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0BL007)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伊文涛闫春燕袁红梅李法强刘爽爽更多>>
相关机构:枣庄学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光催化
  • 2篇催化
  • 1篇亚甲基
  • 1篇亚甲基蓝
  • 1篇氧化钛
  • 1篇水处理
  • 1篇水滑石
  • 1篇铜离子
  • 1篇中性红
  • 1篇柱撑
  • 1篇吸附剂
  • 1篇离子
  • 1篇纳米
  • 1篇纳米TIO
  • 1篇壳聚糖
  • 1篇类水滑石
  • 1篇活性炭
  • 1篇甲基
  • 1篇甲基蓝
  • 1篇降解

机构

  • 4篇枣庄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闫春燕
  • 4篇伊文涛
  • 2篇袁红梅
  • 2篇李法强
  • 1篇裘娜
  • 1篇刘爽爽

传媒

  • 2篇化工环保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硫/铜共掺杂纳米TiO_2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被引量:1
2013年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硫/铜共掺杂的锐钛矿型TiO2粉体(S/Cu-TiO2),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N2吸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以中性红为模型物考察了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450℃下焙烧2 h得到摩尔分数0.2%S/Cu-TiO2为单一锐钛矿相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40—70 nm,而于550℃和650℃下焙烧得到的样品中含有部分金红石相,因此,掺杂离子可有效抑制TiO2晶粒的生长,温度高于450℃不利于制备锐钛矿相TiO2;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即在紫外光下达吸附平衡的200 mL质量浓度为20 mg/L的中性红溶液加入0.15 g 0.2%S/Cu-TiO2,紫外光催化降解120 min,此时中性红的降解率达近100%;该催化剂降解中性红的动力学结果显示该过程可由Langmuir-Hinshelwood(L-H)拟一级动力学模型来描述。
伊文涛闫春燕刘爽爽李法强
关键词:中性红光催化
丙烯酸柱撑类水滑石的制备及其对Cu^(2+)的吸附性能被引量:1
2012年
以Zn-Al-NO_3^--类水滑石为前体,采用返混沉淀法制备了丙烯酸柱撑类水滑石,将其用于吸附废水中的Cu^(2+)。实验结果表明:当初始Cu^(2+)质量浓度为80 mg/L、丙烯酸柱撑类水滑石加入量为40g/L、废水pH为6、吸附时间为2.0 h时,丙烯酸柱撑类水滑石对Cu^(2+)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在此条件下废水中Cu^(2+)的吸附率高达95.31%;丙烯酸柱撑类水滑石对Cu^(2+)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
闫春燕伊文涛裘娜袁红梅
关键词:铜离子废水处理
TiO_2/AC复合催化剂光催化降解布洛芬被引量:6
2014年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粉末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型二氧化钛(TiO2/AC)复合催化剂,并运用XRD和FE-SEM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在紫外光条件下,研究了TiO2/AC光催化降解布洛芬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布洛芬质量浓度为40 mg/L时,在室温、焙烧温度500℃、TiO2/AC催化剂加入量2.0 g/L、溶液pH 3.0的最佳条件下,光催化降解180 min时布洛芬的降解率达85.6%;阴离子Cl-和NO3-对布洛芬的降解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阳离子Fe2+和Cu2+及氧化性物种H2O2对布洛芬的降解均呈现两面性,随物种浓度的增加,布洛芬的降解率先增大后减小;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多次重复使用而不失活。
闫春燕伊文涛李法强
关键词:布洛芬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
壳聚糖/活性炭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研究壳聚糖/活性炭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染料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方法]将粉末活性炭(PAC)与交联壳聚糖(C-CTS)复配,制成一种复合吸附剂用于吸附染料亚甲基蓝,并进行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等温线研究。[结果]制备复合吸附剂的最佳条件:壳聚糖/活性炭的复配比为1∶3,交联剂戊二醛(50%)的加入量是5 ml/g(壳聚糖),温度是70℃,交联时间是2 h;壳聚糖/活性炭复合吸附剂对亚甲基蓝的最佳吸附条件为:吸附温度为50℃,吸附剂的投入量为0.5 g/100 ml(20 mg/L亚甲基蓝溶液),吸附时间为2 h。此时,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可达97%以上,以NaOH对吸附剂再生的效果良好。对该吸附过程的动力学研究表明,该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研究表明,该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结论]该研究可为含亚甲基蓝染料废水的处理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袁红梅伊文涛闫春燕
关键词:壳聚糖活性炭复合吸附剂亚甲基蓝
共1页<1>
聚类工具0