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08ys194)

作品数:2 被引量:43H指数:1
相关作者:章友德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征地
  • 1篇征地行为
  • 1篇政府
  • 1篇社会保障
  • 1篇失地
  • 1篇失地农民
  • 1篇失地农民问题
  • 1篇土地制度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土地制度
  • 1篇农民
  • 1篇农民问题
  • 1篇基层政府
  • 1篇角色
  • 1篇角色扮演
  • 1篇城市
  • 1篇城市化

机构

  • 2篇上海政法学院

作者

  • 2篇章友德

传媒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我国失地农民问题十年研究回顾被引量:43
2010年
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由来已久,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曾发生过两次"圈地热",失地农民问题那时就已经存在,但在政府计划安置下,征地单位按指标录用失地农民,失地农民就业同货币、住房、划地一样,成为失地补偿的形式。因此,失地农民的许多问题被掩盖,矛盾并未激化。至2000年以后第三次轰轰烈烈的"圈地浪潮"到来之时,城镇、工业区、开发区等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剧膨胀,越来越多的农村集体土地以种种合法的或非法的、公开的或隐蔽的形式变为城镇建设用地,失地农民数量剧增。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征地安置补偿费代替了招工指标,土地被征用后,劳动力不再由政府给予他们就业安置,而是按市场经济的办法来自寻出路。由城市化而引发的失地农民、农民工问题浮出水面,学者们已经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农民上来,对失地农民的生活、农村土地制度、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国内学术界近期对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归纳为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原因、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问题、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四个方面加以归纳和评述。总体而言,国内对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还存在着研究视野较窄、缺少比较和系统的研究、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比较研究和举措的引进还较少。因此,对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应坚持以人为本、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以进行,才能有所创新和突破。
章友德
关键词:城市化失地农民农村土地制度社会保障
基层政府“征地”行为与城市安全
2009年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随着城市化、市场化、全球化而展开的,特别是城市化进程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变的最大推动力。基层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征地是实现城市化的必要环节。基层政府是征地过程的实施主体,本文以位于上海西郊的W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基层政府在征地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分析,来认识在新的环境中,基层政府的行动动机以及为了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
章友德
关键词:征地基层政府角色扮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