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972210)
-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宝武支理想张萍萍马艳何春生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计量学院同济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多普勒全场测速技术中图像及数据处理
- 2011年
- 介绍了多普勒全场测速技术(DGV)图像及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过程.图像处理过程中,经背景去除、灰度校正、几何校正等,能够有效滤除实验环境中的背景光,修正不同相机之间感光度不同的影响,校正流场区域在图像中的几何形状的形变.针对转盘测速实验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的速度分布与实际速度分布吻合较好,证明所采用的方法是可行的.
- 何春生张洪军王天宇
- 关键词:图像处理数据处理流场测量
- 多普勒全场测速系统实现
- 多普勒仝场测速技术(DGV)的工作原理是将流场中示踪粒子的散射光多普勒频移由分子滤波器转换为光强变化,通过测量光强获得频移来测量平面内流动速度场。本文介绍了自行研制的DGV系统,包括532nm频率可调窄线宽Q-开关倍频注...
- 张洪军何春生赵晓东陶晓磊彭海波
- 关键词:流场测量
- 文献传递
- 基于直边衍射的高斯激光驻波场仿真被引量:7
- 2012年
- 为了研究原子光刻实验中基片对汇聚激光场的影响,基于标量光学理论,采用数值计算对直边衍射情况下高斯激光驻波场特性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高斯激光的直边衍射效应会呈现与平面光波相似的强度振荡现象,两者直边衍射后的第1个强度突变分别为中轴线强度的1.18倍和1.37倍;随着束腰的增大,高斯激光的衍射越接近平面波;中轴线和基片表面距离会影响高斯激光截面进入直边几何阴影之外的大小;直边衍射后入射波和其经过反射镜作用的反射波相遇叠加在光轴方向上会形成稳定的驻波;这种驻波的强度在垂直光轴截面上呈现一定的衍射特性。该研究有利于理解直边衍射时高斯驻波场形成的实质;并可通过适当的激光参量来调整实验激光驻波场结构。
- 张宝武马艳张萍萍支理想李思荣周晋羽陈辰高毓琨
- 关键词:激光技术激光驻波场
- 多普勒全场测速技术中图像处理方法研究
- 多普勒全场测速技术(DGV)是一种基于分子滤波原理的流场速度测量方法,在高超、大尺度风洞测量方面优势明显。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DGV的图像处理的方法,并分析了采用8位和12位图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用本文给出的图像处理方法...
- 何春生张洪军王天宇
- 关键词:图像处理流场测量
- 文献传递
- 基于直边衍射高斯激光驻波光学势阱仿真被引量:8
- 2012年
- 为了研究基片边缘对激光汇聚原子光学势阱的影响,基于标量光学理论,采用数值计算对基片衍射与否两种情况下,高斯激光驻波场光学势阱进行了仿真,通过三维和截面仿真图充分显示了两种情况下高斯激光光学势阱的异同.详细研究了激光中轴线与基片表面距离、激光束腰和反射镜之间的距离对光学势阱的影响.
- 张宝武支理想张文涛
- 基片衍射对会聚激光驻波场中原子波包几率密度演化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针对激光会聚铬原子沉积实验,运用标量衍射理论,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基片衍射对会聚激光驻波场中原子波包几率密度演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基片衍射的影响会随激光中轴线与基片沉积表面距离b0的变化而变化。相对于非衍射情况,衍射效应会提高激光驻波场中会聚平面内原子波包几率密度分布的中心值,同时减小其半峰全宽。当参量b0=-0.2 w0(w0为高斯光束的束腰半径)时,原子波包几率密度的会聚平面和基片沉积表面完全重合。此处,衍射时原子波包几率密度分布的中心值为1.26,其半峰全宽为5.62nm,两者分别为非衍射时的1.1倍和0.94倍。
- 张宝武马艳张萍萍李同保
- 关键词:激光技术
- 90°弯管内气固两相流湍流变动实验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采用相位多普勒测速仪(PDA)对方形截面90°弯管内稀相气固两相流动进行了测量。颗粒相采用平均粒径为77μm的玻璃球,气相测量采用雾化水滴为示踪粒子。实验雷诺数Re=105(平均速度U0=10m/s)。文中对单相气体流动和气粒流中气相流动进行了分析。其中,两相流动中气相流动数据是在PDA激光散射信号后处理过程中根据颗粒尺寸进行大小颗粒(小颗粒代表气相,大颗粒代表颗粒相)分离得到的。结果发现,平均流速方面气粒流动中的气相速度较单相气体流动低,此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颗粒对连续气相介质的拖拽作用;对于湍流脉动,两相流中气相的湍流脉动比单相气体流动大,这主要是因为动能较大的颗粒相把动能传递给了气相,而这些颗粒的动能主要来源于壁面或颗粒间的碰撞。
- 张洪军赵周林YANG WilliamTU Jiyuan何春生
- 关键词:湍流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