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0602008C)

作品数:10 被引量:53H指数:5
相关作者:虞伟李晓军武建国房国祥贾丽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江苏大学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抗体
  • 4篇自身抗体
  • 4篇类风湿
  • 4篇关节炎
  • 4篇风湿
  • 3篇自身免疫
  • 3篇细胞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免疫
  • 3篇抗原
  • 3篇类风湿关节炎
  • 3篇瓜氨酸
  • 3篇风湿关节炎
  • 2篇荧光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自身免疫疾病
  • 2篇酶联
  • 2篇酶联免疫

机构

  • 10篇南京军区南京...
  • 3篇江苏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作者

  • 9篇虞伟
  • 7篇李晓军
  • 5篇武建国
  • 3篇房国祥
  • 2篇贾丽
  • 1篇李梅
  • 1篇刘国瑞
  • 1篇姚茹冰
  • 1篇张瑾
  • 1篇廖建辉
  • 1篇罗冰
  • 1篇吴云娟
  • 1篇顾晨曦
  • 1篇黄梅
  • 1篇葛存旺
  • 1篇白彩琴
  • 1篇谈华
  • 1篇王艾丽
  • 1篇顾宁
  • 1篇王书侠

传媒

  • 4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房国祥虞伟
关键词:抗原特异性T细胞自身免疫性病毒感染肿瘤发生淋巴细胞
抗-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自身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建立和临床初步应用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研究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抗体(BlyS-Ab)在临床相关疾病患者中的检出水平,探讨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优化实验反应条件,建立检测BlyS-Ab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并进行方法学考核和临床应用检测,研究血清BlyS-Ab水平与抗核抗体及其他自身抗体的关系。结果:BlyS-Ab精密度平均变异系数(CV值)为7.8%,特异阻断抑制试验最高抑制率达77.3%。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和重症肌无力患者中均有显著增高的BlyS-Ab阳性检出率,而在过敏性紫癜及慢性肾炎和肾病患者中亦发现有较高水平的BlyS-Ab存在,血清BlyS-Ab水平与抗核抗体(ANA)滴度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在所测63例BlyS-Ab阳性患者中,ANA同时阳性者有59例,而64例BlyS-Ab阴性患者中,ANA阴性者为30例,两者检测结果具有显著的关联和中等程度的一致性(χ2=26.387,Kappa=0.404,P<0.001)。经与其他单特异性自身抗体对比研究发现,BlyS-Ab与抗双股脱氧核糖核酸(dsDNA)、抗干燥综合征A(SSA)、抗干燥综合征B(SSB)及抗核糖核蛋白(RNP)抗体亦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P<0.01或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人血清BlyS-Ab的ELISA测定方法,实验结果敏感、特异、可靠。血清BlyS-Ab检测可能有助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
虞伟张燕李晓军武建国
关键词: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自身免疫疾病自身抗体
应用生物素-链霉亲合素放大ELISA系统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用生物素-链霉亲合素放大ELISA系统建立一种敏感、特异、经济简便的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的测定法。方法用链霉亲合素(SA)预包被,使生物素化的CCP(bio-CCP)固相化,摸索检测抗CCP抗体的最优实验条件,并进行方法学考核和临床应用评价。结果本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敏感性为69.4%,特异性为96.8%,阳性预测值为89.1%,阴性预测值为94.1%,阳性似然比为19.28,阴性似然比为0.317,Youden指数为0.658。与欧蒙试剂比对,两法所测抗CCP抗体吸光度/cutoff比值显著相关(n=61,r=0.9253,P<0.001)。在所统计的168例血清样本中,两法同时阳性者60例,同时阴性者105例,一致性百分率达98.2%,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961,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本法所测抗CCP抗体对RA诊断准确性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平(AUCROC值=0.901)。在13例诊断为早期RA者中,有10例抗CCP抗体阳性(阳性率76.9%),未发现抗CCP抗体与RA患者临床症状、疾病活动指标(ESR)及RF水平有关。结论成功将生物素-链霉亲合素ELISA系统应用于抗CCP抗体检测,方法敏感、特异、可靠,可用于RA的常规实验室诊断。
房国祥吴云娟王书侠虞伟李晓军
关键词:环瓜氨酸肽类风湿关节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免疫学测定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7年
虞伟
关键词:免疫学测定放射免疫分析荧光素标记ELISA
4种自身抗体对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观察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高尔基体抗体和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对间接免疫荧光(ⅡF)法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结果的影响。方法:用ⅡF法检测4种自身抗体阳性血清可能出现的ANCA荧光图谱;用ELISA法确认上述4种血清的靶抗原。结果:用乙醇固定的中性粒细胞检测ANCA受自身抗体的影响较大,甲醛固定的中性粒细胞受到的影响较小,同时应用猴肝切片可将这4种自身抗体与ANCA区别。结论:联合应用猴肝切片与乙醇和甲醛固定的中性粒细胞抗原片,有助于准确判断ANCA结果。
罗冰王艾丽虞伟刘国瑞李梅
关键词: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自身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
抗-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0
2008年
近年来,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中发现了多种新的自身抗体,特别是针对自身抗原瓜氨酸肽如聚丝蛋白和它的环状形式即环瓜氨酸肽(CCP)的自身抗体,因其在RA诊断中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而尤受关注。大量研究表明,抗-CCP抗体可作为RA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有效血清学标记。联合检查抗-CCP抗体以及类风湿因子(RF)和抗-Sa抗体,对于疾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抗瓜氨酸蛋白抗体产生于RA患者的关节局部,关节滑膜内的瓜氨酸肽可能是导致RA患者产生自身抗体的诱因。遗传因素如肽基精氨酸脱亚氨基酶基因PAD I的多态性,可能与自身耐受失衡并诱导针对瓜氨酸肽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黄梅贾丽李晓军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抗体
三种不同固相化方法用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测定的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炎性自身免疫疾病,该病以多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特征。自Schellekens等合成环瓜氨酸肽(CCP)并用于抗CCP抗体检测后,其已成为RA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由于CCP为仅含21个氨基酸的小分子,不易直接包被于固相载体,在用于抗CCP抗体检测时常会导致结果偏低。本研究探索合成CCP抗原肽的最佳固相化(包被)模式,即CCP直接包被;链霉亲和素预包被结合生物素化CCP(SA/Bio—CCP);兔血清白蛋白交联CCP(RSA—CCP)包被,分别建立检测抗CCP抗体的ELISA法,并进行方法学考核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虞伟张瑾顾晨曦贾丽李晓军武建国
关键词: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测定抗CCP抗体自身免疫疾病类风湿关节炎抗体检测
琼脂糖凝胶基片用于蛋白质与抗原分子的固定研究与表征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索一种新型的适用于生物分子偶联的固相载体,并对其用于蛋白质与抗原分子微阵列制作的实验条件和检测结果进行评价。方法于氨基硅烷化的载玻片表面制作琼脂糖凝胶膜,经NaIO4氧化和戊二醛分子偶联后,得到3种不同的凝胶表面,分别考察其固定生物分子的偶联效率、检测敏感度和稳定性能,并用原子力显微术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其表面进行表征和对比研究。结果未经氧化的琼脂糖凝胶基片固定生物分子的能力和检测敏感度低于经NaIO4氧化与后续醛化处理的基片,其中又以后者的应用效果最佳,温度因素(实验温度分别为37℃、25℃和4℃)对用此法制作的蛋白质与抗原分子微阵列的使用无显著影响。表征结果提供了琼脂糖凝胶表面固定生物分子的直接证据和内在机制。结论经修饰处理的琼脂糖凝胶基片可有效固定不同的生物分子,用其作为固相表面制作的蛋白质与抗原分子微阵列可取得较为理想的实验效果。
虞伟廖建辉葛存旺顾宁李晓军武建国
关键词:微阵列琼脂糖抗原自身抗体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肽四聚体技术及其在定量检测抗原特异性T细胞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四聚体(tetramer)技术是近来发展的一种可直接检测抗原特异性T细胞(antigen specific Tcells,AST)的新方法,在病毒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病研究及抗原肽免疫优势表位筛选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简要介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抗原肽与T细胞表面受体作用的分子基础、四聚体分子构建及由此衍生的四聚体方法技术类型,并就该技术应用于临床疾病的AST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虞伟李晓军武建国
关键词:四聚体抗原特异性T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抗原肽
类风湿关节炎CCP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ELISpot检测与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优化并建立CCP/AST分泌干扰素γ(IFN-γ)与白细胞介素4(IL-4)的ELISpot方法,以探讨CCP/AST细胞在R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临床意义.方法 以CCP抗原肽为特异性刺激物,FLAG肽为对照,用ELISpot检测64例RA患者和64例非RA患者及30名健康人PBMC分泌IFN-γ、IL-4的阳性SFC频数与比值,并评估其在RA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同时对上述3项指标与RA患者的关节症状及其他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RA患者中特异性分泌IFN-γ和IL-4-的SFC分别为39(12~77)个/3×105PBMC和1(1~3)个/3×105PBMC,阳性率分别为81.3%和18.8%;IFN-γ与IL-4的SFC频数比值为15(5~39),阳性率78.1%.其中IFN-γ的SFC和两者频数比值均显著高于非RA疾病(Z分别为-7.458、-7.019,P均<0.01)和健康对照组(Z分别为-6.643、-5.760,P均<0.01),且这2项指标在抗CCP抗体阳性与阴性的RA组中均显著高于系统性红斑狼疮(Z分别为-6.573、-6.098、-4.552、-4.726,P均<0.01)、强直性脊柱炎(Z分别为-3.520、-3.326、-2.950、-2.126,P均<0.01或0.05)、其他自身免疫病(Z分别为-4.838、-4.418、-3.681、-3.839,P均<0.01)和健康对照组(Z分别为-6.553、-5.578、-4.635、-4.163,P均<0.01).用IFN-γ-SFC、IL-4-SFC和IFN-γ-SFC/IL-4-SFC频数比值3项指标联合检测RA的ROC曲线下面积和Youden指数分别为0.910和0.747,其诊断R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和87.2%,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4%和91.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FN-γ-SFC/IL-4-SFC频数比值不仅与抗CCP水平显著相关(r=0.393,P<0.01),而且与患者的关节症状,如肿痛关节数(r=0.429,P<0.01)、破坏关节数(r=0.463,P<0.01)、RF(r=0.166,P<0.01)及ESR(r=0.199,P<0.05)亦显著相关.结论 RA患者体内广泛存在CCP/AST的活化和异常,并呈CCP抗原特异性Th1细胞优势状态,这为客观了解RA瓜氨酸化蛋白介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状态及细胞因子网络调节功能提供�
谈华房国祥虞伟姚茹冰白彩琴李晓军武建国
关键词: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类免疫酶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