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1497)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余昊秦雪峰王运兵王洪亮王国昌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烟粉虱
  • 2篇粉虱
  • 1篇东亚小花蝽
  • 1篇动物
  • 1篇动物转基因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设施黄瓜
  • 1篇霜霉病
  • 1篇酸酶
  • 1篇转基因
  • 1篇温室白粉虱
  • 1篇小花蝽
  • 1篇锌指
  • 1篇锌指核酸酶
  • 1篇霉病
  • 1篇花蝽
  • 1篇黄瓜
  • 1篇光合特性
  • 1篇核酸

机构

  • 4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新乡医学院

作者

  • 4篇余昊
  • 2篇王运兵
  • 2篇秦雪峰
  • 1篇王国昌
  • 1篇梁海燕
  • 1篇王洪亮
  • 1篇李卫海
  • 1篇郭莉莉
  • 1篇王刘豪
  • 1篇王吉田

传媒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北方园艺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东亚小花蝽对MEAM1烟粉虱伪蛹的捕食作用被引量:10
2013年
为评估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对B型(middle east-Asian minor 1,MEAM1)烟粉虱(Bemisia tabaci)的控害潜能,研究了东亚小花蝽成虫对烟粉虱伪蛹的捕食效应。结果表明,在20~32℃条件下东亚小花蝽成虫对烟粉虱伪蛹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东亚小花蝽成虫的捕食量随猎物密度的升高而增加,猎物密度相同时,以28℃条件下的捕食量最大。东亚小花蝽的寻找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升高而降低,其捕食效率(E)随着捕食者密度(P)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种内干扰方程为E=0.305 5P-0.681 6,分摊竞争强度(I)方程为I=1.025 0lg P+0.038 0。由此可见,东亚小花蝽对MEAM1烟粉虱的捕食受到猎物密度、捕食者密度和温度的共同影响。
王洪亮秦雪峰余昊王国昌
关键词:东亚小花蝽捕食作用
两种粉虱Hsp60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被引量:1
2013年
以近缘昆虫Hsp60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兼并引物,PCR扩增烟粉虱(Bemisia tabaci)地中海(MED)隐种与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Hsp60基因cDNA,并检测了Hsp60基因受温度影响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烟粉虱MED隐种Hsp60基因cDNA的开放性阅读框长1 821 bp,编码607个氨基酸;温室白粉虱Hsp60基因cDNA的开放性阅读框长1 788 bp,编码596个氨基酸,Hsp60基因在昆虫纲低级阶元水平和高级阶元水平系统进化上能得到一个较理想结果。温室白粉虱Hsp60基因表达量受温度影响显著(P<0.05),而烟粉虱MED隐种则不显著(P>0.05)。
郭莉莉肖林云余昊王运兵
霜霉病对大棚设施黄瓜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以感染霜霉病的"津优35"黄瓜为试材,采用LI-6400光合作用系统和分光光度法分别对其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以期探明黄瓜霜霉病对大棚设施黄瓜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黄瓜霜霉病病害程度的逐渐加深,黄瓜叶片光合因子等都出现下降趋势,而胞间CO2浓度、叶温呈现上升趋势;当黄瓜霜霉病加重后,光补偿点依次升高,后期达41.533 7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逐渐降低,光饱和点在中期最高,为1 630μmol·m-2·s-1,前期和后期较低;叶绿素的含量随着黄瓜霜霉病程度的加重而逐渐降低。
秦雪峰梁海燕余昊李卫海
关键词:霜霉病黄瓜光合特性叶绿素
锌指核酸酶技术在动物转基因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锌指核酸酶(Zinc finger nuclease,ZFN)具有特异性识别并敲除DNA片段中特定基因的特点,通过对DNA片段上的特定基因进行靶向修饰产生新型细胞,是能够应用于动物转基因上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已在一些动物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相对于传统的转基因技术,该技术在简化操作程序、缩短操作时间及提升成功率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就常用的动物转基因方法、锌指核酸酶技术的作用原理以及在动物转基因上的应用及其前景进行了论述。
王刘豪王吉田余昊王运兵
关键词:FINGER动物转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