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A630024)

作品数:51 被引量:849H指数:18
相关作者:杨庆媛王兆林王成鲁春阳文枫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河南城建学院南宁市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软科学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6篇农户
  • 23篇农村
  • 11篇城乡
  • 10篇统筹
  • 9篇不同类型农户
  • 8篇统筹城乡
  • 8篇农户调查
  • 8篇户调
  • 8篇耕地
  • 7篇土地利用
  • 7篇农地
  • 7篇居民点
  • 6篇农村居民
  • 6篇农村居民点
  • 6篇城市
  • 6篇村居
  • 5篇意愿
  • 5篇宅基
  • 5篇宅基地
  • 5篇宅基地流转

机构

  • 57篇西南大学
  • 7篇河南城建学院
  • 4篇南宁市社会科...
  • 2篇重庆工商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 2篇国土资源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平顶山工学院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昆明市国土规...
  • 1篇外生成矿与矿...

作者

  • 39篇杨庆媛
  • 13篇王成
  • 9篇焦庆东
  • 9篇王兆林
  • 9篇鲁春阳
  • 9篇李晓庆
  • 9篇王利平
  • 8篇蒋福霞
  • 8篇文枫
  • 7篇陈展图
  • 6篇信桂新
  • 5篇孙小群
  • 5篇张玉英
  • 5篇苏康传
  • 5篇周婧
  • 5篇张佰林
  • 4篇杨逢渤
  • 4篇戴佩淇
  • 4篇冯应斌
  • 4篇藏波

传媒

  • 11篇西南大学学报...
  • 4篇农机化研究
  • 4篇创新
  • 3篇地理科学进展
  • 3篇经济地理
  • 3篇中国土地科学
  • 3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资源科学
  • 2篇中国农村经济
  • 2篇农村经济
  • 2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乡镇经济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岩溶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年份

  • 11篇2013
  • 14篇2012
  • 10篇2011
  • 8篇2010
  • 9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业生态资本价值评价方法研究述评被引量:1
2013年
结合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地租论、财务管理论、供求价值论、成本价值论和非市场价值论等理论,基于对自然资本和生态系统服务的认识,论述了目前适用于农业生态资本价值评价的市场价值法(market value method,MVM)、费用支出法(expenditure method,EM)、机会成本法(opportunity cost method,OCM)、影子价格法(shadow price method,SPM)、补偿价值法(compensation value method,CVM)、总经济价值法(total economic value method,TEVM)、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rent or expected income capitalization method)、净价格法(net price method,NPM)和替代市场价值法(alternative market value method,AMVM)、条件价值法或意愿调查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和能值分析(emergy analysis approach,EAA)方法的研究成果,以阐明农业生态资本价值评价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定量评估农业生态资本价值,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保护农业生态与环境,保障现代农业发展,为农业生态资源的有偿使用、农业生态损害的补偿与赔偿提供技术支持。
李昂轩
关键词:农业生态资本
统筹城乡进程中不同类型农户农村居民点整合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重庆合川区兴坝村939户农户调查
农村居民点整合作为构建宜居乡村,进行乡村治理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深入剖析不同类型农户农村居民点整合的影响因素,对于引导农户合理集聚、提高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构建和谐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Logist...
赵帅华王成蒋福霞李晓庆费智慧叶琴丽
关键词:参与式农村评估不同类型农户
城市边缘区耕地保护决策分析——以重庆市江北区双溪村为例
2009年
双溪村将全村土地集体流转给重庆双溪新农村建设有限公司,由该公司对土地进行规划管理,实现了耕地保护由个体农户分散保护到集体经济组织集中保护的转变。当地政府和"双溪公司"很好协调了土地流转中私人决策与社会决策的矛盾,实现了耕地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有效保护了现有耕地。但土地利用社会决策过程中,也存在政府其他政策目标与耕地保护政策目标的冲突和土地利用规划与新农村规划缺少有效衔接等问题。
焦庆东杨庆媛陈展图孙小群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耕地保护社会决策
重庆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发展阶段判析被引量:2
2011年
基于重庆市10个区县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判别分析方法,建立重庆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发展程度判别指标体系和判别函数,对重庆市不同区域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发展程度进行判别.结果发现:①重庆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因区域不同而呈现发展程度的差异性,较高级阶段与中级、较低级阶段流转发展差别明显,中级与较低级阶段差异较小;②处于较高级阶段的地区主要是都市区近郊区县,说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发展与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交通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等有明显的正相关性;③处于中级阶段的地区主要是都市区远郊区县(除秀山县和酉阳县外);④处于较低级阶段的地区主要是三峡库区和秀山县、酉阳县,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频繁,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多为"生态移民"流转.
苏康传杨庆媛周婧戴佩淇宁涛郭西南
关键词:集体建设用地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现实与思考
2012年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在产权制度、流转制度、财产制度等环节暴露出很多问题。创新农村土地制度,释放农村土地生产力,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途径,坚持与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模式是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王兆林
关键词:农村土地制度
兴坝村浅丘带坝区不同类型农户农村居民点文化景观特征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研究目的:从农村居民点集聚文化景观、土地利用文化景观、建筑文化景观3方面入手剖析浅丘带坝区不同类型农户的农村居民点文化景观特征,旨在引导不同类型农户的农村居民点建设消费,为农村居民点文化景观重构及其和谐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PRA、3S。研究结果:(1)浅丘带坝区农村居民点集聚文化景观主要表现为3种形式,农业多样化发展型和农业专业化发展型农户集聚的浅丘边缘区农村居民点集聚块,5种类型农户集聚的公路两侧农村居民点断点集聚带以及非农多样化发展型、非农专业化发展型、兼业化发展型农户集聚的平坝区农村居民点集聚团;(2)农户户均宅基地面积随着农户的非农化程度的加强先扩大后缩小,户均建筑面积随着非农化程度的加强而增大,农村居民点用地组合的多样性随着非农化程度的加深而逐渐减少,由"住房+院坝+圈舍+堆棚+林盘"的全类型组合缩减为"住房+院坝"的简要组合;(3)农村居民点建筑文化景观的现代化程度随农户的非农户程度的加深而加强。研究结论:农村居民点文化景观因农户类型的不同而差异巨大,但总体上农户的"心理思考"是这一差异的内在动因,经济实力和地理条件是其外部因素。
张玉英王成王利平李晓庆蒋福霞
关键词:土地利用农村居民点文化景观
统筹城乡发展策略下基于生计风险诊断的农户后顾生计来源识别——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中梁镇龙泉村为例被引量:8
2013年
农户后顾生计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研究其来源不仅可以厘清不同类型农户未来生计发展方向,且能为制定相应的支农惠农政策提供理论参考.研究运用主成分法与改进BP神经网络相结合,通过参与式农户调查建立农户属性数据库作为本研究的数据源,基于农户生计资产量动态划分农户,诊断其生计风险,从而识别不同类型农户的后顾生计来源.结果显示:(1)不同类型农户由于生计状况的差异导致其面临的风险各异,农业多样化发展型农户以自然风险和家庭风险为主,农业专业化发展型农户主要为市场风险,非农多样化和非农专业化发展型农户主要为市场风险及体制风险,兼业化发展型农户兼具各种风险;(2)不同类型农户生计风险程度差异明显,其大小顺序为:农业专业化发展型(0.92),农业多样化发展型(0.71),兼业化发展型(0.65),非农专业化发展型(0.55)和非农多样化发展型(0.46);(3)出于最大限度规避风险的心理思考及适应政策的需要,不同类型的农户后顾生计来源组合差异明显.
张玉英王成王利平李晓庆蒋福霞
关键词:改进BP神经网络
西南地区农村投资水平和农地利用效率对农民农业收入影响分析——以重庆市为例被引量:10
2012年
农民农业增收是一项系统工程,运用多种计量经济分析模型,探讨农村投资水平、农地利用效率对农民农业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农村投资水平、农地综合效率、农地纯技术效率、农地规模效率与农民农业收入存在稳定的正向均衡关系,其中,农地综合效率的贡献度远高于农村投资水平,农地规模效率的贡献度高于农地纯技术效率;短期内,农村投资水平对收入的调整为正向,农地纯技术效率对收入的调整先负后正,农地规模效率对收入的调整先正后负。长期来看,加大农村投资力度,提高农地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均有利于促进农业收入增长,但关键是要提高农地规模效率。短期内,加大农村投资力度同样有利于农业收入增长,而提高农地纯技术效率则使农业收入增长先降后升,在规模报酬递减范围内的农地规模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农民农业收入增长。
王兆林杨庆媛
关键词:农民农业收入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潜力估算被引量:18
2011年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潜力估算为量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价值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资金筹措提供客观依据,为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提供基础。通过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潜力内涵界定,以重庆市为例,采用人均标准法估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理论潜力,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复垦影响因素修正指标体系,对复垦理论潜力进行修正,得出复垦现实潜力。在此基础上,引入流转潜力估算模型测度流转理论潜力,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建立流转影响因素修正指标体系,对流转理论潜力进行修正,最终估算出重庆市2009-2015年和2009-2020年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现实潜力,并对其时空差异类型进行划分。结果显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潜力是流转潜力的基础;2015、2020年流转现实潜力分别为30392.32hm2和40591.49hm2;流转潜力大,时空差异显著,流转现实潜力实现难度不一。研究认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应根据不同区域现实潜力的大小来安排流转的次序和规模,以取得最大流转效率。
鲁春阳文枫杨庆媛倪静戴佩淇王成
关键词:土地利用区域规划土地复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重庆市耕地与粮食生产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资源是实现区域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为此,以人地矛盾突出、城乡差距明显的重庆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其耕地和粮食生产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市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逐年下降;粮食产量从2000年开始有所增加,人均粮食与粮食产量变化具有同质性;从2000年开始,耕地压力指数大于1,粮食出现缺口,耕地压力比较明显,这说明重庆市有从粮食产销平衡区转向销入区的趋势。
鲁春阳杨庆媛文枫
关键词:耕地资源耕地压力指数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