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TPR-2013-14)

作品数:2 被引量:24H指数:2
相关作者:宋广增任金锋王华王跃刚孙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中国海洋石油研究总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实验室开放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坡折带
  • 1篇地层
  • 1篇地层格架
  • 1篇地貌
  • 1篇断层
  • 1篇油气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成藏模式
  • 1篇沙四上亚段
  • 1篇深水区
  • 1篇同沉积断层
  • 1篇同沉积断裂
  • 1篇微地貌
  • 1篇可容纳空间
  • 1篇格架
  • 1篇古近纪
  • 1篇层序
  • 1篇成藏
  • 1篇成藏模式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化胜利...

作者

  • 2篇王华
  • 2篇任金锋
  • 2篇宋广增
  • 1篇甘华军
  • 1篇刘小龙
  • 1篇徐蒙
  • 1篇孙鸣
  • 1篇王跃刚

传媒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陵水凹陷古近纪同沉积断裂对层序构成样式的控制被引量:12
2014年
综合利用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并根据断层组合样式及活动速率分析,对陵水凹陷古近系开展同沉积断裂对层序构成样式的控制性研究。结果表明:陵水凹陷西部、中部及东部识别出非对称地堑型、对称地堑型、半地堑型3种构造地层格架;由于断层活动性变化,陵水凹陷古近系发育上倾坡脚型断坡带、下倾坡脚型断坡带与弯折带3种构造古地貌背景,并分别控制3种沉积充填样式的发育;不同的沉积充填配置在不同的构造地层格架中组成了对储集体展布具有重要预测作用的层序构成样式,为深水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提供基础。
宋广增王华孙志鹏刘小龙徐蒙任金锋
关键词:深水区同沉积断层坡折带
东营凹陷郑南地区沙四上亚段坡折带对层序、沉积与油气成藏控制被引量:12
2013年
通过分析断层活动性与恢复古地貌,识别出郑南地区沙四上亚段发育典型性与特征性的三级坡折带。Ⅰ级坡折带与Ⅱ级坡折带均为断裂坡折,Ⅲ级坡折带为逆牵引作用形成的挠曲坡折。建立郑南地区三级坡折带对层序发育样式的控制模式,分析出其对沉积体系的发育位置、沉积体的储集物性、纵向沉积相分异、沉积体系展布方向与展布规模等具有控制性。Ⅰ级坡折带上发育沟梁相间分布的特征性微地貌,沟部控制物源输入,梁部形成鼻状构造,对沉积与成藏具有一定意义。由油源条件、储集条件、运移条件、盖层条件、圈闭条件出发,具体分析了坡折带可以控制形成油气富集带,并识别出郑南地区4种油气成藏模式:背斜成藏模式、断层封闭遮挡成藏模式、岩性圈闭成藏模式与砂体上倾尖灭成藏模式。综合分析郑南地区沙四上亚段坡折带对层序、沉积与油气成藏控制,丰富了坡折带理论,并对东营凹陷郑南地区油气藏的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宋广增王华甘华军徐蒙刘睿王跃刚孙鸣任金锋
关键词:坡折带微地貌可容纳空间油气成藏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