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13115)

作品数:11 被引量:166H指数:7
相关作者:贾东姚素平尹宏伟胡文瑄陈竹新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页岩
  • 4篇页岩气
  • 4篇下志留统
  • 3篇孔隙
  • 3篇孔隙结构
  • 2篇岩系
  • 2篇盆地
  • 2篇离散元
  • 2篇龙马溪组
  • 2篇黑色岩系
  • 2篇黑色页岩
  • 1篇地质
  • 1篇压裂
  • 1篇岩芯
  • 1篇油气
  • 1篇油气资源
  • 1篇油气资源潜力
  • 1篇扫描电镜
  • 1篇扫描电镜研究
  • 1篇上奥陶统

机构

  • 11篇南京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安徽省煤田地...
  • 1篇南京大学(苏...

作者

  • 6篇贾东
  • 5篇姚素平
  • 4篇尹宏伟
  • 3篇魏东涛
  • 3篇陈竹新
  • 3篇胡文瑄
  • 2篇王文卉
  • 2篇吴晓俊
  • 1篇周启友
  • 1篇卢毅
  • 1篇吴浩
  • 1篇李苗春
  • 1篇刘春
  • 1篇曹剑
  • 1篇丁海
  • 1篇李一泉
  • 1篇汪伟
  • 1篇崔键
  • 1篇刘兵
  • 1篇焦堃

传媒

  • 9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年份

  • 1篇2017
  • 8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膏盐岩层对页岩气保存及勘探前景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通过调研分析前人研究结果与收集统计大量钻井及地球物理资料,探讨四川盆地膏盐岩层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以及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潜力。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下寒武统与三叠系膏盐岩滑脱层在构造变形中起重要的控制作用,是形成盆地内不同构造形态的主要因素,对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气的保存有着重要作用。膏盐岩层有利于其下部地层异常压力的形成,对页岩气的成藏和保存有重要影响。膏盐岩层是影响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前景的重要控住因素之一。综合考虑膏盐岩层分布、页岩埋藏深度、地层厚度与地球化学条件等因素,认为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优选区域为自贡—宜宾区域、重庆—永川区域、涪陵区域。
朱臻尹宏伟贾东陈竹新魏东涛
关键词:页岩气龙马溪组四川盆地
江苏省下志留统黑色页岩浅井钻探及其页岩气潜力分析被引量:23
2016年
近年来上扬子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属于同一大地构造单元的下扬子地区,其页岩气资源潜力和勘探前景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在下扬子地区与龙马溪组层位相当的高家边组,由于地表风化程度较强和出露情况较差等因素,其黑色页岩的分布范围和沉积厚度不甚清楚,直接影响了对下扬子地区页岩气勘探潜力的评价和预测.为此本次研究选择在江苏省南京汤山和句容仑山两地实施黑色页岩浅井钻探.基于5口钻井的岩芯提取,从黑色页岩厚度、地化、岩矿和生物地层学等多个方面揭示了下扬子地区五峰组-高家边组黑色页岩基本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黑色页岩与上扬子焦石坝地区有很好的对比性,至少有4个笔石化石带相互一致.五峰组-高家边组黑色笔石页岩厚度在汤山地区大于80.5 m,仑山地区至少39.5 m,有机质丰度较高,多数TOC含量1.2%~4%,显示了较强的生烃能力.镜质体反射率(Ro) 主要在1.5%~2.6%之间,热演化程度以高-过成熟为主,进入生气阶段.黑色页岩有机质以干酪根Ⅰ、Ⅱ1型为主.因此,认为下扬子地区下志留统黑色页岩具有良好的页岩气资源潜力.
贾东胡文瑄姚素平尹宏伟李一泉王文卉周启友吴晓俊
关键词:页岩气
下扬子皖南大隆组黑色岩系发育特征及油气资源潜力初探被引量:17
2016年
下扬子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黑色岩系是区域潜在的烃源层,但过去关注较少。为加深对该问题的认识,本文以新近在皖南地区发现的3条剖面为例,通过详细的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讨论了大隆组黑色岩系的发育特征及油气资源潜力。结果表明,宣城牛山、泾县蔡村和泾县昌桥三条剖面中大隆组黑色岩系均稳定发育,岩石类型包括硅质岩、钙质泥岩和硅质泥岩等。综合地层对比和沉积学研究结果,发现研究区在大隆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海进—海退的沉积旋回,黑色岩系主要发育于深水、还原滞留、欠补偿的海洋环境。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大隆组黑色岩系的有机质丰度高,有机碳含量平均在2.0%左右,有机质类型以II_2和III型为主,并普遍进入高过成熟演化,因此区域勘探应以天然气勘探为主。对比研究区大隆组黑色岩系与中新生代火成岩的分布关系,推测大隆组黑色岩系中有机质的高过成熟演化可能与华南中新生代大规模的岩浆作用影响有关,因此在未受/少受影响的地区(例如泾县—广德一带),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原油资源潜力。这些认识还可供区域黑色岩系基础地质研究参考。
廖志伟胡文瑄曹剑姚素平许志敏张月霞万野丁海
关键词:大隆组黑色岩系油气资源二叠系
下扬子地区高家边组底部黑色页岩与北美Marcellus页岩地质特征对比被引量:10
2016年
从地层形成的构造古地理环境、地层的厚度及空间展布以及烃源岩的岩性特征等方面,对美国东部阿巴拉契亚盆地中泥盆统Marcellus页岩和下扬子地区的下志留统高家边组黑色页岩作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两套地层形成于相似的古地理环境,都沉积于前陆盆地早期缺氧的闭塞水体中,都是有利于细粒的有机质保存形成黑色页岩的环境。两套地层的分布和埋深都受到同沉积构造及其后期改造作用的相互影响,同时也对其中页岩的空间分布和勘探前景起重要的控制作用。两套页岩都是较好的烃源岩,含有较高的总有机碳(TOC)和脆性矿物,且都达到了高成熟阶段,生气和产气潜力大。相对于Marcellus页岩,高家边组黑色页岩TOC含量较低,埋深更大,而且受到多次构造作用的改造,使得其勘探风险相对较大。
张涛尹宏伟贾东丁海
关键词:下志留统页岩气
宁镇地区下志留统高家边组富有机质页岩孔隙结构被引量:8
2016年
通过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小角X射线散射及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对宁镇地区下志留统仑山5井等高家边组底部富有机质泥页岩孔隙结构进行分析,为下扬子区下志留统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储层评价提供依据.研究表明:高家边组富有机质泥页岩含有大量的纳米级孔隙,包括有机质孔、矿物粒间孔、矿物粒内孔、微裂缝等,孔径分布复杂;优势孔径分布为介孔段,孔隙直径主要为2-50 nm.影响孔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矿物组成,脆性矿物和黏土矿物对微孔和介孔都有一定的影响,而有机质含量对泥页岩总体孔隙特征的影响并不明显.
李晋宁姚素平孙超丁海
关键词:小角X射线散射孔隙结构
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的应变分析和裂缝预测技术被引量:5
2016年
应变分析与裂缝预测技术在地学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意义。离散元方法虽然能有效分析含有大量间断的问题,但目前在地学领域应用较少。文中尝试使用离散元方法表示符合实际性质的岩石,模拟水平挤压环境下滑脱构造的形成过程,并对变形过程中的应变分布变化与裂缝生成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挤压环境的滑脱构造中,裂缝产生的高峰期先于断层明显活动期,局部区域内聚集的大量裂缝是产生断层的诱因;已经出现明显活动的断层中产生的裂缝较少。裂缝集中区域和应变集中区域相互重叠,裂缝越发育则应变越强烈。受同一个断层影响的裂缝首先在断面上集中出现,随后产生在断面周边区域;在受断层影响的范围内,裂缝距离断面越远则形成时间越晚。该成果还表明离散元方法在应变分析与裂缝预测研究中具有巨大潜力。
蔡申阳尹宏伟李长圣贾东汪伟陈竹新魏东涛
关键词:离散元方法
基于离散元法的水力压裂数值模拟被引量:8
2016年
不同条件下水压裂隙的发展特性对有效开采页岩气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针对岩体在微观上为颗粒和孔隙的结构系统,提出离散元水力压裂数值模拟方法,离散元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计算方法,建立了相应的三维离散元模型。采用自主研发的三维离散元模拟软件Mat DEM3D,通过控制模型的竖向应变与颗粒直径,来模拟地层中的应力与压裂速率的变化。模拟结果表明:(1)水力压裂产生裂隙的数量和方向受岩石的各向异性,压力状态和变化速率所影响。(2)裂隙在压缩波传播时发展,当水压力高速增加时,诱发的裂隙数量增多,并且有效能量(断裂热)百分比也随之增加,压裂作用也变得更明显。(3)当竖向应变为零时,50%的裂隙呈垂直状态,当竖向应变为-1×10-4时,裂隙趋于沿着最大压力方向发展,竖向裂隙的百分率增大。数值模拟和能量分析为定量地研究岩石水力压裂过程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顾颖凡卢毅刘兵刘春
关键词:水力压裂离散元
基于工业CT扫描的岩芯裂缝结构表征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研究泥页岩中裂缝的发育特征,利用工业CT技术对句容盆地的页岩岩芯进行扫描,并使用数字处理技术对页岩的CT扫描图像进行分析,通过VGStudio MAX对CT扫描数据进行重建体模型及裂缝提取,更好的在三维尺度上研究不同矿物组成成分的页岩中裂缝的结构和发育情况及工业CT扫描图的区别.结果发现岩芯中主要存在两组不同走向及倾角的裂缝,-组高角度裂缝,倾角约为70°-90°;一组低角度裂缝,倾角约为30°-40°.依此推测句容盆地在志留纪鲁丹阶以后至少经历两次构造运动.对比不同的矿物组成成分的页岩研究发现,当岩石样品的矿物组成密度差别越大时,工业CT扫描就会越清晰;当岩石样品颗粒度越大时,扫描的效果就会越明显.
苑京文贾东魏东涛陈竹新崔键吴晓俊
关键词:CT扫描无损检测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研究微体化石的微观孔隙结构被引量:2
2016年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是将聚焦离子束切割和扫描电镜结合起来的双束系统,可以在纳米尺度对样品进行切割加工与实时成像。文中用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对兰多维列统(志留系)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内的几类微体化石进行了观察研究,并显示牙形刺、几丁石、疑源类均发育有亚微米至纳米级孔隙,这些孔隙可以为页岩气的储集提供有效空间,不同的微体化石孔隙发育的差异可以为页岩中有机质孔隙非均质性成因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胥畅王文卉姚素平
关键词:龙马溪组微体化石
页岩气储层孔隙系统表征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88
2014年
页岩气是以游离、吸附和溶解状态赋存于暗色泥页岩中的天然气,页岩的孔隙特征是决定页岩储层含气性的关键因素。页岩孔隙结构复杂,一般以纳米孔隙占优势,用常规储层孔隙的表征方法难以解释美国的高产页岩气系统。因此,页岩纳米孔隙的表征成为制约页岩气资源评价的关键因素。在综述目前国际上对页岩气储层孔隙表征方法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其各自的适用范围和应用前景。页岩储层孔隙的主要表征方法有3种:(1)以微区分析为主的图像分析技术;(2)以压汞法和气体等温吸附为主的流体注入技术;(3)以核磁共振、中子小角散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为代表的非流体注入技术。图像分析能够直观、方便、快捷地获取孔隙形态等方面的特征;流体注入法在表征微孔隙的孔径分布、比表面积等方面具有独到优势;非流体注入技术由于其原位、无损分析及粒子高穿透力的特点,使研究多种地质条件下的孔隙特性成为可能。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应明确各种表征技术的优势与限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建立孔隙研究流程,综合利用多种技术手段能在不同的尺度下有效表征页岩气储层孔隙。
焦堃姚素平吴浩李苗春汤中一
关键词:页岩气孔隙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