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KS034)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张保和贾淑品李后梅李兴建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井冈山大学淮南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列宁和卢森堡的民主思想之比较被引量:1
- 2012年
- 列宁和罗莎.卢森堡是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两位杰出历史人物,在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领域都做出了杰出贡献。但两者在民主与社会主义与党内民主方面有所不同,比较其异同,对于我们从马克思主义角度理解把握科学的民主观,推进我国的民主建设有重要意义。
- 李后梅
- 关键词:列宁民主思想
- 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论》与其帝国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兼论其帝国主义理论的功绩与不足被引量:2
- 2010年
- 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论是其帝国主义理论的基石,她自认"非资本主义领域"是对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补充。在她看来,帝国主义是一种政策,是资本积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她的资本积累论与帝国主义理论尽管有不足之处,但可贵的地方在于她提出了资本主义与非资本主义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到了帝国主义是一个历史阶段,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为科学帝国主义理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 张保和贾淑品
- 关键词:帝国主义理论
- 列宁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认识与批判
- 2009年
- 由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思潮对俄国社会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列宁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修正主义的产生根源、实质等进行了揭露,写下了一系列批驳修正主义的著作,并且对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理论和策略进行了系统的批判,目的是为了使社会民主工党的广大党员以科学的态度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区分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差别,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
- 张保和李兴建
- 关键词:列宁伯恩施坦
- 关于伯恩施坦社会主义“最终目的”和运动的论争
- 伯恩施坦的"运动就是一切,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但伯恩施坦关于"最终目的"的理解和当时社会民主党"通常"的理解是否存在差异,却很少有人研究。笔者认为伯恩施坦理解的最终目的是"未来社会的具体模式...
- 贾淑品
- 关键词:空想恩格斯晚年
- 文献传递
- 论伯恩施坦对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兼议罗莎·卢森堡对其理论的批判
- 伯恩施坦在关于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趋势上提出了与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崩溃论"截然相反的结论,他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等构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作了全面"修正"和堪称有体系的"批判"...
- 贾淑品
- 关键词:伯恩施坦劳动价值学说剩余价值理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