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61034D011004)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乌兰图雅王海云阿拉腾图娅乌敦郝强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农牧
  • 2篇农牧交错带
  • 2篇交错带
  • 1篇地名
  • 1篇典型区
  • 1篇农林牧
  • 1篇气候
  • 1篇林地
  • 1篇北方农牧交错...

机构

  • 3篇内蒙古师范大...

作者

  • 2篇乌兰图雅
  • 1篇斯琴朝克图
  • 1篇乌敦
  • 1篇郝强
  • 1篇阿拉腾图娅
  • 1篇王海云

传媒

  • 2篇内蒙古林业科...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地名特征浅析——以扎鲁特旗为例被引量:2
2011年
以内蒙古扎鲁特旗为例,对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地名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该地带地名与区域地形地貌、居住民族、土地利用方式及人口迁移等密切相关。具蒙古地名的村屯为原有地名,多分布于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其地形地貌主要为中山山地、沙丘平原和低山丘陵,居民多为蒙古族。具汉语地名的村屯多为清末形成,主要分布于农业区,其地形地貌为冲洪积平原和河谷平原,居民以汉族为主。这种蒙古语地名和汉语地名的分布格局及其具备的特征,很好地揭示了现今农牧交错带农牧并存、蒙汉混居格局的形成及演变过程。
斯琴朝克图乌兰图雅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
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与范围判定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在建国后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农牧交错带的定义及范围判定的研究进展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探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变迁过程,并给出初步结论。
郝强乌兰图雅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气候
农林牧交错典型区近20年的林地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以阿鲁科尔沁旗为例被引量:3
2011年
选择农牧交错典型区—阿鲁科尔沁旗,利用1980年以来的各典型时期的土地详查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与比较方法、LUCC指数分析方法,对其近20年的林地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985-2008年间,研究区林地面积增加11.295万hm2,林地动态度达2.32,林地已成为该旗仅次于草地的土地利用重要类型;林地面积变化的空间差异显著,除天山镇外,其余10个镇(苏木)的林地面积均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变化较大的有天山镇和天山口镇。导致林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机制有退耕还林、造林绿化、城市化、经济利益等社会经济因素。
王海云阿拉腾图娅乌敦
关键词:林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