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3015)

作品数:19 被引量:45H指数:4
相关作者:姜彦张洪文俞强史红岩蔡敏更多>>
相关机构:常州大学江苏晨光涂料有限公司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化学工程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原子
  • 7篇原子转移
  • 7篇原子转移自由...
  • 7篇原子转移自由...
  • 7篇自由基
  • 7篇自由基聚合
  • 5篇接枝
  • 4篇橡胶
  • 4篇复合材料
  • 4篇改性
  • 4篇表面接枝
  • 4篇大分子
  • 4篇复合材
  • 3篇乙烯
  • 3篇抑菌
  • 3篇偶联剂
  • 3篇嵌段
  • 3篇力学性能
  • 3篇聚酯
  • 3篇苯乙烯

机构

  • 18篇常州大学
  • 6篇南京林业大学
  • 6篇江苏晨光涂料...
  • 2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上海蒂姆新材...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常州工程职业...
  • 1篇江苏理工学院
  • 1篇杭州舒尔姿氨...

作者

  • 17篇姜彦
  • 15篇张洪文
  • 9篇俞强
  • 5篇史红岩
  • 4篇蔡敏
  • 3篇张嵘
  • 3篇宋仁国
  • 2篇周金龙
  • 2篇张敏艳
  • 2篇赵蒙超
  • 2篇周晚林
  • 2篇赵晨
  • 2篇张杨
  • 2篇许胜
  • 1篇朱静
  • 1篇方必军
  • 1篇蒋姗
  • 1篇梁园
  • 1篇陆枫潇
  • 1篇马艳弘

传媒

  • 6篇化工新型材料
  • 5篇高分子材料科...
  • 3篇高分子学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Chemic...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线型聚硅氧烷改性聚醚型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被引量:6
2017年
以端羟基聚硅氧烷(PDMS)、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醚多元醇为原料制得端异氰酸酯基(-NCO)聚氨酯预聚体,再与环氧树脂E-44反应制得一系列聚硅氧烷改性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通过红外光谱、接触角、拉伸试验、动态力学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聚合物体系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聚硅氧烷的引入使得互穿聚合物网络的表面疏水性增强,表面自由能降低,拉伸强度下降但断裂伸长率升高。随着聚硅氧烷用量的增加,聚合物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45℃提高到了-36℃。
余晨曦赵晨陈政翰朱静周金龙姜彦张嵘张洪文
关键词:聚硅氧烷力学性能表面性能
嵌段大分子偶联剂的合成及其对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单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嵌段形大分子偶联剂。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 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大分子偶联剂的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对比研究不同分子量的大分子偶联剂对三元乙丙橡胶(EPDM)/二氧化硅(SiO2)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大分子偶联剂处理SiO2后,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得到改善,拉伸强度为4.76MPa,比未添加偶联剂的复合材料提高了68.20%。
张洪文张杨张福婷姜彦俞强
关键词:大分子偶联剂复合材料
改性水滑石/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016年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3,3′,4,4′-二苯醚四甲酸二酐(ODPA)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反应单体,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进行缩聚反应,制备聚酰胺酸(PAA),将经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后的水滑石加入到PAA中,最终预聚物经热亚胺化后制得水滑石/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研究改性水滑石及复合材料的结构、组成及形貌。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热失重分析以及拉伸实验测试分析复合材料的相关性能。结果发现:加入水滑石后,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良好,透光性及力学性能得到改善,拉伸强度最大提高了约64%。
张福婷杨亮炯张洪文姜彦俞强周晚林
关键词:聚酰亚胺水滑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PBMA-b-PDMS-b-PBMA嵌段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4
2013年
以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α-溴代异丁酰溴为原料,制备了双官能度Br-PDMS-Br,并以此为大分子引发剂,CuCl和2,2’-联吡啶为催化剂,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b-PDMS-b-PBMA)三嵌段聚合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1 H NMR)、凝胶渗透色谱分析仪(GPC)、热失重分析仪(TGA)、接触角测试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三嵌段聚合物的结构及聚合反应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三嵌段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疏水性和微相分离。
姜彦史红岩蔡敏马艳弘张洪文宋仁国
关键词:聚二甲基硅氧烷大分子引发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嵌段聚合物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在硅橡胶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在室温硫化硅橡胶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通过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AT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接触角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改性前后硅橡胶表面结构、表面形貌及表面润湿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硅橡胶表面成功接枝了PMMA;随着聚合时间的延长,单位面积上的接枝量逐渐增大,当聚合时间为16h时,接枝量达到3.75mg/cm2;接触角从108.8°下降到71.7°;表面自由能从17.7mN/m增大到32.0mN/m。
史红岩姜彦蔡敏张洪文宋仁国赵蒙超
关键词:硅橡胶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表面自由能
大分子偶联剂的合成及其对SiO_2/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为改善SiO2在三元乙丙橡胶(EPDM)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并获得良好界面性能,通过传统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接枝率的大分子偶联剂,即EPD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的三元共聚物。采用不同接枝率的大分子偶联剂对SiO2/EPDM复合材料进行改性。通过FTIR、1 H-NMR、TGA、DMA和SEM对三元共聚物的结构和SiO2/EPDM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了大分子偶联剂的SiO2/EPDM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得到了显著改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比未经偶联剂处理的SiO2/EPDM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109.4%和44.0%;SiO2表面改性后的SiO2/EPDM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有所升高。
张洪文张杨姜彦俞强
关键词:三元乙丙橡胶SIO2复合材料接枝率大分子偶联剂
两亲性含镉聚合物金属络合物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制备聚苯乙烯(PS)接枝型引发剂,进而引发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与丙烯酸镉(ACd)的共聚合,成功获得PS-g(BMA-co-ACd)接枝共聚物金属络合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热重分析对共聚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金属络合物中镉含量测试值与理论值相近,其热稳定性随着镉金属含量的增加稍有降低;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聚合物金属络合物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态进行分析,发现其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球形结构的粒子,且稳定性较好;抑菌性测试表明其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张洪文杨亮炯张福婷常舰张敏艳姜彦俞强
关键词: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两亲性抑菌性
表面温度敏感性聚酯薄膜的制备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在聚酯(PET)薄膜表面固定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引发基团,继而引发接枝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制备表面具有温度敏感性的聚酯薄膜.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AT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接枝改性前后PET薄膜的表面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与表征;利用接触角测试仪对比研究接枝改性前后PET薄膜的表面性能;研究数据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接枝到PET薄膜表面PNIPAM的量在增加.当接枝聚合反应时间为16 h,接枝量达到0.239mg/cm2.表明SI-ATRP具有一定的"活性"特征;接枝PNIPAM改性后的PET薄膜表现出对温度的刺激响应性.
姜彦梁园杜震宇张洪文张嵘
关键词:聚酯功能化温敏性
含氟嵌段共聚物蜂窝状多孔膜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合成聚苯乙烯(PS)大分子引发剂,再引发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制备嵌段共聚物(PS-b-PDFHMA)。将嵌段共聚物与纳米二氧化钛(TiO_2)复合,利用静态呼吸图法制备抑菌性多孔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凝胶渗透色谱等对嵌段共聚物结构、组成及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分析和表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多孔膜表面形貌和膜层结构进行观察;利用接触角测试仪和微生物粘附实验研究多孔膜表面润湿性及对微生物粘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水滴为模板的多孔膜相较于不含孔薄膜疏水性有一定改善,但细菌粘附量提高,与TiO_2复合后,多孔膜表面粗糙度上升,水接触角可达136°,其表面细菌粘附量明显下降。
沙龙陈政翰赵晨张洪文姜彦蒋姗丁永红俞强
关键词: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疏水性
Preparation and Biocompatibility of Polyester Films Grafted with Functional mPEG Copolymers
2017年
MA YanhongJIANG YanLIANG YuanZHANG WeiweiZHANG HongwenZHANG Rong
关键词:MPEG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