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101603)

作品数:25 被引量:306H指数:11
相关作者:李凤琴徐进胡豫杰张靖江涛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山东大学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理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质谱
  • 6篇食品
  • 5篇色谱
  • 5篇相色谱
  • 4篇沙门菌
  • 4篇食源
  • 4篇食源性
  • 4篇污染
  • 3篇毒素
  • 3篇液相
  • 3篇液相色谱
  • 3篇质谱法
  • 3篇高效液相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超高效
  • 3篇超高效液相
  • 3篇超高效液相色...
  • 3篇超高效液相色...
  • 3篇串联质谱
  • 2篇毒素污染

机构

  • 22篇国家食品安全...
  • 4篇山东大学
  • 3篇青岛大学
  • 3篇浙江省疾病预...
  • 2篇北京市疾病预...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河北省疾病预...
  • 1篇扬州大学
  • 1篇陕西省疾病预...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吉林省疾病预...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北京出入境检...

作者

  • 12篇李凤琴
  • 6篇徐进
  • 4篇胡豫杰
  • 3篇白莉
  • 3篇江涛
  • 3篇韩春卉
  • 3篇王晔茹
  • 3篇张靖
  • 3篇沈青
  • 2篇李楠
  • 2篇赵云峰
  • 2篇于红霞
  • 2篇崔凤云
  • 2篇张朝晖
  • 2篇潘晓东
  • 2篇甘辛
  • 2篇刘鑫
  • 2篇吴平谷
  • 2篇张东峰
  • 2篇云环

传媒

  • 8篇中国食品卫生...
  • 7篇卫生研究
  • 5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中国乳品工业
  • 1篇生物加工过程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6
  • 6篇2015
  • 10篇2014
  • 4篇201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级净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豆芽中10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引量:77
2014年
建立了豆芽10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级净化体系,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该体系的效果进行了评价。豆芽先用酸性乙腈提取,浓缩后用甲醇复溶,部分经QuECHERS试剂盒净化后用GC/MS分析2,4-D-乙酯2,4-D-丁酯。另一部分经MCS固相萃取柱净化,先用5 mL甲醇洗脱得组分1,再用5%氨化甲醇洗脱得组分2;组分1浓缩后用10%三氟化硼甲醇溶液甲酯化,提取后GC/MS测定4-氯苯氧乙酸、α-萘乙酸、2,4-二氯苯氧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丁酸,组分2浓缩后用GC/MS测定多效唑、激动素、6-苄基腺嘌呤。采用此净化体系对可以对不同性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有效净化。结果表明,本方法完全可以用于豆芽中10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检测,在豆芽中的添加0.01-0.1 mg/kg,10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平均回收率范围为70.5%-93.2%,RSD为5.2%-12.3%,本方法对10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定量限(S/N≥10)为0.01-0.025 mg/kg,检出限(S/N≥3)为0.003-0.008 mg/kg。此净化体系简便、快速、准确,结合GC/MS可以满足豆芽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残留检测要求。
吴平谷谭莹张晶王立媛汤鋆姜维潘晓东马冰洁倪竹南王天娇
关键词:豆芽植物生长调节剂气相色谱-质谱法
餐饮厨房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分布特征及风险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为了解餐饮厨房中自制即食食品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状况及厨房内各媒介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分布特征,并据此分析餐饮厨房中导致即食食品发生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可能高风险点,在我国3个省份的29个餐饮厨房中采集环境样本及厨房自制餐饮即食食品1 455份进行单增李斯特菌检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探寻餐饮厨房自制即食食品污染与环境暴露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餐饮厨房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广泛存在,自制即食食品、食品原料与环境样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检出无差异。针对单增李斯特菌的监测,应关注餐饮环节的污染,凉菜间的冰箱可能成为导致餐饮厨房自制即食食品被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危险因素。
李骏王晔茹诸寅宋筱瑜
关键词:即食食品单增李斯特菌冷菜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鱼肉中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鱼肉中氯霉素(CAP)、甲砜霉素(TAP)和氟甲砜霉素(FF)的测定方法。方法以氘代氯霉素(d5-CAP)为内标,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提取,正己烷脱脂处理。在ACQUITY BEH-C18色谱柱中分离,以水-甲醇做流动相梯度洗脱,以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CAP、TAP和FF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1、0.03、0.03μg/kg,回收率分别为83.2%~96.5%,76.8%~93.8%和79.6%~95.0%;相对标准偏差为4.1%~8.8%。结论本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灵敏度和准确度,满足鱼肉中痕量氯霉素类药物残留的高灵敏分析需要。
潘晓东吴平谷姜维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氯霉素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抗生素残留违禁药物
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中截尾数据的处理方法被引量:6
201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简称《食品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简称《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剖中规定,我国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其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是对影响健康的有害金属元素、农药及兽药残留、有机污染、食品添加剂等进行的监测。监测数据经过汇总并进行统计分析后,定量或定性地评价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状况和水平,及时发现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评价污染趋势变化,
赵凯杨大进
关键词:化学污染物食品安全截尾数据有害金属元素食源性疾病
UHPLC-LTQ Orbitrap MS测定鸡肉组织中5种糖皮质激素残留被引量:20
2013年
建立了鸡肉组织中地塞米松、泼尼松、氢化可的松、甲基氢化泼尼松、曲安那德5种糖皮质激素的QuEChERS前处理方法以及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HPLC-LTQ Orbitrap MS)检测方法。对QuECh-ERS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乙二胺-N-丙基(PSA)为净化吸附剂,可达到最佳提取和净化效果。采用Waters AQUITY UPLC HSS T3(2.1 mm×150 mm,1.8μ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250μL/min。通过LTQ Orbitrap MS质谱检测器进行检测,以保留时间和精确质量数进行定性,母离子的峰面积进行定量。5种糖皮质激素的线性范围为1~100μg/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在5、10、20μg/kg 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87.5%~119.7%,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2.0%~11.0%。5种糖皮质激素的检出限(LODs)为0.49~0.78μg/kg,定量下限(LOQs)为1.62~2.57μg/kg。该方法稳定、可靠,可满足鸡肉中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残留的检测与确证要求。
严华云环刘鑫崔凤云李建辉高洋洋张杉丁双阳张朝晖
关键词:ORBITRAP
DNA条形码技术在鱼种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鉴于世界鱼种多达3万种,传统的形态学分类方法已不能满足对鱼种进行准确鉴定的需要,DNA条形码技术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开辟了一条新思路。本文就DNA条形码的发展史、技术原理以及在鱼种鉴定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沈青张东峰李凤琴
关键词:DNA条形码
全自动测序仪PCR产物测序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影响ABI3500xl全自动测序仪测序过程的因素进行研究,以提高测序的准确度和成功率并降低成本。方法对PCR反应体系、产物纯化方法进行优化。将Big Dye分别稀释8、16和32倍进行测序PCR反应,比较不同的Big Dye稀释倍数对PCR产物测序结果的影响;使用CENTRI-SEP柱纯化法、Big Dye Cleaning Beads磁珠法和乙醇乙酸钠EDTA法对测序PCR产物进行纯化,比较不同纯化方法对测序结果的影响。结果 Big Dye稀释8倍和16倍时,PCR反应体系的测序结果正常,而稀释32倍时测序结果出现碱基误读;3种不同的测序PCR产物纯化方法均可得到满意的测序结果。相比之下,CENTRI-SEP Kit纯化方法所需时间最短(0.5 h),但是成本较高;乙醇乙酸钠EDTA纯化方法成本最低,但耗时较长(2 h);磁珠纯化法所需时间(1 h)和成本介于CENTRI-SEP Kit法和乙醇乙酸钠EDTA法之间,但不适于高通量操作。结论 ABI3500xl全自动测序仪测序过程中,Big Dye稀释16倍时所得测序结果准确且成本较低;3种测序PCR产物纯化方法均可得到准确的测序结果 ,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操作者具备的实验条件选择最适纯化方法 ,以减少测序时间和成本。
闫韶飞王伟徐进白莉甘辛李凤琴
关键词:DNA测序
免疫磁珠富集联合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牛肉馅中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O26∶H11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建立肉制品中免疫磁珠富集(IMS)联合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快速检测牛肉馅中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O26∶H11的方法。方法建立针对编码O26抗原wzx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验证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人工污染不同浓度STEC O26∶H11的牛肉馅样品,在增菌不同时间后,将增菌液原液、增菌液经免疫磁珠特异性捕获分离物分别进行qPCR检测及平板分离。结果 qPCR检测O26∶H11可产生特异性荧光信号,而23株其他血清型的大肠埃希菌及7株其他种属细菌均未见荧光信号;本方法对纯培养的检测限为5×102cfu/ml。人工染菌试验中,当初始染菌浓度达到或高于3×102cfu/25 g时,增菌培养6 h后IMS捕获物可以检测到荧光信号。培养20 h后,初始染菌浓度为3"10-1cfu/25 g以上,对增菌液直接检测和IMS捕获物检测都可以检测到荧光信号。初始污染浓度较低时,增菌6 h后IMS-qPCR的检测灵敏度高于增菌液直接qPCR检测;IMS捕获物涂布显色培养基分离目标菌检测灵敏度高于增菌液直接涂布;CHROMagar STEC显色培养基分离STEC O26∶H11的检测灵敏度高于山梨醇麦康凯培养基(SMAC)。结论 IMS联合qPCR检测食品中的STEC O26∶H11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快速、易操作等特点,可以提高样品中STEC O26∶H11菌的检出率,适用于牛肉制品中STEC O26∶H11的快速检测。
白莉王伟胡豫杰吴青赫英英徐进韩春卉李凤琴
关键词:免疫磁珠分离食源性致病菌
构建全国食源性疾病主动报告系统初探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描述全国食源性疾病报告系统的工作机制和工作进展。方法对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系统和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系统的报告定义、报告范围和工作流程及其两者的区别进行了介绍。结果从2010年10月到2012年6月,全国共有296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行政部门登录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系统,目前已经报告事件数1525起;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系统登记医院数553家,共上报38例疑似病例。结论中国已经启动食源性疾病报告系统,但是各项能力建设仍有待提高。
朱江辉李凤琴李宁严卫星徐海滨马宁宋筱瑜梁江王小丹高芃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
中国居民小麦粉和玉米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暴露水平评估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分析中国小麦粉和玉米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N)的污染水平,以及人群DON和ZEN的暴露情况。方法于2009年,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原则,选取中国13个省份44个市(区、县)的107个超市或市场为采样点,分别采集小麦粉和玉米制品样品292、347份。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检测样品中DON和ZEN污染水平。结合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3~13、≥14岁的68959名调查对象的数据,采用有放回地随机抽样方法以及蒙特卡罗(Monte Carlo)法得到调查对象每日DON和ZEN暴露量的P1~P99及其分布,将DON和ZEN暴露量的P1~P99分别与暂定最大每日耐受摄入量(PMTDI)和每日耐受摄入量(TDI)进行比较,分析超过健康指导值的最小暴露量百分位数及其分布,采用t检验比较不同年龄组调查对象DON和ZEN暴露量差异。结果小麦粉和玉米制品中DON污染阳性率分别为100.O%(292/292)、97.4%(338/347),高于限量标准(1μg·kg^-1·d^-1)的样品分别占1.7%(5/292)、4.6%(16/347);小麦粉和玉米制品中ZEN污染阳性率分别为53.4%(156/292)、87.6%(304/347),玉米制品中ZEN高于限量标准(0.25μg·kg^-1·d^-1)的样品占15.6%(54/347),小麦粉样品中ZEN均未超过限量标准(0.25μg·kg^-1·d^-1)。3~13岁组DON的P50、P75、P90、P95、P975和P。的面(95%CI)分另0为0.170(0.170~0.171)、0.762(0.759~0.765)、2.066(2.038~2.069)、3.515(3.501~3.530)、5.342(5.314~5.372)和9.220(9.155~9.279)μg·kg^-1·d^-1,均高于≥14岁组的贾(95%CI)[0.131(0.130~0.131)、0.500(0.498~0.501)、1.280(1.276~1.285)、2.138(2.128~2.147)、3.510(3.494~3.527)和5.512(5.474~5.546)μg·kg^-1·d^-1]�
王伟朱江辉邵兵李凤琴
关键词:食品污染谷物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