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30426)

作品数:22 被引量:279H指数:9
相关作者:周涛发范裕袁峰张乐骏王世伟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安徽省国土资源厅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1篇矿床
  • 9篇成矿
  • 7篇盆地
  • 7篇矿带
  • 7篇成矿带
  • 6篇长江中下游成...
  • 5篇山岩
  • 5篇矿集区
  • 5篇火山
  • 5篇火山岩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铁矿
  • 4篇铜矿
  • 4篇火山岩盆地
  • 4篇斑岩
  • 4篇斑岩型
  • 3篇地质
  • 3篇铁矿床
  • 3篇同位素

机构

  • 24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安徽省地质调...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安徽省国土资...

作者

  • 17篇范裕
  • 17篇周涛发
  • 15篇袁峰
  • 6篇张乐骏
  • 5篇王世伟
  • 4篇钱兵
  • 4篇张明明
  • 4篇李晓晖
  • 4篇马良
  • 2篇吕玉琢
  • 2篇贾蔡
  • 2篇李振生
  • 2篇李修钰
  • 2篇张文俊
  • 1篇谢建成
  • 1篇郝麟
  • 1篇黄贻梅
  • 1篇田晓莉
  • 1篇谢杰
  • 1篇王文财

传媒

  • 8篇矿物学报
  • 4篇地质学报
  • 4篇矿床地质
  • 2篇岩石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安徽地质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华东六省一市...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徽省沙溪斑岩铜矿床成矿流体特征被引量:2
2013年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之一(常印佛等,1991;翟裕生等,1992)。沙溪铜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矿集区的西北部,为典型的板内环境斑岩型铜矿床(侯增谦等,2007)。沙溪铜矿床是该成矿带内目前发现的规模达百万吨级的大型斑岩型铜矿床,勘探工作表明矿床的深部和外围仍然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葛岭虹王世伟范裕袁峰周涛发
关键词:斑岩铜矿床成矿流体斑岩型铜矿成矿带矿集区
陶村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1区域地质背景宁芜盆地位于扬子板块北缘,靠近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的拼合带(翟裕生,1992)。宁芜盆地是一个继承性断陷火山岩盆地,发育了一套海相或陆相的沉积岩(宁芜研究项目编写小组,1978)。火山岩系是区内主体岩层。火山岩系之下的地层由三叠系中统周冲村组石膏盐层、黄马青组砂页岩,侏罗系中下统象山群砂岩和上统西横山组砂砾岩构成。中生代陆相火山岩系形成于早白垩世(周涛发,2010),与火山活动旋回划分的相应地层单元自下而上依次为龙王山组、大王山组。
马良周涛发袁峰范裕张乐骏钱兵
关键词:铁矿床区域地质背景闪长玢岩火山岩盆地扬子板块北缘
宁芜(南京-芜湖)盆地火山岩的年代学及其意义被引量:56
2011年
宁芜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重要的火山岩盆地之一,发育有龙王山、大王山、姑山和娘娘山4组以安山质火山岩为主的地层.通过对4组火山岩中熔岩的锆石LA-ICP MS同位素定年,得到各组火山岩形成的时间分别为:龙王山组(134.8±1.3)Ma、大王山组(132.2±1.6)Ma、姑山组(129.5±0.8)Ma和娘娘山组(126.6±1.1)Ma.宁芜盆地内火山岩皆形成于早白垩世,火山岩浆活动发生的起止时间约为135~127Ma,持续时间在8~10Ma左右.包括宁芜盆地在内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各火山岩盆地均不存在侏罗纪火山岩浆活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和认识长江中下游及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作用提供了新的年代学成果.
周涛发范裕袁峰张乐骏钱兵马良杨西飞David R COOKE
关键词:同位素定年火山岩
安徽省庐江县沙溪铜矿床地质特征及形成时代被引量:5
2011年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之一。安徽省庐江县沙溪铜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部,是该成矿带内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斑岩型铜矿床,勘探工作表明矿床的深部和外围有良好的找矿前景。1矿区地质特征沙溪铜矿床位于滁州-庐江构造岩浆带的西南部,产于郯庐断裂的主干断裂带内。
汤诚周涛发袁峰范裕王世伟
关键词:矿床地质特征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斑岩型铜矿床斜长石找矿前景
安徽庐枞盆地侵入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2013年
庐枞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部,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常印佛等,1991;翟裕生等,1992)。庐枞盆地位于安徽省庐江县(庐)和枞阳县(枞)之间,为4组深大断裂控制,盆地基底东浅西深,属于继承式的中生代陆相盆地(任启江等,1991)。火山岩出露面积约800 km2,由老至新分为龙门院组、砖桥组、双庙组和浮山组。
邱宏范裕
关键词:侵入岩钾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二长岩
安徽省庐江县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床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构建被引量:1
2013年
沙溪斑岩铜金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段庐枞矿集区西北缘,2008年以来矿区实施的详查找矿工程表明,沙溪斑岩铜矿的储量已达大型规模,其深、边部还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是中国东部与闪长岩类有关斑岩铜矿的典型实例。对于大量探勘地质找矿工程所揭示的海量地质信息,急需开展相关三维可视化地质建模工作,
尚琼范裕张明明张淑虹李晓晖
关键词:铜金矿斑岩型三维可视化找矿潜力矿集区
复合成矿与构造转换——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为例被引量:62
2012年
复合成因矿床分布广泛,把它们单独划分出来进行研究,对于深入认识成矿过程、发展成矿理论和指导找矿勘探,均有重要意义。鉴于中国大陆东部中生代岩浆作用强烈,对前期成矿作用的影响也很明显,因此本文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为例,评介了复合成矿作用的几种主要机理,认同前人提出的叠加和改造是其基本类型,但预富集作用也应重视,同时也不能忽视继承成矿和再生成矿,特别是继承和预富集联合多次出现时,可以形成区域性成矿元素大规模富集。同时,本文还将它们放在区域构造体制和机制转化演化过程中加以考察,进一步明确它们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以前主要以沉积(含热水沉积)成因的含矿建造、矿源层或矿(胚)层产出,而矿床的最终形成与就位则主要与新构造体制下由挤压向引张转化的过渡环境中构造-岩浆活动有关,呈现出'成矿大爆发'的现象。其中早期(145~136Ma)构造机制是以走滑挤压作用为主,形成与高钾钙碱性岩系有关的铜金矿化。晚期(135~127Ma)以走滑引张作用为主,形成了与橄榄安粗岩系有关的铁硫矿化。但这两期都有广泛发育的以叠加改造为主的复合成因铜、金、铁、硫及铅锌矿床,从而在典型的岩浆热液矿床和沉积矿床之间形成了一套过渡性矿床序列(层控矽卡岩型→沉积热液叠加型→层控叠改型→迁移式改造型→原地式改造型),构建了一个矿床'家族'。末期(126~123Ma)以引张作用为主,出现碱性火山岩和A型花岗岩类,伴随铁、金、钼、铀等矿化,成矿带的成矿活动随之进入尾声。
常印佛周涛发范裕
关键词:预富集
长江中下游地区玢岩型铁矿床资源储量估算研究被引量:27
2011年
玢岩型铁矿床是长江中下游的一种典型矿床类型,矿床空间特征复杂,矿体形态多样,规模大小不一,对资源储量估算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对长江中下游玢岩型铁矿床进行了资源储量估算研究,实现先进的三维矿业软件Surpac和传统地质研究方法的结合,在收集整理矿床地质综合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矿体三维模型、脉岩三维模型、夹石三维模型等。并依照国家标准,以传统可靠性程度分类为依据划分资源储量类别,以建立块段约束体模型的方法,进行玢岩型铁矿床三维储量估算工作。实现了三维空间解译、搜索椭球参数的确定、资源储量的可靠程度分类、储量估算的全过程,并对传统可靠程度分类和Surpac软件提供的可靠程度分类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该方法完全满足我国资源储量估算工作的相关标准,可为提交地质勘探报告服务。本项成果在长江中下游玢岩型铁矿床及类似的复杂固体矿床储量快速、精确计算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张明明周涛发袁峰李晓晖李修钰贾蔡
关键词:资源储量分类储量估算SURPAC软件
安徽新桥Cu-Au-S矿床黄铁矿X射线衍射研究及其矿物学意义
2011年
新桥矿床位于安徽铜陵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铜铁金多金属成矿带中最大的硫铁矿矿床。矿床的成因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以下不同的认识:一认为是早期的热液成矿;二认为是接触交代型(层控夕卡岩型)矿床;三认为与石炭纪海底火山活动有关的火山喷发-沉积形成黄铁矿型铜矿,后经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改造。
谢杰范裕周涛发张乐骏王文财
关键词:夕卡岩型铜陵矿集区硫铁矿矿床
安徽铜陵姚家岭大型锌金矿床中新发现白钨矿被引量:16
2014年
姚家岭大型锌金多金属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断隆区的东部。本次研究中,在姚家岭矿床蚀变花岗闪长斑岩与大理岩化灰岩捕掳体的接触带的矽卡岩等位置发现了白钨矿。白钨矿电子探针定量分析表明,与理论值相比,WO3值总体偏低,CaO值总体略高于理论值,白钨矿的杂质组分主要为SrO、MoO3、CuO、FeO、MnO、MgO、V2O5和PbO2,计算显示白钨矿的化学式为Ca1.00W0.99O4。铜陵矿集区Zn-Au-Cu-Pb为主的矿床中白钨矿的发现表明,该区成矿系统的演化及热液成矿作用过程中可能发生了轻微的壳幔相互作用,在铜陵矿集区及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其他矿集区要重视和加强钨矿化的研究。
钟国雄周涛发袁峰蒋其胜范裕张达玉黄建满
关键词:白钨矿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