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08B03)

作品数:11 被引量:55H指数:5
相关作者:郭明辉胡建鹏张帆彭子东詹金龙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纤维板
  • 4篇复合材料
  • 4篇复合材
  • 3篇力学性能
  • 3篇木纤维
  • 3篇力学性
  • 2篇性能表征
  • 2篇氧化改性
  • 2篇中密度纤维板
  • 2篇物理力学
  • 2篇物理力学性
  • 2篇物理力学性能
  • 2篇聚乳酸
  • 2篇环保型
  • 1篇杨木
  • 1篇人造板
  • 1篇人造板行业
  • 1篇饰面
  • 1篇饰面人造板
  • 1篇糖含量

机构

  • 1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11篇郭明辉
  • 4篇胡建鹏
  • 2篇关鑫
  • 2篇张帆
  • 2篇孙晓婷
  • 2篇郭文君
  • 2篇詹金龙
  • 2篇彭子东
  • 1篇李坚
  • 1篇林金国
  • 1篇刘祎
  • 1篇周俊合
  • 1篇刘芳延
  • 1篇刘学莘
  • 1篇张永明
  • 1篇王广森
  • 1篇黄平平
  • 1篇袁媛
  • 1篇朱莉
  • 1篇王立

传媒

  • 3篇西南林业大学...
  • 2篇林业科学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年份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初植密度对大青杨木材显微构造特征及固碳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以大青杨(Populus ussuriens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生长轮材质分析法研究了初植密度对木材显微构造特征和固碳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4.0 m×4.0 m初植密度可作为短期轮伐林的培育模式,以获得大径级的相对优质人工林大青杨木材;2.0 m×2.0 m初植密度可作为长期固碳林的培育模式,且由于其具有相对较优的木纤维微观构造特征参数,采伐后的大青杨木材可作为造纸原料使用。
朱莉关鑫李坚郭明辉
关键词:初植密度显微构造固碳量
氧化条件对改性木质素制备环保型纤维板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采用氧化改性方法分别在酸、碱条件下对工业木质素进行氧化改性。由于酸、碱条件下的氧化机理不同,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分析得出酸、碱条件下,工业木质素的主要官能团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两种条件下木质素分子结构变化存在差异。以氧化剂用量为单因素的制板试验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氧化剂用量为10%时,板材各项物理力学性能较优;碱性条件下氧化剂用量为30%时板材各项物理力学性能较优。氧化条件和氧化剂用量对板材性能影响规律明显。
胡建鹏郭文君孙晓婷彭子东詹金龙郭明辉
关键词:氧化改性化学结构
木质素磺酸铵对聚乳酸/木纤维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力学与热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为探讨生物质资源改善复合材料的界面及综合性能的可行性,以木纤维(WF)为基体,聚乳酸(PLA)为增强体,添加氧化改性木质素磺酸铵(OMAL),采用高速混合-平板热压工艺制备环境友好型OMAL-PLA/WF复合材料。研究了OMAL对OMAL-PLA/WF复合材料力学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WF与PLA质量比为7∶3的复合体系中,OMAL对提高OMAL-PLA/WF复合材料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以及内结合强度具有促进作用。OMAL添加量为15wt%~20wt%时,OMAL-PLA/W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当OMAL添加量为20wt%时,与PLA/WF对照样相比,OMAL-PLA/WF复合材料的热分解起始温度降低45℃,热分解速率特征峰温度提前107℃,残渣量增加5.3%,玻璃化转变温度、冷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均向低温方向移动,储能模量和损耗角正切值增大,玻璃态阶段的热稳定温度范围提高约20℃。
胡建鹏郭明辉
关键词:木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
漆酶介体体系活化木纤维制备中密度纤维板的工艺优化研究
2014年
研究基于漆酶介体体系活化天然木质素制备中密度纤维板,由响应面法分析得到漆酶介体体系活化木纤维的优化工艺为,pH 5.0,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为55.00 min,木纤维体积分数4.0%,ABTS摩尔浓度0.28 mmol/L,香草醛摩尔浓度1.66 mmol/L和漆酶活性60.00 U/mL。
关鑫刘学莘郭明辉林金国
关键词:木纤维漆酶介体体系中密度纤维板响应面法
国内浸渍胶膜纸及饰面人造板行业前景展望被引量:16
2014年
近年来,随着板式家具的发展,浸渍胶膜纸和饰面人造板行业发展迅猛。文中通过分析国内浸渍胶膜纸及饰面人造板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与国外的差距,从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产品加工工艺和板式家具等方面对该行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付纪磊王广森郭明辉周俊合王立
关键词: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板式家具
基于改性工业木质素的环保型纤维板研制工艺被引量:1
2012年
以改性工业木质素和木纤维为原料,采用高速混合-平板热压的技术路线,制备环保型纤维板。单因素正交试验分析发现:木铵填料量、板坯含水率、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对材料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优化确定的工艺参数为:氧化改性木质素磺酸铵填料量25%、板坯含水率20%、热压时间7 min、热压温度170℃;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材料物理力学性能达到GB/T11718—2009《中密度纤维板》的要求。
郭文君孙晓婷彭子东詹金龙郭明辉
关键词:物理力学性能
木质素酚羟基含量提高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4年
木质素是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含有多种官能团,但因自身复杂的结构影响了其有效利用。由于酚羟基的体积小、活性大,通过提高木质素的酚羟基含量可以使其反应活性明显提高。介绍了酚化改性法、催化还原法、脱甲基化法、超声法和电化学法等提高木质素酚羟基含量方法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每种方法的反应原理及优缺点,并对将来研究的重点提出建议。
张帆黄平平郭明辉
关键词:木质素
复配改性工业木质素/木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5
2014年
以H2O2为氧化剂对工业木质素进行改性,将H2O2氧化改性工业木质素(OMIL)与聚乙烯亚胺(PEI)复配制得复配改性工业木质素(OMIL-PEI)。以木纤维(WF)为基体,OMIL-PEI为黏结相,采用高速混合-平板热压工艺制备了环保型OMIL-PEI/WF复合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H2O2用量、氧化时间、OMIL与PEI质量比及复配剂OMIL-PEI用量对该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探索了复合材料的最优制备工艺参数,并采用FTIR、XRD、DMA和SEM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H2O2用量20wt%,氧化时间120min,OMIL与PEI质量比7∶1,OMIL-PEI用量20wt%,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各项理化性能满足GB/T 11718-2009干燥状态下使用的承重型中密度纤维板的性能要求;OMIL-PEI能够与WF在热压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化学键;优化工艺条件下的OMIL-PEI/WF复合材料的木质纤维素的晶形结构保持不变,相对结晶度从60.24%(纯WF)升高到72.91%;OMIL-PEI提高了OMIL-PEI/WF复合材料的动态储能模量,对材料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且各组分之间分布均匀,交织致密,界面粘结性能良好。
袁媛郭明辉
关键词:聚乙烯亚胺复合材料性能表征
改性工业木质素-木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结合性能表征被引量:5
2013年
以木质纤维为基体,Fenton试剂化学改性后的工业木质素为黏结相,采用"高速混合-平板热压"的工艺技术路线制备环保型木质基复合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及极差分析,探索性能优良的环保型材料的制备工艺,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X射线衍射分析(XRD)、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环境扫描电镜(SEM)对材料的化学组分、聚集态结构、动态热机械性能以及微观形貌特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在氧化改性工业木质素填加量25%、板坯含水率20%、热压时间7min、热压温度170℃的工艺条件下,木质基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能能够满足GB/T11718—2009中干燥状态下使用的普通型中密度纤维板(MDF-GPREG)的要求;2)氧化改性工业木质素与木质纤维在热压过程中形成了较理想的化学键结合;木质纤维素的晶形结构保持不变,相对结晶度有所提高;复合材料的刚度和韧性良好,热稳定性降低;复合材料组分之间分布均匀,交织致密,界面相容性良好。该材料在建筑隔板、木质装饰板、产品包装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胡建鹏郭明辉
关键词:氧化改性复合材料工艺参数性能表征
木纤维-木质素磺酸铵-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工艺优化与可靠性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为探讨生物质资源对复合材料界面与综合性能的影响,采用平压法制备木纤维-木质素磺酸铵-聚乳酸复合材料,分析聚乳酸(PLA)添加量、氧化改性木质素磺酸铵(MIL)添加量和热压时间对复合材料理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用响应曲面法构建上述工艺因子与响应值间的二次回归模型,进行多指标的模型可靠性分析,优化得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范围内,工艺因子对复合材料理化性能影响显著,其中PLA添加量30%、MIL添加量20%~25%、热压时间7~9 min时,复合材料性能显著提升;分别以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为响应值的3组二次回归模型均在0.01水平显著,模型准确可靠,可用于分析和预测;获得综合优化工艺为PLA添加量33%、MIL添加量25%、热压时间7.5 min,响应值的实测值与预测值间的偏差率均在5%以内,复合材料主要理化性能满足GB/T11718—2009中潮湿状态下使用的普通型中密度纤维板性能要求。
胡建鹏郭明辉
关键词:复合材料响应曲面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