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00662)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陈志冯华刘智王宪荣朱刚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蛛网膜
  • 5篇蛛网膜下
  • 5篇蛛网膜下腔
  • 5篇蛛网膜下腔出...
  • 5篇网膜
  • 5篇下腔出血
  • 5篇膜下
  • 5篇出血
  • 2篇脑血
  • 2篇开颅
  • 2篇家兔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G
  • 1篇蛋白激酶类
  • 1篇地平
  • 1篇动脉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血管

机构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冯华
  • 5篇陈志
  • 4篇刘智
  • 3篇王宪荣
  • 3篇唐卫华
  • 3篇朱刚
  • 2篇吴国材
  • 2篇林秋泉
  • 2篇金清东
  • 1篇杨慧
  • 1篇易斌
  • 1篇罗春霞
  • 1篇胡胜利
  • 1篇崔高宇

传媒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非开颅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模拟临床颅内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理生理过程的大鼠SAH模型。方法:显微操作经颈外动脉导入尼龙线至颈内动脉颅内段,刺破其分叉处造成大鼠SAH,观察各实验组大鼠死亡率、神经行为功能、脑含水量、大体病理解剖及海马区病理变化。结果:SAH模型成功率96.7%,死亡率10.34%;实验大鼠蛛网膜下腔发现血液或血凝块凝集;SAH后神经行为异常,24h神经功能评分为3.08±0.56分;脑含水量增加,皮层含水量为80.37±0.58%,脑干含水量为74.14±1.07%;海马CA1区神经元有水肿变性等改变。结论:非开颅血管内线穿刺法能可靠制备大鼠SAH模型并有效模拟临床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
金清东陈志刘智林秋泉胡胜利吴国材John.H.Zhang王宪荣冯华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物模型
蜕皮甾酮及尼莫地平对家兔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作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蜕皮甾体(ecdysterone)对家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神经功能及脑血管痉挛的改变,并与尼莫地平(nimodipine)的治疗效果相比较,为蜕皮甾酮治疗SAH后CVS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的Endo法建立家兔脑血管痉挛模型,将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4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枕大池注入生理盐水,A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B组)、尼莫地平治疗组(C组)及蜕皮甾酮治疗组(D组),各组5只。对每组动物分别行神经功能评分和脑血管造影。结果SAH组家兔食量明显降低,神经症状明显;而其它组食量降低较少,神经症状也相对较轻。血管造影示与基础直径相比,较基础值比较,SAH组、尼莫地平组和蜕皮甾酮组3组在SAH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分别为:(23.20±0.06)%,(20.06±0.03)%,(14.42±0.03)%。结论蜕皮甾酮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家兔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神经症状,缓解基底动脉血管痉挛,其缓解血管痉挛的效果较尼莫地平好。
刘智冯华朱刚陈志崔高宇唐卫华
关键词: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蜕皮甾酮尼莫地平
蛋白激酶GIa基因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对血管调控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血性脑脊液对大鼠脑动脉平滑肌细胞(CASMC)的促增殖作用以及携带蛋白激酶GIa(PKGI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PKGIa)的干预作用,探讨PKGIa基因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继发慢性脑血管痉挛分子机制中可能的调控作用。方法相同密度(10~6/cm^2)接种后分为血性脑脊液组(B组)、生理盐水转染组(AN组)、血性脑脊液空载体组(KB组)和血性脑脊液转染组(AB组)。另设生理盐水对照组(N组)。采用组织块法原代培养CASMC。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d-PKGIa转染CASMC后PKGIa基因的表达。采用MTT法、~3H-TdR掺入法检测血性脑脊液对CASMC增殖的刺激作用以及Ad-PKGIa的抑制作用。结果与转染前比较,Ad-PKGIa转染后1 d,CASMC内PKGIa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N组比较,B组、KB组~3H-TdR和MTT明显增多和升高(P<0.05);与B组比较,AN组和AB组~3H-TdR和MTT明显减少和降低(P<0.05);与KB组比较,AB组~3H-TdR和MTT明显减少和降低(P<0.05)。结论 PKGIa信号途径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继发慢性脑血管痉挛分子机制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可作为基因治疗的靶点之一。
罗春霞易斌陈志唐卫华刘智冯华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蛋白激酶类转染
一种新家兔症状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的建立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建立新的家兔症状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方法采用单侧颈动脉结扎后枕大池二次注血的方法制成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实验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N组)、结扎右侧颈总动脉组(L组)、枕大池二次注血组(SAH组)、结扎后枕大池二次注血组(L-SAH组)。观察并比较各组动物神经功能改变、基底动脉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速度变化以及基底动脉和海马形态学变化。结果SAH组和L-SAH组均出现了神经功能症状,SAH组较轻,L-SAH组较重且持续时间长。SAH组和L-SAH组枕大池二次注血后血流速度均明显加快,根据平均血流速度计算的基底动脉痉挛程度:SAH组在二次注血后1d、3d、7d分别为32.70±5.81、21.29±7.98、4.21±6.55;而L-SAH组为29.97±6.37、21.51±10.25、12.40±7.46。结论兔单侧颈动脉结扎后枕大池二次注血可制成症状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可用于研究SAH后神经功能损害及药物干预。
刘智陈志朱刚唐卫华王宪荣冯华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EEG和rCBF监测在大鼠非开颅SAH模型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了解头皮导联脑电图及局部脑血流量监测在制备大鼠非开颅SAH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SD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SAH组,参照Bederson方法建立大鼠非开颅SAH模型,对各实验组大鼠行头皮导联脑电图及局部脑血流量监测并观察大体病理解剖。结果各实验组术前脑电图和局部脑血流量无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监测24h无明显变化;假手术组术后脑电图相对波幅轻微下降(8.48±2.01)%,5min后恢复达术前水平,局部脑血流量术后也轻度下降(7.60±0·60)%,10min后恢复达术前水平;SAH组大鼠术后1min内出现脑电图δ波增多,波幅显著下降,下降幅度达(77.86±3.25)%,24h脑电图与术前比较仍有差异(P<0.01),其下降幅度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量及出血速度有关;SAH后局部脑血流量呈双相改变,出血后立刻下降,下降幅度为(78.00±2·39)%,10min时恢复为术前(89.85±5.72)%,随后又渐下降,2h后相对稳定在(52.41±2.72)%,并持续24h。结论头皮导联脑电图及局部脑血流量监测在大鼠非开颅血管内线穿刺法制备的SAH模型中可以有效判断是否成功穿刺血管,而且间接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量与速度。
金清东林秋泉陈志朱刚王宪荣吴国材杨慧John.H.Zhang冯华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局部脑血流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