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418008-3) 作品数:4 被引量:62 H指数:4 相关作者: 孙志高 牟晓杰 刘兴土 姜欢欢 宋红丽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更多>>
黄河口滨岸潮滩湿地土壤碳、氮的空间分异特征 被引量:29 2012年 2009年5月,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黄河口滨岸潮滩湿地土壤碳、氮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潮滩湿地土壤的TC、TN和C/N含量具有明显的水平变异性,自表层向下均呈显著降低趋势,总体表现为TN>C/N>TC。潮滩湿地土壤不同土层TN和C/N含量的水平分布空间结构明显,分别符合不同的变异函数理论模型,且具有强烈/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其空间变异性均以向低潮滩延伸且受潮汐涨落影响较大的方向为最大,自然结构因素在引起TN和C/N空间异质性中的贡献占优,随机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潮滩湿地土壤不同土层TN和C/N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表层土壤的TN含量向低潮滩延伸方向形成明显斑块低值区,边缘则形成斑块高值区,而不同土层的C/N以及亚表层的TN则与之相反。研究发现,微地貌特征和潮汐微域物理扰动强度是导致空间异质性的重要随机因素,而水盐条件、土壤类型和潮汐物理扰动是重要结构因素。湿地有机质来源以陆源为主,且越靠近海的方向,潮滩湿地土壤中的有机质受陆源的影响越大。 牟晓杰 孙志高 刘兴土关键词:黄河口 潮滩湿地 黄河口潮滩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及其对有机物和氮输入响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2012年 2010年11月采集了黄河口潮滩湿地两种典型生态系统[碱蓬(Suaeda salsa)盐沼和光滩]表层土壤样品,进行了7d的室内厌氧培养,并测定分析CH4产生潜力及其对有机物和氮输入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周期内,碱蓬盐沼和光滩表层土壤CH4的产生潜力都在培养的第7天后达到最大,平均值分别为0.0357μg/(g·d)和0.0013μg/(g·d),前者表层土壤的CH4产生潜力高于后者;有机物输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CH4产生潜力,且其对碱蓬盐沼的CH4产生潜力较光滩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尽管葡萄糖对于潮滩湿地CH4产生潜力的促进程度高于乙酸钠,但二者的差异性并不显著(p>0.05);氮输入对潮滩湿地土壤CH4产生潜力的影响与氮输入的形态和土壤理化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NH4+的添加促进了碱蓬盐沼和光滩土壤CH4产生潜力的增加,尽管其对于碱蓬盐沼的促进程度要高于光滩,但二者的差异性并不显著(p>0.05);NO3-的添加对碱蓬盐沼土壤的CH4产生潜力表现为抑制作用,而对光滩土壤的CH4产生潜力表现为促进作用。在当前外源有机物和氮(NH4+—N为主)为黄河入海主要污染物的情况下,黄河口潮滩湿地土壤作为CH4源,在估算潮间带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时应给予特别关注。 姜欢欢 孙志高 王玲玲 孙万龙 孙文广 宋红丽关键词:土壤 甲烷产生潜力 潮滩湿地 有机物 黄河口 黄河三角洲典型潮滩湿地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6 2012年 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黄河口滨岸潮滩湿地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潮滩湿地土壤NO3--N和NH4+-N的水平变异性在不同土层差异较大,较高的水平变异性主要与其在潮滩湿地良好水分条件下较为活跃的物理运移特性有关;潮滩湿地表层土壤NO3--N的水平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结构,符合高斯模型,并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自然结构因素在引起NO3--N空间异质性中的贡献占优,随机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表层土壤NO3--N的空间变异性以向低潮滩延伸且受潮汐涨落影响较大的方向最大;潮滩湿地表层土壤的NO3--N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向低潮滩延伸方向形成明显斑块低值区,边缘则形成斑块高值区的特征。微地貌特征和潮汐微域物理扰动强度是导致空间异质性的两个重要随机因素,而水盐条件、土壤类型和潮汐物理扰动是3个重要结构因素。 牟晓杰 孙志高 刘兴土关键词:潮滩湿地 黄河口不同生境下翅碱蓬湿地土壤碳、氮储量与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8 2012年 选择位于黄河口滨岸中潮滩和低潮滩上的翅碱蓬湿地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湿地土壤碳、氮在不同时期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湿地土壤的TC、TN、NO3--N、NH4+-N和C/N在不同时期的垂直分布特征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TC、TN的垂直分布特征主要受制于土壤有机质的分布和潮汐影响状况,NO3--N、NH4+-N主要与不同时期土壤水分条件差异及其引起的不同土层硝态氮的垂直淋失和对铵态氮的吸附程度有关,C/N的差异主要与其受陆源影响程度有关;两种湿地土壤TC、TN、NO3--N、NH4+-N和C/N在不同时期均存在较高的垂直变异性,原因主要与上下层土壤影响碳、氮分布的主导因素差异有关;两种湿地土壤的碳、氮储量及分布状况均存在较大差异,低潮滩湿地土壤0~60 cm土层的碳、氮储量(3.9413 kg m-2和0.4041 kg m-2)均高于中潮滩湿地土壤(3.5964 kg m-2和0.3639 kg m-2),且除40~50 cm、50~60 cm土层外,其它土层的碳、氮储量分别比中潮滩湿地土壤的相应土层高2.87%~51.01%和2.52%~3.89%。 牟晓杰 孙志高 刘兴土关键词:黄河口 潮滩湿地 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