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06-YB-1091)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郑洪波张璐璐何柱国黎娟花邓悦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市脑科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抑郁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抑郁症
  • 3篇转移酶
  • 3篇基因
  • 3篇基因多态性
  • 3篇甲基转移酶
  • 3篇儿茶
  • 3篇儿茶酚氧位甲...
  • 1篇心理测验
  • 1篇抑郁症患者
  • 1篇认知功能变化
  • 1篇神经心理
  • 1篇神经心理测验
  • 1篇表型
  • 1篇测验

机构

  • 3篇广州市脑科医...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佛山市顺德区...

作者

  • 4篇张璐璐
  • 4篇郑洪波
  • 3篇何柱国
  • 2篇邓悦
  • 2篇黎娟花
  • 2篇邓河晃
  • 1篇黄远光
  • 1篇马静山
  • 1篇阳琼
  • 1篇彭建玲

传媒

  • 2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认知功能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认知功能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检测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和健康志愿者(对照组)COMT基因多态性分布。患者组评定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中国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RC)、连线A、B测验。结果COMT等位基因与基因型频率在患者组和对照组内均有显著性差异(Χ^2检验,P均〈0.01),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Χ^2检验,P均〉0.05);患者组COMT等位基因、基因型之间在WCST、WMS—RC和连线A、B测验无显著性差异(F检验,P均〉0.05),但在HAMD-24认识障碍因子分上均有显著性差异(F检验,P均〈0.05);患者组基因型A/A与认识障碍(r=-0.210,P=0.036)、绝望感(r=-0.331,P=0.001)均呈负相关;等位基因A与绝望感呈负相关(r=-0.220,P=0.028);等位基因G与认识障碍(r=0.210,P=0.036)、绝望感(r=0.331,P=0.001)均呈正相关。在WCST测验中,等位基因G与持续错误数呈正相关(r=0.341,P=0.000);在WMS—RC测验中,等住基因G与数字广度(倒背)呈负相关(r=-0.327,P=0.001)。结论提示COMT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的改变存在相关性。
彭建玲张璐璐郑洪波邓河晃邓悦何柱国黄远光黎娟花黄雄阳琼
关键词: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郁症基因多态性
首发抑郁障碍认知功能与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障碍认知功能与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检测40例首发抑郁障碍患者和40例健康志愿者COMT基因多态性分布,并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结果:COMT等位基因与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患者组神经心理学测验成绩在COMT等位基因、基因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组持续错误数与基因型A/A呈负相关(r=-0.351,P=0.026),与等位基因G呈正相关(r=0.351,P=0.026)。结论:首发抑郁障碍的认知功能的改变与COMT基因多态性可能存在相关性。
张璐璐郑洪波邓河晃何柱国
关键词:抑郁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
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变化的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改变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0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患者组),给与单一抗抑郁药治疗8周。于治疗基线和治疗末评定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中国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RC)、连线A、B测验,并与10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结果(1)治疗后患者组的神经心理学测验成绩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或P<0.01)。(2)患者组WMS-RC中的数字广度(倒背)改变与睡眠障碍分改变呈负相关(r=-0.244,P=0.014);连线测验B的测验时间与认识障碍分呈负相关(r=-0.230,P=0.021),提笔数与绝望感分呈正相关(r=0.312,P=0.002);WCST中的分类数与认识障碍分(r=-0.197,P=0.049)、焦虑/躯体化分呈负相关(r=-0.225,P=0.024)。(3)痊愈组和症状残留组的WCST及WMS-RC检测均低于对照组(P<0.01和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显著改善,与临床症状的缓解存在相关性,但仍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这提示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质性与状态性均存在。
张璐璐郑洪波邓悦何柱国马静山黎娟花
关键词:抑郁症神经心理测验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症状表型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及症状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检测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和健康志愿者(对照组)COMT基因多态性分布。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定患者组的症状表型。结果COMT等位基因与基因型频率在患者组和对照组内均有显著性差异(χ2检验,P均<0.01),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χ2检验,P均>0.05);患者组COMT等位基因、基因型在HAMD24认知障碍因子分上均有显著性差异(F检验,P均<0.05);患者组基因型A/A与认知障碍(r=-0.210,P=0.036)、绝望感(r=-0.331,P=0.001)均呈负相关;等位基因A与绝望感呈负相关(r=-0.220,P=0.028);等位基因G与认知障碍(r=0.210,P=0.036)、绝望感(r=0.331,P=0.001)均呈正相关。结论提示COMT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症状表型可能相关。
蔡理荣张璐璐郑洪波
关键词:抑郁症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表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