均气温增幅最大,且夏季平均气温突变时间最晚。陕南浅山丘陵区年、季平均气温增幅均最小,且秋、冬季平均气温突变时间最晚。陕西≥0℃和≥10℃初日普遍显著提前,终日变化不显著。≥0℃和≥10℃初日提前幅度最大地区分别为关中平原和榆林北部风沙区。受初日提前和终日推后的共同影响,陕西≥0℃和≥10℃持续日数和积温分别以3.5d?10a^(-1)、2.4d?10a^(-1)、90.3℃?d?10a^(-1)和74.9℃?d?10a^(-1)的倾向率显著增加,其中关中平原区增幅最大。冬季平均气温突变时间最早,为1987年,其它热量资源要素均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生突变,突变后≥0℃和≥10℃积温等值线明显西移,关中平原热量资源增加最多且最快,陕北黄土高原变化较小。
李红梅王宇亮雷向杰权文婷何慧娟
关键词:气温积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