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ZW051)

作品数:13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汪孔丰童岳敏徐国荣汪琳翟勇更多>>
相关机构:安庆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安庆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安徽省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文学
  • 4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0篇桐城派
  • 3篇视域
  • 3篇家族
  • 2篇诗文
  • 2篇清代
  • 2篇文化家族
  • 2篇明清
  • 1篇递嬗
  • 1篇独异
  • 1篇演进
  • 1篇姚鼐
  • 1篇生平
  • 1篇生平事迹
  • 1篇失收
  • 1篇诗钞
  • 1篇诗歌
  • 1篇诗派
  • 1篇事迹
  • 1篇桐城诗派
  • 1篇图书

机构

  • 7篇安庆师范大学
  • 5篇安徽大学
  • 5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泉州师范学院
  • 1篇上海大学
  • 1篇安庆市白泽湖...

作者

  • 10篇汪孔丰
  • 1篇翟勇
  • 1篇童岳敏
  • 1篇汪琳
  • 1篇徐国荣

传媒

  • 3篇安庆师范学院...
  • 2篇安庆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池州学院学报
  • 1篇中国诗学研究

年份

  • 3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姚景衡与桐城派
姚景衡是姚鼐的长子,早年居里受到名儒方绩的谆谆教导,中举后从教过书院,步入仕途后蹭蹬坎坷,甚至因亏累而被削职下狱。他在学术观念上较为通达,兼容汉宋,但又以宋学为归;在诗论上,主张'自得',与其父姚鼐大体一致。他的诗文作品...
汪孔丰
关键词:桐城派
文献传递
清代文化家族与桐城派的演进被引量:2
2018年
众多文化家族的存在,是桐城派演变进程中一个别具意义的重要文化现象。从地理空间来看,桐城派家族的区域分布呈现出东南多、西北少的总体特征,这也反映出桐城派传衍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这些家族之间往往相互联姻,由此构建起的婚姻网络有力助推了桐城派的壮大。这些家族之间还存在家学交流和融汇的现象,这也有力推动了桐城派学术的不断向前发展。进入近代社会以来,文化家族在社会转型的进程中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形态,依托于他们的桐城派自身也在新陈代谢之中,并逐步向现代转型。总之,桐城派在两百余年的演变进程中,深深地烙上了家族化的色印,呈现出独特的传衍机制。
汪孔丰
关键词:文化家族桐城派联姻家学
桐城派作家刘大櫆生平事迹补考被引量:1
2018年
当前,有关刘大櫆的生平事迹研究仍存在诸多缺漏、讹误之处。经深入考辨,补述四个方面:刘大櫆师从吴直,在性情、作文、文风等方面受其熏陶较深;他与吴士玉订交是在雍正二年春,地点在桐城旅舍;他为了博取功名,曾五次入京,客京长达二十年,这对其人生及文学创作影响深远;他晚年孤寂困顿,以授徒为业,得意弟子王灼在乾隆四十年拜入门下,歙县弟子吴定五次渡江请业,两人皆有所成。以上结论有助于深入推进刘大櫆研究。
汪孔丰
关键词:刘大櫆生平事迹桐城派
振起桐城:姚濬昌诗歌论
2014年
姚濬昌是清代桐城麻溪姚氏家族中的重要诗人。他的诗作数量甚多,青年时期的感时伤世之作与中晚年时期的致仕闲居之作,堪为代表。其诗师法众长,不拘一格,创意造言,蠲涤淟浊,风格多样,自成一体。姚濬昌以其高超的诗才,充当起同光年间桐城诗歌振起者的角色,成为桐城诗派中不容忽视的一位作家。
汪孔丰徐国荣汪琳
关键词:桐城诗派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新安女行录》述略被引量:1
2016年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新安女行录》以文体归类,不仅详细地记载了徽州节烈女性抚孤、守节等彝伦懿行的生活侧面,反映了地域伦理秩序与宗族的建构,也折射出时代的风云遽变及文化思潮,具有相当的史学价值与文化意义。此书作者程云鹏善文,吴宽对其文脉详加圈点批注,这也是进一步研究史传文学传统在徽郡传衍的重要依据。
童岳敏
姚莹《谈艺图》与桐城派的江南传衍被引量:6
2016年
自道光十一年七月至十七年十月,姚莹一直在江南做官。他在政事之暇,交游名士,主持风雅。《谈艺图》就是他第二次代理两淮盐运使期间为纪念扬州谈艺韵事而绘制,反映了他与李兆洛、蒋彤、毛岳生、吴德旋、刘宝楠、刘文淇等江南文士谈道论艺的雅集盛况。由此图再联系到他从政江南期间以及仕宦江南前后的文化活动,可发现:姚莹居官江南,与其幕府宾客道艺均进,并表现出汉宋调和之态势以及强烈的重道经世之意识,这也昭示着江南学风与士风的新变。不仅如此,他还有力推动了道光年间桐城派的传衍。总之,这幅《谈艺图》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与多重的文化记忆,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与思想艺术价值。
汪孔丰
关键词:桐城派
明清陈埭回族丁氏家族符号演变与文学独异性探析
2014年
明清泉州陈埭回族丁氏家族伴随着科场上的频频折桂,家族性质也从重商的乡绅之家渐渐发展成为重文的士绅望族,拥有了具有家族特色的庞大文学梯队。中晚明至清初,自八世丁仪到十三世丁炜、丁兄弟,丁氏家族六代十余人皆有诗文流传,丁炜、丁兄弟二人更是文名远扬。清代中晚期,丁氏族人丁廷兰组织的具有浓厚文学色彩的社团鹏霄榭为家族文学的延续开启了新的模式。陈埭丁氏家族文学创作不仅绵延二百多年,而且有着自己的独异性:紧随文坛风尚,崇尚冲和平淡、清新自然的诗风,文学体裁多样化,凸形与线形发展轨迹并存。
翟勇
关键词:明清文学家族文学回族
家族与流派视域下姚景衡的发现与评价被引量:1
2015年
姚景衡是姚鼐的长子,早年居里受到名儒方绩的谆谆教导;中举后在多家书院设帐授徒;步入仕途后蹭蹬坎坷,甚至因亏累而被削职下狱;晚年发愤读书,专注于学术、辞章。受其父姚鼐影响,他在学术观念上较为通达,兼容汉宋,而以宋学为归;在诗论上,主张"自得",不主门户之见。不过,他也有别出新意之处,视巫医百工之人为"学人",颇为惊世骇俗;关于《招魂》的作者,他又与姚鼐立异,表现出独立的学术个性。他的创作特色在于诗不蹈袭,能自达其意,古文悉有法度,而雄气过于其父。姚景衡作为麻溪姚氏十七世的杰出代表,在家族文学圈、文化链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他作为桐城派的成员,在此派阵营中也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汪孔丰
关键词:桐城派自得
“桐城三祖”视域下的姚范及其地位平议
2015年
姚范是桐城派形成期的重要人物。他不仅是桐城派立派者姚鼐的伯父与业师,还与方苞、刘大櫆颇有关联。他洞察前辈方苞为学之不足,讥议其"义法"说之陋弊;与挚友刘大櫆志同道合,情深意切,亲近其"神气、音节、字句"说;精心栽培胞侄姚鼐,倾力传授其学术、辞章。而他自身对唐宋诗家的称誉以及创作实践中兼融唐宋,也奠定了桐城诗派的家法内涵。姚范是桐城派形成期的重要肇基者之一,在此派谱系中至少可与刘大櫆相比肩。
汪孔丰
关键词:桐城派平议
赓和《感怀》:明清麻溪姚氏家风的一个面相考察
2017年
桐城麻溪姚氏是明清时期享有盛名的文化家族。姚家的八世祖姚希廉尝作《感怀诗》,以示后世子孙要厚恤宗人。其后子孙在科第成功时相继步韵追和,由此形成独特的家风传统。此项步韵和诗传统到十六世姚鼐时才有所中断,到十九世姚濬昌时又有所恢复。但这也只是昙花一现,由于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以及传统教育的转型,姚家步韵《感怀》的传统也随之宣告结束。姚家数百年的家族和诗史,曾深深地影响过这个家族族人的精神世界与文化心态,蕴含着丰富深厚的思想文化意义。
汪孔丰
关键词:家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