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30610036)

作品数:12 被引量:98H指数:8
相关作者:陈武勇杨璐铭周南叶光斗赵长青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胶原
  • 4篇蛋白
  • 4篇胶原蛋白
  • 3篇皮革
  • 3篇纳米
  • 3篇防霉
  • 3篇防霉剂
  • 3篇复配
  • 3篇复配型
  • 2篇抑菌
  • 2篇抑菌圈
  • 2篇水解胶原
  • 2篇皮革防霉
  • 2篇皮革防霉剂
  • 2篇皮胶原
  • 2篇纤维
  • 2篇纳米复合材料
  • 2篇海藻酸
  • 2篇海藻酸钠
  • 2篇复合材料

机构

  • 12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2篇陈武勇
  • 5篇杨璐铭
  • 5篇周南
  • 4篇叶光斗
  • 4篇赵长青
  • 3篇辜海彬
  • 3篇林云周
  • 3篇李岩
  • 2篇贾利蓉
  • 2篇高波
  • 2篇陈继平
  • 2篇唐屹
  • 2篇夏娟
  • 1篇张丽
  • 1篇张小燕
  • 1篇李立新
  • 1篇陈玲
  • 1篇刘洪娥
  • 1篇刘新杰

传媒

  • 8篇皮革科学与工...
  • 2篇中国皮革
  • 1篇食品科技
  • 1篇食品与机械

年份

  • 3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胶原基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的制备被引量:6
2008年
通过溶胶凝胶原位复合法制备了胶原基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首先制备pH值为8.5的纳米氧化锌前驱体溶胶;然后参考制革工艺制备戊二醛处理网状胶原基;将醛处理网状胶原基和其质量比500%的纳米氧化锌前驱体溶胶,在50℃下于转鼓内转动9 h后,自然干燥而得胶原基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的分析结果表明,网状胶原基经纳米氧化锌前驱体处理后,大小约为25 nm纳米氧化锌颗粒已经在网状胶原基内生成。所制备的胶原基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收缩温度78.4℃)和良好的力学性能,纳米氧化锌的引入使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抗菌防霉性。
周南陈武勇赵长青陈继平杨璐铭
关键词:胶原氧化锌纳米材料抗菌
水解胶原/海藻酸钠/纳米粒子复合保鲜液用于水果涂膜保鲜的研究被引量:21
2008年
目的:研究水解胶原、海藻酸钠、纳米氧化钛或纳米氧化硅复合保鲜液对枇杷与樱桃的涂膜保鲜效果;方法:用复合保鲜液对枇杷与樱桃进行涂膜处理,着重探讨贮藏过程中腐烂指数、呼吸强度、失水率、总酸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该复合保鲜液可减少枇杷的失水率,降低枇杷的呼吸强度与腐烂指数,纳米氧化硅粒子经六偏磷酸钠分散后制得的复合保鲜溶液,对枇杷的保鲜效果较为明显;复合保鲜溶液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樱桃呼吸强度与腐烂指数,纳米二氧化硅对樱桃的保鲜效果优于纳米二氧化钛;结论:纳米粒子在水果涂膜保鲜方面有一定应用前景。
贾利蓉夏娟周南陈武勇
关键词:水解胶原海藻酸钠涂膜保鲜
纳米TiO_2——胶原复合机理探讨被引量:5
2006年
选用皮粉及山羊酸皮作为胶原替代物,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胶原复合材料,分析其结合机理。激光粒度仪测试结果表明,小粒径的纳米微粒在TiO2纳米溶胶向凝胶的转变过程中形成,溶胶中微粒的Z-平均粒径为15-70nm。复合材料中原位形成的纳米TiO2微粒,在原子力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粒径大小约为40nm。可以看出,纳米TiO2微粒在皮胶原中原位生成后,粒径无明显变化。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胶原可能与纳米前驱物中的钛络合物形成了某种形式的结合。DSC图谱的分析结果表明氨水的加入能促进此过程。
周南陈武勇陈继平刘洪娥
关键词:纳米复合材料胶原激光粒度仪原子力显微镜
复配型皮革防霉剂的研究(Ⅰ)——单组分防霉剂的抑菌性能比较被引量:13
2005年
为了获得用于皮革防霉实验的菌种,从四川地区霉变的猪皮(包括酸皮、蓝湿皮、染色革坯和成品革)上分离得到了19种霉菌,并选择了五种防霉剂,即富马酸二甲酯(B)、尼泊金丙酯(C)、肉桂酸(D)、异噻唑啉酮(E)和本实验室合成的一种防霉剂产品A(肉桂酸酯类衍生物,A),通过抑菌圈法测定了它们对这19种霉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其抑菌性能的顺序为:E>A>D>C>B。
辜海彬李岩陈武勇赵长青
关键词:皮革防霉剂复配抑菌性能
热拉伸定型对胶原蛋白/PVA复合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研究了热拉伸定型温度、拉伸倍数以及热拉伸定型时间对胶原蛋白/PVA复合纤维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模量等物理机械性能以及纤维结构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佳热拉伸条件:温度220℃,热拉伸倍数3倍,时间2min。
杨璐铭唐屹陈武勇张小燕叶光斗
关键词:胶原蛋白PVA纤维
胶原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纺丝原液的流变性能被引量:16
2006年
研究了影响不同配比的胶原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纺丝原液流变性的因素,如原液的温度、浓度和交联剂用量对共混原液的非牛顿指数、结构黏度指数、零切黏度及粘流活化能等流变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配比的胶原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纺丝原液均属非牛顿剪切变稀型流体,非牛顿指数n随原液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随浓度和交联剂用量的增大而减小;结构黏度指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但随浓度和交联剂用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大;粘流活化能随原液中胶原蛋白比例的增加而增大,说明了共混原液的零切黏度对温度的敏感程度较高,这就要求纺丝过程须注意控制好共混原液的温度。
林云周杨璐铭陈武勇高波叶光斗
关键词:胶原蛋白聚乙烯醇共混流变性
皮胶原蛋白/PVA复合纤维的研制-提高初生纤维中蛋白质含量的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将皮胶原蛋白与PVA共混,添加交联剂和消泡剂配制纺丝原液,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得到最佳的纺丝原液配方及反应条件,即反应温度为75℃,pH值3·5,PVA和胶原蛋白的物料比为6∶4,交联剂AlCl3添加量质量分数为3·0%,消泡剂磷酸三丁酯添加量质量分数1·0%。为了进一步提高初生纤维中蛋白质的存留率,通过改变凝固浴饱和硫酸钠溶液的温度和pH值,考察它们对初生纤维中蛋白质存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在45℃下,凝固浴的pH值调到5·0时,得到初生纤维中蛋白质存留率最高,约为97·96%。
林云周高波陈武勇叶光斗杨璐铭刘新杰
关键词:胶原蛋白复合纤维湿法纺丝
水解胶原/海藻酸钠/纳米SiOx三元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测试被引量:2
2008年
探讨不同工艺条件下纳米SiOx粒子在水解胶原、海藻酸钠复合体系中的分散情况,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水解胶原/海藻酸钠/纳米SiOx三元复合膜的制备工艺。实验进一步研究了纳米SiOx的加入量对复合膜力学性能、透水气性、抑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纳米SiOx可使复合膜抗张强度抑菌性能增加、透水气性减小,在食品保鲜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贾利蓉夏娟周南陈武勇
关键词:水解胶原海藻酸钠纳米SIOX
复配型防霉剂在皮革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06年
将5种防霉剂,即富马酸二甲酯(B)、尼泊金丙酯(C)、肉桂酸(D)、异噻唑啉酮(E)和肉桂酸酯类衍生物(A)及8种它们的复配组分(A∶E=10∶7、A∶E=5∶10、B∶E=10∶8、B∶E=5∶10、C∶E=10∶6、C∶E=6∶10、(E+B)∶A=10∶5(其中E∶B=5∶5)和(E+C)∶A=10∶5(其中E∶C=5∶5))用于蓝湿革和成品革的防霉处理,并用抑菌圈法测定了经防霉处理的皮革的防霉性能。结果表明:E的防霉性能明显好于A、B、C、D,能单独用于蓝湿革和成品革的防霉;而A、B、C、D都不适合单独用于蓝湿革的防霉。8种复配型防霉剂对蓝湿革和成品革的防霉性能,都比单独的A、B、C、D好,与E的防霉性能接近,能够用于蓝湿革和成品革的防霉。
辜海彬李岩陈武勇赵长青陈玲
关键词:皮革防霉剂复配蓝湿革成品革抑菌圈
复配型皮革防霉剂的研究(Ⅱ)——多组分防霉剂的复配效果及比例的确定被引量:9
2005年
采用滤纸条十字交叉放药法判断了五种防霉剂,即产品A(肉桂酸酯类衍生物,A)、富马酸二甲酯(B)、尼泊金丙酯(C)、肉桂酸(D)和异噻唑啉酮(E),两组分及三组分复配后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A与B、C、D、E,E与A、B、C、D和A/(B+C)、A/(D+E)、A/(B+E)和A/(C+E)的复配都有增效作用。采用抑菌圈法测定了不同复配组合、不同比例的抑菌圈直径,综合考虑成本和抑菌效果,确定了8种复配组分,即:A∶E=10∶7、A∶E=5∶10、B∶E=10∶8、B∶E=5∶10、C∶E=10∶6、C∶E=6∶10、(E+B)∶A=10∶5(其中E∶B=5∶5)和(E+C)∶A=10∶5(其中E∶C=5∶5)分别作为皮革防霉剂的有效成分。
辜海彬李岩陈武勇赵长青
关键词:皮革防霉剂复配抑菌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