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210589005)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陈永刘敏刘树和周豪慎更多>>
相关机构:海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电池
  • 2篇椰壳
  • 2篇活性炭
  • 1篇电池正极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性能
  • 1篇电位
  • 1篇多孔
  • 1篇椰壳活性炭
  • 1篇正极
  • 1篇锂硫电池
  • 1篇吸油
  • 1篇吸油性能
  • 1篇空气电池
  • 1篇过电位
  • 1篇海绵状
  • 1篇比表面
  • 1篇比表面积
  • 1篇
  • 1篇CNT

机构

  • 3篇海南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日本产业技术...

作者

  • 3篇陈永
  • 1篇刘树和
  • 1篇周豪慎
  • 1篇刘敏

传媒

  • 2篇电池
  • 1篇新型炭材料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锂-空气电池正极用多壁纳米炭管膜
2013年
采用直径为40am的多壁纳米炭管(MWCNT)膜作为正极材料,研究了锂.空气电池的充放电和循环性能。以500mA/g的电流在2.3—4.6V(vs.Li+/Li)循环,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3800mAh/g。限制充放电比容量为3000mAh/g时。采用恒流充放电,可稳定循环15次;直径600nm的碳纤维正极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仅为2070mAh/g。MWCNT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
刘盾杨宁曹博凯周豪慎陈永
关键词:正极过电位
海绵状活性炭/有机复合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油性能被引量:10
2015年
针对活性炭粉末和活性炭块体在吸油除污过程中,易沉积到水中,不利于吸附漂浮在水面上的油膜,同时难以回收再利用的问题。首先对椰壳活性炭改性,以提高其吸油性能;再通过聚乙烯醇与甲醛聚合反应,并经发泡致孔,制备出可循环使用、具有三维网络孔结构的活性炭/有机复合材料。通过正交实验方案设计,考察水、活性炭、稀硫酸(9%)、甲醛溶液(40%)、可溶性淀粉的量及反应温度对所制多孔复合材料吸附油水混合体系效果的影响。相对于粉末活性炭和块体活性炭,所制柔性复合材料密度小(0.1977 g/cm3),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完全漂浮在水面上,有利于吸附漂浮的油膜,方便回收再利用。所制的多孔复合材料呈海绵状,具有丰富发达的多级孔结构,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油吸附量达到活性炭的1.5倍左右。
马伟徐赛男陈克郭玉强赵峰惠陈永
关键词:椰壳活性炭吸油
制备椰壳基活性炭用于锂硫电池被引量:2
2013年
以椰壳为碳源、KOH为活化剂,在不同的碱碳比下制备具有微孔结构的活性炭。当碱碳比为5和4时,制备得比表面积分别为2918m。/g和3125m。/g的活性炭,碘吸附值分别为2718.613mg/g和2831.014mg/g。将硫与制得的活性炭以质量比7:3进行复合,作为正极组装锂硫电池。以100mA/g的电流在1.5~2.8V充放电,碱碳比为5和4的活性炭组装的电池的首次充放电容量分别为1250.8mAh/g和l301.0mAh/g。
郭玉强陈克刘敏张娜赵小琴马伟刘树和陈永
关键词:活性炭椰壳比表面积锂硫电池电化学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