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2013KYA197)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1
相关作者:刘江董权刘春燕吴巍王春生更多>>
相关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湖州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脂肪
  • 2篇脂肪性
  • 2篇脂肪性肝炎
  • 2篇酒精
  • 2篇酒精性
  • 2篇酒精性脂肪性...
  • 2篇非酒精性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肝炎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诱导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新生血管
  • 1篇新生血管生成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机构

  • 2篇湖州市中心医...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作者

  • 2篇吴巍
  • 2篇刘春燕
  • 2篇董权
  • 2篇刘江
  • 1篇顾栋桦
  • 1篇邹伟华
  • 1篇朱伟华
  • 1篇姚韵靓
  • 1篇王春生
  • 1篇李伟平
  • 1篇何卫美

传媒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低氧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动物模型的构建
2014年
目的构建低氧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动物模型。方法 5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低氧组、高脂组、低氧高脂组4组,分别给予正常饮食、腹腔内注射亚硝酸钠、高脂饮食、腹腔内注射亚硝酸钠+高脂饮食。检测4组大鼠生化指标(ALT、AST、AKP、TG)、透明质酸(HA)、动脉高铁血红蛋白及氧分压,并行肝组织HE与Masson染色及NASH评分。结果低氧高脂组大鼠的ALT、AST、AKP、TG、HA明显升高,NASH评分明显增加,肝组织可见明显的脂肪变性、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化。结论高脂饮食大鼠诱导单纯脂肪肝基础上给予腹腔注射亚硝酸钠能够建立低氧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动物模型。
刘江吴巍何卫美朱伟华刘春燕董权邹伟华李伟平
关键词:低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动物模型
新生血管生成促进合并缺氧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优化制备合并缺氧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动物模型,探讨其纤维化形成与新生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将清洁级SD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缺氧对照组(B组)、高脂组(C组)、高脂缺氧组(D组),分别给予正常饮食、腹腔内注射亚硝酸钠、高脂饮食、高脂饮食+腹腔内注射亚硝酸钠,每组共饲养16周,B、D两组在后8周每天腹腔内注射亚硝酸钠模拟缺氧。检测大鼠生物化学指标,进行肝组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活动度评分和纤维化评分、用Realtime PCR比较各组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CD34表达,以染色阳性细胞数评分和染色程度评分之积为总评分来定量分析表达强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C、D两组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活动度评分〉4,D组HE染色可见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病理学特征,肝腺泡3区可见明显脂肪变性,小泡性为主混合部分为大泡性脂肪滴,合并肝细胞气球样变性,小叶内炎症明显。D组的Masson染色可见窦周纤维化合并门静脉周围纤维化,部分大鼠见到桥接纤维化。D组比C组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CD34表达总评分增加(P值均〈0.05)。结论高脂饮食基础上给予腹腔内注射亚硝酸钠能够制备出合并缺氧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模型的肝纤维化进展与缺氧诱导因子1α诱导新生血管的生成相关。
刘江吴巍顾栋桦刘春燕董权姚韵靓王春生陈晓平杨红霞
关键词:缺氧纤维化新生血管生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