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KS056)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秀梅更多>>
- 相关机构: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低效与高效:近些年中国公众利益表达机制分析——以群体性事件为视角被引量:8
- 2012年
- 近些年中国公众利益表达机制呈低效状态,其原因与利益表达主体的表达能力、利益表达客体的价值偏向、利益表达渠道功能的发挥和组织化程度密切相关。利益表达机制低效的特点是制度化利益表达渠道低效化,非制度化利益表达方式普遍化,利益表达内容难以形成统一公共问题,利益表达主体缺乏足够的组织压力。利益表达不被整合成为利益要求,就不能通过政策输入途径到达政策制定系统,难以成为政策问题而得到满足。利益表达机制评价体系的设计、运行是否有效,对减少群体性事件发生、促进利益关系和谐至关重要。应畅通利益表达渠道,构建利益表达实现机制;提高组织化程度,构建利益表达主体培育机制;健全评价反馈制度,构建利益表达客体回应机制;强化媒体功能的发挥,构建利益表达规范机制。
- 陈秀梅
- 关键词:利益表达机制群体性事件公共问题
- 治理理论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再审视——群体性事件发展态势与治理结构的转型
- 2010年
- 当前我国面临社会矛盾凸显与公民权利意识日渐觉醒的双重交织,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最突出问题。近几年,群体性事件发展态势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突出地表现在:参加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化,表达方式从无组织走向组织化、平和化、法律化,表达平台是现实与虚拟交融,表达诉求交叉化。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对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治理,那就是治理理念应该从"管制思维"走向"法治思维",治理重点要从"应急处理"走向"常态管理",治理模式要从"政府包揽"走向"社会共治",治理桥梁要从"封闭媒体"走向"良性互动"。
- 陈秀梅
-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 维护社会稳定与提高利益表达机制的有效性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近年来,各级政府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维稳,但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数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不断增加,陷入了"越维稳越不稳"的怪圈。本文分析了"越维稳越不稳"怪圈的表现和危害以及怪圈背后的利益表达缺失等问题,提出通过提高利益表达机制的有效性,达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和保障各项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 陈秀梅
- 关键词: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