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803440001)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李颖李范珠包强徐陆忠尚小广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沈阳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药动学
  • 1篇生物利用度
  • 1篇体内药动学
  • 1篇相对生物利用...
  • 1篇米粒
  • 1篇纳米粒
  • 1篇聚乳酸纳米粒
  • 1篇大黄酸
  • 1篇大鼠体内药动...

机构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市第十人...
  • 1篇沈阳市儿童医...

作者

  • 1篇魏颖慧
  • 1篇尚小广
  • 1篇徐陆忠
  • 1篇包强
  • 1篇李范珠
  • 1篇李颖

传媒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大黄酸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制备大黄酸聚乳酸纳米粒,并考察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以期提高大黄酸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以聚乳酸为载体材料,采用改良的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大黄酸聚乳酸纳米粒;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激光粒度仪考察粒径和Zeta电位;超速离心法测定其包封率及载药量;透析袋法研究其体外释药特性;以大黄酸混悬液为对照组,进行大鼠口服大黄酸聚乳酸纳米粒的药动学研究。结果纳米粒外观呈圆形或类圆形,平均粒径为(134.37±3.61)nm,Zeta电位为(-18.41±0.07)mV,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60.37±1.52)%和(1.32±0.09)%;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大鼠口服大黄酸混悬液和纳米粒后,ρmax分别为(5.788±0.15)和(11.607±0.56)mg.L-1,tmax分别为(0.193±0.01)和(1.102±0.13)h,AUC0→t分别为(8.077±2.98)和(34.583±3.93)mg.h.L-1,t1/2β分别为(3.319±0.23)和(21.721±6.13)h。结论聚乳酸纳米粒可显著改善大黄酸的药动学行为,有效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
尚小广李颖徐陆忠魏颖慧包强李范珠
关键词:大黄酸纳米粒药动学相对生物利用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