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A751043)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张华林谢建忠曾毅滕兴才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三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诗》
  • 2篇诗经
  • 2篇司马迁
  • 2篇毛诗
  • 2篇《毛诗》
  • 2篇《诗经》
  • 1篇原创
  • 1篇删诗
  • 1篇诗歌
  • 1篇诗论
  • 1篇诗说
  • 1篇释义
  • 1篇气说
  • 1篇文气
  • 1篇文气说
  • 1篇文学
  • 1篇文学实践
  • 1篇论语
  • 1篇目的论
  • 1篇孔颖达

机构

  • 5篇重庆三峡学院

作者

  • 3篇谢建忠
  • 3篇张华林
  • 1篇曾毅
  • 1篇滕兴才

传媒

  • 1篇兰州学刊
  • 1篇作家
  • 1篇文艺评论
  • 1篇古籍整理研究...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论《毛诗》与刘桢诗歌
2011年
刘桢的诗歌创作深深植根于《毛诗》及其经学阐释的丰厚土壤之中。它表现为对《毛诗》文本及其经学阐释的吸收与融合,这种吸收融合不仅存在于刘桢诗歌的意象、语汇、表达方式、艺术思维等方面,使其成为建安诗歌吸收融合《毛诗》的突出典范,而且还催生了刘桢的诗学理论观点,并深刻影响到钟嵘的诗歌理论。
谢建忠张华林
关键词:《毛诗》诗歌
从编《诗》方式与目的论司马迁“孔子删诗”说的提出被引量:1
2014年
"孔子删诗"说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地提出的,其中"删诗"方式如"去其重"、"上采……,中述……,至……"等其实是司马迁自己的文献编撰学之体现;而"删诗"目的,如观历史盛衰、见微知著和成王道义法等,也是他自己的文献编撰思想与《诗经》学思想。故《史记》言及的"孔子删诗"一事乃司马迁在延续前人相关论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文献编撰学、《诗经》学思想而提出来的。
张华林滕兴才
关键词:《诗经》司马迁
论刘桢的文气说及文学实践
2012年
刘桢在文学理论上的重气之旨曾得到刘勰的重视。刘桢文气说不仅早于曹丕,而且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原创性,并深刻影响到其创作"文最有气"风格的形成。
谢建忠
关键词:文气说原创文学实践
孔子“王”化与司马迁“孔子删《诗》”说的形成被引量:4
2013年
司马迁的“孔子删《诗》”说是《诗经》学史上一大公案,从唐代孔颖达对孔子“删《诗》”与否提出质疑后,争论至今不绝。本文不直接分析孔子是否“删《诗》”,而是论述司马迁“孔子删《诗》”这一说法的形成过程,特别论述了孔子逐渐被“王”化的这一过程与司马迁之“孔子删《诗》”说形成的关系。
张华林曾毅
关键词:《诗》司马迁孔子《诗经》孔颖达
曹丕、曹植文献中“诗论”标点释义的商榷
2012年
有关曹丕、曹植文献中"诗论"的标点和理解存在偏差。东汉魏晋历史文献中的"诗论"是指《诗》、《论》两部书名,即《诗》、《论语》的简称并列。汉代《诗》有四家,从郑玄笺注《毛诗》后,《毛诗》独立,逐渐取代了齐、鲁、韩三家,所以有关曹丕、曹植教育背景文献中的《诗》《论》是《毛诗》、《论语》两部书名的并列简称。
谢建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