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C9810027)

作品数:7 被引量:144H指数:7
相关作者:陈平留郑德祥陈昌雄彭龙福曹辉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人工林
  • 2篇资产
  • 2篇资产评估
  • 1篇用材林
  • 1篇幼龄林
  • 1篇脂肪含量
  • 1篇森林景观
  • 1篇森林旅游
  • 1篇森林资源
  • 1篇生产力
  • 1篇生物量
  • 1篇湿地松
  • 1篇湿地松人工林
  • 1篇树种
  • 1篇树种选择
  • 1篇条件价值法
  • 1篇楠木
  • 1篇楠木人工林
  • 1篇物量
  • 1篇林分

机构

  • 3篇福建林学院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5篇陈平留
  • 3篇郑德祥
  • 2篇陈昌雄
  • 1篇曹辉
  • 1篇彭龙福
  • 1篇卢凤美
  • 1篇肖才生
  • 1篇林元泰

传媒

  • 3篇福建林学院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林业经济问题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3
  • 1篇2001
  • 4篇200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层次分析法在防火树种选择中的应用被引量:28
2000年
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防火树种选择中,通过对毛栲、竹柏、木荷等9种防火林带树种的抗火性能进行定量分析,提出了防火林带树种的最佳选择。
郑德祥陈平留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抗火性能树种选择防火树种粗脂肪含量
湿地松人工林动态的经济效益分析被引量:10
2000年
以福建南平葫芦山国有林场 70年代引种的湿地松人工林林分调查资料为基础 ,结合当地的技术经济资料 ,分析了湿地松人工林动态经济收益 。
卢镜铭
关键词:湿地松人工林
用材林幼龄林资产评估调整系数的确定被引量:10
2000年
通过对用材林幼龄林资产评估中所常采用的调整系数进行分析 ,首次提出功能性贬值率在幼龄林林木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并分析其形成原因、适用条件与计算 ,从而对幼龄林评估值进行调整 ,使评估结果更趋于合理 。
郑德祥陈平留陈昌雄卢凤美
关键词:用材林幼龄林林木资产评估
森林景观资产评估CVM法研究被引量:24
2003年
对森林景观资产进行评估研究,是盘活森林景观资产市场的必然需求.首次将条件价值法即CVM法引入森林景观资产评估中来,并在理论上解决了景观评估中支付意愿WTP测算,游客量预测、收入、成本、费用的确定与计算等问题,在森林景观资产评估的实践操作中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曹辉陈平留
关键词:资产评估CVM森林景观条件价值法森林旅游
浅析用材林资产评估的几种类型被引量:7
2000年
本文拟在用材林资产评估的应用研究中 ,针对不同的评估要求将它分为三种常用的评估类型 :小班评估法、总体平均评估法、现行林价评估法。在对三种评估类型进行简要的说明的基础上对其适用条件和优缺点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以期对用材林资产评估的实践应用有所帮助。
郑德祥陈平留
关键词:森林资源
35年生楠木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被引量:55
2003年
通过对福建南平樟湖国有林场35年生楠木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以及其生长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35年生楠木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和林分蓄积量分别为17.3m、24.0cm和229.220m3·hm-2,林分生物量和乔木层则分别达193.503t·hm-2和182.948t·hm-2,乔木层生物量占整个林分总生物量的94.55%.林分年均净生长量为5.227t·hm-2;乔木层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小顺序为:干(70.43%)>皮(7.74%)>枝(3.31%)>叶(1.00%);树干生物量垂直分布呈金字塔形,活枝和鲜叶主要分布在9m以上.与杉木生长过程相比,楠木在早期生长较慢,生长高峰期较迟且高峰值较小,整个生长曲线较为平缓、均匀.
彭龙福
关键词:楠木人工林生物量生产力
人工马尾松复层混交林林分结构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0
2001年
From the analysis and simulated study on the stand structures of present the multi\|stories mixed uneven\|aged Pinus massoniana planted forests in Fujian, the correlationships between stand diameter distribution structure,stand stock distribution structure, tree height and DBH were obtained. Several proposals for the rational management and structure adjustment of the present forests were put forward.
陈昌雄陈平留肖才生林元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