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200902110)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张交生董意妹廖建湘周桂芬李冰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变化
  • 1篇膜炎
  • 1篇脑脊液
  • 1篇脑膜
  • 1篇脑膜炎
  • 1篇脑膜炎患儿
  • 1篇患儿
  • 1篇儿童

机构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作者

  • 1篇李冰
  • 1篇周桂芬
  • 1篇廖建湘
  • 1篇董意妹
  • 1篇张交生

传媒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不同类型脑膜炎患儿脑脊液14-3-3蛋白变化的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检测脑脊液14-3—3蛋白在不同类型脑膜炎中的变化及在判断脑损伤程度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深圳市儿童医院诊断的22例病毒性脑膜炎、20例细菌性脑膜炎及15例单纯热性惊厥对照组脑脊液标本,采用Westernblot法分析脑脊液14—3-3蛋白条带,并用ELISA定量检测14—3—3蛋白水平,同时与临床表现、预后、EEG、头颅CT或MR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细菌性脑膜炎中14-3—3蛋白阳性率为65.0%(13/22例),病毒性脑膜炎组阳性率为27.3%(6/22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LISA定量检测中,与对照组[(0.9±0.1)μg/L]比较,细菌性脑膜炎组[(5.6±0.2)μg/L]及病毒性脑膜炎组[(3.2±0.3)μg/L]脑脊液14—3-3蛋白水平均升高,治疗后14—3-3蛋白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临床表现、影像学、EEG表现脑损伤严重的病例,脑脊液中14—3—3蛋白也明显升高;在预后方面,14-3—3蛋白明显升高的病例,预后差,表现为癫痫、死亡等。结论脑脊液14—3—3蛋白可用于鉴别病毒性脑膜炎及细菌性脑膜炎,同时14—3—3蛋白升高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张交生李冰董意妹周桂芬廖建湘
关键词:脑膜炎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