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10004503)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徐东平刘妍许智慧杨东亮陈丽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病毒
  • 6篇乙型
  • 6篇肝炎
  • 5篇乙型肝炎
  • 5篇乙型肝炎病毒
  • 5篇肝炎病毒
  • 3篇抗病毒
  • 3篇抗病毒药
  • 3篇HBV
  • 2篇乙肝
  • 2篇乙肝病毒
  • 2篇治疗学
  • 2篇喜马拉雅旱獭
  • 2篇抗HBV
  • 2篇抗药
  • 2篇抗药性
  • 2篇克隆及序列分...
  • 2篇旱獭
  • 2篇肝病
  • 1篇毒性肝炎

机构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湖北省妇幼保...
  • 2篇青海省地方病...
  • 2篇解放军第三〇...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解放军第三○...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徐东平
  • 3篇许智慧
  • 3篇刘妍
  • 3篇杨东亮
  • 2篇朱珍妮
  • 2篇李安意
  • 2篇朱彬
  • 2篇王宝菊
  • 2篇王忠东
  • 2篇陈丽
  • 2篇黄顺梅
  • 2篇夏幼辰
  • 2篇宋志韬
  • 2篇陶元清
  • 1篇姚伟明
  • 1篇戴久增
  • 1篇吴珺
  • 1篇高珊
  • 1篇成细瑶
  • 1篇李艳乐

传媒

  • 4篇传染病信息
  • 2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中国旱獭(M.himalayana)GAPDH分子的部分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对新近建立的乙肝研究动物模型喜马拉雅旱獭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的部分cDNA序列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为该模型在HBV感染研究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的人GAPDHeDNA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提取的旱獭脾组织总RNA为模板,RT-PCR扩增旱獭GAPDH cDNA序列。纯化的PCR产物连接至T载体(pMD18-T),然后构建重组质粒pMD18-T-mhGAPDH。对重组质粒进行PCR初筛、酶切鉴定,将阳性克隆测序。对序列进行同源性以及种系进化分析。结果扩增的旱獭GAPDH序列为535bp,编码序列为533bp(nt3-335),编码177个氨基酸。获得的序列和其它类哺乳动物GAPDH的同源性均在88%以上,其中与土拨鼠GAPDH的同源性最高(99.62%),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100%。构建种系进化树,分析结果提示喜马拉雅旱獭GAPDH与土拨鼠GAPDH的亲缘关系最接近。结论成功的克隆了喜马拉雅旱獭GAPDH的部分序列。序列分析结果提示喜马拉雅旱獭GAPDH与土拨鼠GAPDH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最高。
朱彬王宝菊朱珍妮黄顺梅宋志韬李安意陶元清王忠东陆蒙吉杨东亮
关键词:喜马拉雅旱獭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肝代谢调控下抗HBV感染的新策略:营养疗法
2015年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一种嗜肝性DNA病毒,慢性HBV感染会引起严重肝脏病变(如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大量研究表明HBV能够响应肝代谢变化,病毒基因调控与肝代谢基因调控存在密切关联。虽然相关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在感染过程中病原与宿主代谢基因调控及肝代谢状态间的关联机制可能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临床治疗策略。介绍了HBV感染与宿主代谢方面间的联系,指出适时进行营养疗法有望成为一种抗HBV感染的有效策略。
孙维华胡康洪孙鸽田小辉成细瑶
关键词:基因调控营养疗法
树鼩(Tupaia belangeri)ISG15分子全长克隆及分子生物学功能分析
2014年
目的对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C virus,HCV)小动物模型树嗣的干扰素刺激基因15(interferon stimulated gene15,ISG15)分子的全长eDNA序列进行克隆及分子生物学功能分析,为树晌模型在HCV感染天然免疫中的研究提供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中灵长类及其他哺乳类动物ISG15分子序列保守区设计引物,使用SmarterRace方法扩增树购ISG15全长序列。在序列两端设计特异性引物,引入酶切位点,进行全长片段扩增。全长PCR产物纯化回收后连接至pMD18-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MD18-T-tbISG15。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鉴定、测序。对序列进行同源性及种系进化,同时使用SWISSMODEL同源建模方法进行蛋白二级、三级结构预测及功能分析。结果获得树购ISG15全长序列共687bp,编码157个氨基酸。树晌ISG15与其他哺乳动物ISG15高度同源,与人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高达72.99%及71.34%,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进化树分析均显示树嗣种系最为接近灵长类动物。结构域分析提示:树嗣ISG15主要由两个类泛素样结构域构成。软件预测所得树购ISG15三维结构与人ISG15三维结构高度相似,且具有类泛素样三维结构,动力学检测提示本试验预测的树嗣ISG15三维结构稳定,可信度高。结论对树胸ISG15的克隆进一步完善了对树购模型的认识。为进一步在体内研究HCV感染的天然免疫机制奠定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夏幼辰吴珺高珊赵西平杨东亮
关键词:树鼩丙型病毒性肝炎天然免疫
各种恩替卡韦耐药HBV株鉴定及替诺福韦酯对其抑制力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不同形式恩替卡韦(ETV)耐药HBV株的病毒复制力并探讨替诺福韦酯(TDF)对其的抑制力。方法从4例ETV治疗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提取并扩增HBV反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RT)基因,克隆测序分析其基因型耐药变异特点。选取代表性野生型和ETV耐药型HBV克隆株,构建pTriEx-HBV(C)1.1倍重组表达载体。提纯质粒转染HepG2细胞系,5d后检测上清中HBVDNA产生量,分析不同变异形式ETV耐药变异株体外复制力水平及TDF对其抑制力。结果 4份血清中共得到16种含不同HBVRT区变异形式的克隆株,10种与ETV耐药有关,另有6种与拉米夫定耐药有关。表型分析显示:与野生株相比,ETV耐药变异株复制力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rtT184I+M204I变异株复制力最低,是野生株的19.3%,rtM204I+M250L基础上出现补偿突变(rtL80I、rtV173L和rtL180M)的变异株复制力较高,存在相同补偿突变的前提下,rtM204I基础上的耐药变异较rtM204V基础上的复制力低。TDF对各种类型ETV耐药变异病毒的复制力均有较强抑制作用(96.11%~99.90%)。结论与野生株相比,不同变异形式的ETV耐药变异株体外复制力均下降,TDF可有效抑制ETV耐药变异株复制,将是治疗ETV耐药患者的一种很好的选择。
李艳乐刘妍许智慧王晓陈丽戴久增姚增涛江玲张连峰徐东平炎研究室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突变抗病毒药抗药性
乙肝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喜马拉雅旱獭IL-15分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对新近建立的乙肝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喜马拉雅旱獭的白细胞介素-15(IL-15)分子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方法抽提喜马拉雅旱獭脾脏总RNA,RT-PCR扩增旱獭IL-15cDNA序列,克隆至pMD18-T载体,制备重组质粒酶切、基因测序鉴定。利用软件分析旱獭IL-15与其他哺乳动物IL-15的同源性、种系亲缘关系,并预测蛋白结构。结果 RT-PCR扩增获得大小为489bp的序列,编码162个氨基酸。旱獭IL-15和土拨鼠IL-15同源性最高,和大鼠同源性最低。种系进化树结果提示旱獭IL-15与土拨鼠IL-15亲缘关系最近。旱獭IL-15蛋白构象与土拨鼠IL-15空间构象非常相似。结论克隆了喜马拉雅旱獭IL-15完整编码序列,为更好地利用新型乙肝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喜马拉雅旱獭奠定了基础。
朱彬朱珍妮李安意杨雪晟陶元清夏幼辰黄顺梅宋志韬王忠东王宝菊陆蒙吉杨东亮
关键词:喜马拉雅旱獭白细胞介素-15
抗HBV药物靶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3年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HBV治疗药物主要有两类: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前者不良反应较大,后者存在病毒耐药问题。抗HBV药物最大的问题是大多数患者在长期治疗后仍不能彻底清除病毒。因此,研发针对HBV不同靶位的新药对慢性HBV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意义重大。本文就抗HBV药物靶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姚伟明徐东平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抗病毒药治疗学
HBV反转录酶区rtA181S变异与阿德福韦酯耐药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HBV反转录酶(RT)区rtA181S变异与阿德福韦酯(ADV)耐药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直接测序法筛选分析大样本慢性HBV感染者rtA181S变异的检出频率,并对1例接受ADV单药治疗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RT区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分析相关变异形式。用XhoⅠ和SphⅠ双酶切pGEM-Teasy RT及pTriEx-HBV(C)载体后再连接,构建1.1倍HBV野生株和耐药株的重组质粒,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5 h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ADV(0、0.033、0.100、0.330、1.000、3.300μmol/L)。隔天换药,4 d后收集细胞上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HBV DNA载量,并分析其表型耐药特点。结果 9830例慢性HBV感染者的12 000个血清样本中,有46例样本检出rtA181S变异(单独或与其他耐药变异联合出现),在653例中检出经典的rtN236T/A181V变异。其中随访的1例在接受ADV治疗19个月后出现了病毒学和生化学突破,直接测序检出rtA181S+N236T变异,克隆测序分析显示在24个克隆中11个(45.83%)为野生型,6个(25.00%)为rtN236T变异型,5个(20.83%)为rtA181S变异型,1个(4.16%)为rtA181V变异型,1个(4.16%)为rtA181S+N236T变异型。在体外实验中,rtN236T、rtA181S和rtA181S+N236T变异株的相对复制力分别是野生株的91.35%、29.90%和68.53%。表型耐药分析显示rtN236T、rtA181S和rtA181S+N236T变异株对ADV的灵敏性分别为野生株的1/4.41、1/3.05和1/5.43。结论 rtA181S是一种ADV耐药相关变异,可单独或联合其他变异引起患者耐药。但与经典ADV耐药变异相比,rtA181S变异引起的ADV耐药相对较弱,临床检出率较低。
杨菁刘妍陈容娟许智慧陈丽辛绍杰刘新光徐东平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抗药性阿德福韦酯
针对不同靶点的抗HBV新药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HBV治疗药物主要有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二类,干扰素的不良反应、长期使用核苷(酸)类似物引起的HBV耐药和停药复发仍是临床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即使经过长期治疗后大多数慢性HBV感染者的病毒仍不能被彻底清除。因此,研发针对不同靶位的抗HBV新药意义重大。通过联合应用针对不同靶点的抗HBV药物,将来有可能获得与抗HCV治疗相似的病毒清除效果。本文就针对不同靶点的抗HBV新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许智慧刘妍徐东平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抗病毒药治疗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