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05134)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 相关作者:郭智萍李石玲赵建马晓晖张敏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无症状髋臼唇在T_1-FL3D序列MPR中的MRI表现
- 2006年
- 目的 研究无症状髋臼唇的形态、信号在小角度激发快速梯度回波三维T1加权成像(T1-FL3D)序列多平面重建(MPR)后处理中的影像表现,为髋臼唇病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影像学基础。资料与方法 对22名无症状志愿者34个髋关节进行MRI扫描,年龄12~60岁,其中12人行双侧髋关节扫描,10人行单侧髋关节扫描,采用T1-FL3D序列,放射状MPR,分别对髋臼唇的断面形态、边缘情况、内部信号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共得到272个髋臼唇断面图像,其中三角形210个(77,2%),不规则形44个(16.2%),缺如18个(6,6%),髋臼唇信号不均匀49个(18%)。不规则形和缺如型髋臼唇以及髋臼唇信号不均匀的情况出现的频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结论 无症状髋臼唇的形态信号随年龄的不同而改变,三角形为髋臼唇最常见的形态。T1-FL3D序列MPR对于髋臼唇MR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赵建李石玲郭智萍朱瑾马晓晖张敏
- 关键词:髋臼唇磁共振成像多平面重建
- 髋臼唇无创性MR扫描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髋臼唇无创伤性MR的检查方法和最佳扫描序列.方法对43例无症状志愿者49个髋关节进行MR扫描,年龄14~70岁,平均36.9岁,其中17个髋关节采用SE-T1WI序列扫描,48个采用T1-FLASH-2D序列,38个采用PDWI序列,5个采用SE-T1WI-FS序列行MR间接关节造影,均用放射状扫描方法进行髋臼唇成像,经3名MR诊断医师对影像质量评价标准统一认识后分别对影像质量进行盲法评分,评价不同MR扫描序列对于髋臼唇的成像质量.结果T1-FLASH-2D序列组与SE-T1WI序列组及PDWI序列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T1-FLASH-2D序列组与间接MR关节造影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薄层放射状扫描可以提高髋臼唇的显示率,T1-FLASH-2D序列及间接MR关节造影对于髋臼唇的显示影像质量较好.
- 赵建李石玲郭智萍张英泽宋朝晖马晓晖张敏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髋臼唇
- 髋臼唇病变的影像学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髋臼唇同膝关节半月板一样,也是纤维软骨,它附着于髋臼边缘,具有加深髋臼更好的包容股骨头的生理作用。髋臼唇损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导致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潜在隐患之一,故日益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以往对于髋臼唇病变的检查大多使用关节造影或关节镜等方法,由于上述两种方法均为有创检查,加上髋臼唇解剖形态结构复杂,髋关节腔狭窄,关节镜操作较困难,因此在应用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随着MR检查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有关髋臼唇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无创的MRI扫描和MR关节造影为临床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生理病理信息,使髋臼唇损伤和病变可以早期被发现并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 赵建郭智萍李石玲
- 关键词:髋臼唇MRI
- 无症状髋臼唇的MR表现及变异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 采用放射状扫描方法及FLASH-2D序列显示各部位髋臼唇的形态信号,观察不同年龄组及不同解剖部位无症状髋臼唇的MRI特征,研究其形态及信号与年龄及解剖部位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无任何髋关节症状的志愿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放射状MRI检查,共54个髋关节,男33例,女21例,年龄17-70岁。分别观测髋臼唇断面的形态,边缘及信号情况。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54个髋关节共得到972个髋臼唇断面图像,其中三角形828个(85.19%)。不规则形119个(12.24%)。缺如型25个(2.57%)。除去25个缺如型的髋臼唇,947个髋臼唇断面图像中757个髋臼唇断面信号均匀(79.9%),156个髋臼唇呈轻度高信号(16.5%),34个髋臼唇断面呈明显高信号(3.6%)。不同年龄组之间髋臼唇形态及信号具有显著性差异,持重面和非持重面之间髋臼唇形态不具有显著性差异,持重面和非持重面之间髋臼唇信号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三角形是最常见的髋臼唇类型。随年龄的增长,三角形髋臼唇出现频率逐渐降低,不规则形及缺如型髋臼唇出现频率逐渐增高,髋臼唇出现异常信号的频率逐渐增高。持重面髋臼唇异常信号出现的频率高于非持重面。
- 赵建郭智萍朱瑾李石玲孙英彩马晓晖赵振江张敏
- 关键词:髋臼唇无症状磁共振成像
- 髋臼唇无创性MR检查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李石玲赵建郭智萍张英泽宋朝晖马晓晖张敏
- 关键词:髋臼软骨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