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383)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3
相关作者:曾锐姚颖熊艳马祖福宁勇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武汉市卫生局临床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过氧化
  • 2篇沙坦
  • 2篇肾切除
  • 2篇替米沙坦
  • 2篇切除
  • 2篇细胞
  • 2篇过氧化物酶增...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合酶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细胞
  • 1篇神经型
  • 1篇肾病
  • 1篇肾衰
  • 1篇肾衰竭
  • 1篇肾小管
  • 1篇肾脏
  • 1篇肾脏保护
  • 1篇肾脏保护作用

机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曾锐
  • 3篇熊艳
  • 3篇姚颖
  • 2篇韩敏
  • 2篇何泳
  • 2篇何金森
  • 2篇宁勇
  • 2篇徐钢
  • 2篇马祖福
  • 1篇江晶晶
  • 1篇周巧丹
  • 1篇刘晓城
  • 1篇白寿军
  • 1篇张亚敏
  • 1篇李彩霞
  • 1篇黄倩
  • 1篇许楚瓯
  • 1篇裴广畅
  • 1篇刘丽丽
  • 1篇葛树旺

传媒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替米沙坦对5/6肾切除肾衰竭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AT1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对5/6肾切除肾衰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用180~200g雄性SD大鼠30只建立5/6肾切除肾衰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替米沙坦组,各10只。第12周时采用断头法处死大鼠,并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尿素氮、肌酐及24h尿蛋白水平;取残余肾组织行病理检查,判断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受体γ(PPARγ)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3组肌酐、血清尿素氮及24h尿蛋白情况:假手术组:(35±4)μmol/L,(6.6±1.0)mmol/L,(30±4)mg/d;模型组:(91±10)μmol/L,(23.0±3.4)mmol/L,(96±21)mg/d;替米沙坦组(62±10)μmol/L,(15.3±1.3)mmol/L,(45±17)mg/d;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替米沙坦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明显升高(P〈0.01);但与模型组相比,替米沙坦组各指标则明显降低(P〈0.05)。病理学检查示模型组大鼠肾组织有明显的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损伤,肾小球硬化指数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1);而替米沙坦组上述指标则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和RT—PCR显示模型组PPARγ、n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而替米沙坦组PPAR3,和nNOS的表达则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大鼠5/6肾切除后,给予替米沙坦可以明显减轻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PPARγ和nNOS基因的表达有关,且二者有明显的相关性。
宁勇何泳马祖福曾锐韩敏熊艳何金森姚颖
关键词:5/6肾切除替米沙坦
罗格列酮延缓慢性肾病进展的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药罗格列酮对5/6肾切除肾衰竭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用180~200 g健康雄性SD大鼠建立5/6肾切除肾衰竭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罗格列酮组。第12周时采用断头法处死大鼠,并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尿素氮、肌酐及24 h尿蛋白水平;取残余肾组织行病理检查,判断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PPARγ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在肾脏组织的分布;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PARγ和n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和罗格列酮组大鼠24 h尿蛋白、血清尿素氮及肌酐均显著升高(P<0.01);但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罗格列酮组各指标则明显降低(P<0.05)。病理学检查示模型对照组大鼠肾组织有明显的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损伤,肾小球硬化指数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1);而罗格列酮组上述指标则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5/6肾切除大鼠PPARγ主要分布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系膜细胞和浸润的巨噬细胞,nNOS主要定位在致密斑,内髓集合管也有表达。模型对照组PPARγ、n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而罗格列酮组PPARγ和nNOS的表达则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大鼠5/6肾切除后,给予罗格列酮可以明显减轻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PPARγ和nNOS基因的表达有关,且有明显的相关性。
何泳宁勇曾锐韩敏马祖福熊艳何金森姚颖
关键词:罗格列酮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肾切除
CIP4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骨架调节蛋白CIP4(Cdc42 interacting protein 4)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的影响,并探讨其产生的机制。方法10μg/L TGF—β1刺激72h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向间充质转分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内E—cadherin和α-SMA蛋白的表达。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根据GenBank人CIP4的完全cDNA序列,设计1条特异性干扰CIP4表达的RNA片段(CIP4-siRNA)和含野生型CIP4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CIP4),利用lipofactamine2000将其转染HK-2细胞。Western印迹法检测对照组、TGF—B1刺激组、CIP4-siRNA转染组、pcDNA3.1-CIP4转染组细胞内CIP4、E—cadhefin和α-SMA蛋白的表达,共聚焦显微镜观察E—cadhefin和仪.SMA蛋白的分布改变;用P13K—Akt特异性抑制剂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1panol/L干预TGF—β1刺激的HK-2细胞48h,Western印迹法检测对照组和干预组CIP4表达的变化。结果TGF一[31干预后HK一2细胞E—cadhefin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α—SMA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5),细胞形态由典型的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变,表明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EMT模型成功。CIP4-siRNA抑制TGF-β1诱导的HK-2细胞表达CIP4后,E—cadhenn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5),α—SMA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部分逆转了上述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EMT。pcDNA3.1-hCIP4转染使CIP4高表达后,HK-2细胞E—cadhefin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α-SMA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5),诱导了肾小管上皮细胞EMT。用渥曼青霉素干预TGF—β1刺激的HK-2细胞48h,CIP4可能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TGF—β1通过P13K—Akt途径上调CIP4表达,CIP4可能进一步参与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EMT过程。
白寿军张亚敏曾锐许楚瓯刘丽丽周巧丹李彩霞裴广畅葛树旺徐钢刘晓城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肾小管上皮细胞CIP4PI3K-AKT
替米沙坦上调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选取体外培养大鼠肾系膜细胞,观察不同浓度(0.1μmol/L、1.0μmol/L、10.0μmol/L)替米沙坦干预24h对HGF表达的影响;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系统检测HGF启动子活性和替米沙坦的PPAR7反应性。非放射性蛋白激酶检测系统及Westernblot检测PKA、CREB、pCREB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替米沙坦能明显增加HGF蛋白表达,该作用呈浓度依赖性(P〈0.05);荧光素酶检测证实HGF基因的-290/+20序列存在潜在PPAR7反应元件,10μmol/L替米沙坦显著增强HGF启动子活性(P〈0.05)。同时蛋白检测提示替米沙坦抑制系膜细胞PKA活性,下调pCREB蛋白表达。结论替米沙坦上调HGF表达独立于PKA/CREB信号通路,可能通过结合HGF启动子PPAR7反应元件上调HGF表达。
邹荣熊飞何泳江晶晶熊艳黄倩徐钢姚颖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