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4y011)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吴珍泉张李香范锦胜黄强吴佳凡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黑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生长发育
  • 2篇啮小蜂
  • 2篇美洲大蠊
  • 1篇低温冷藏
  • 1篇营养
  • 1篇营养成分
  • 1篇若虫
  • 1篇饲料
  • 1篇饲料营养
  • 1篇温度
  • 1篇小麦粉
  • 1篇麦粉
  • 1篇奶粉
  • 1篇酵母粉
  • 1篇冷藏
  • 1篇活率
  • 1篇成虫
  • 1篇雌成虫
  • 1篇存活
  • 1篇存活率

机构

  • 4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黑龙江大学

作者

  • 4篇张李香
  • 4篇吴珍泉
  • 1篇范锦胜
  • 1篇吴佳凡
  • 1篇黄强

传媒

  • 1篇昆虫知识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温度对哈氏啮小蜂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张李香吴珍泉
关键词:温度生长发育
低温冷藏对不同虫期啊氏啮小蜂存活率的影响被引量:9
2008年
研究啊氏啮小蜂Tetrastichus hagenowii(Ratzeburg)不同发育阶段在10℃贮存不同天数对其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啊氏啮小蜂卵期冷藏10d、20d,其发育历期分别较对照延长6.6d、9.4d,平均每粒卵荚出蜂量比对照分别少10头、9.8头,冷藏卵荚的出蜂率较对照无差异,卵期冷藏30~90d,卵荚出蜂率为0。啊氏啮小蜂幼虫期冷藏10~90d,其发育历期较对照延长1.8~26.3d,平均每粒卵荚出蜂量、卵荚孵化率较对照分别下降5.6~50.3头、8.4%~70.4%。啊氏啮小蜂蛹期冷藏10—90d,其发育历期较对照缩短3.4~17.5d,平均每粒卵荚出蜂量和卵荚孵化率均随冷藏天数增加而明显降低。
张李香吴珍泉
关键词:冷藏存活率
饲料营养成分含量对美洲大蠊若虫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研究了3种营养成分不同含量的饲料对美洲大蠊若虫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美洲大蠊若虫孵化后取食饲料2120天,其平均体重为(35.95±0.68)mg/头,较取食饲料1、饲料3的美洲大蠊若虫的体重高;美洲大蠊若虫对饲料3的日平均取食量(2.58±0.48)mg/头较饲料2的日平均取食量(1.99±0.83)mg/头多,但美洲大蠊若虫从饲料2、饲料3中日摄食的蛋白质和脂类间无差异(P〉0.05);美洲大蠊若虫对饲料2的利用率(95.67±1.32)%和食物转化效率(14.22±6.48)%高,与对饲料1、饲料3的利用率、食物转化效率间存在差异。美洲大蠊若虫取食饲料2较取食其他2种饲料更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张李香吴珍泉吴佳凡黄强
关键词:营养成分美洲大蠊若虫生长发育
美洲大蠊雌成虫混配饲料的优化配方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4)的方法,研究了小麦粉、奶粉、干酵母粉等3种饲料成分对美洲大蠊雌成虫取食和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美洲大蠊的产卵荚量为指标,3个组分的影响由大至小依次为奶粉、干酵母粉、小麦粉.结合不同配方饲料对美洲大蠊雌成虫其他生物学指标的影响结果,最终获得了美洲大蠊雌成虫的优化饲料配方组合方案:60 g奶粉、5 g干酵母粉和30 g小麦粉.
张李香范锦胜吴珍泉
关键词:美洲大蠊小麦粉奶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